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非线性叙事方式,一个简单的故事通过技巧显现得魅力十足。在那些雨点敲鼓似地打在锌皮屋顶的漫长的下午,我们一动不动地待在充满潮湿气味和霉味的房间里,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我和衣躺上床,熄灭了灯,以为在黑暗里可以更好地思索。然而黑暗和寂静像裹尸布一样缠着我,使我感到窒息。渐渐地,窒息的感觉又被空虚、沮丧所代替。一个人躺在我们俩的床上简直令人无法忍受。
不喜欢。一开场的那种氛围就不喜欢,叙事站在舞台中央卯足了劲儿在告诉你“我先铺垫一会儿,后面要翻几个漂亮的空翻给你瞧瞧。” 所谓被推崇的那种平静如水下的不安并没有感觉到,反倒是劳师动众地从水里拎出了一块拖泥的抹布。
这个译本还不错,最后5页,浓缩了整个小说的迷人之处,那一年的夏天特别热,我们深信在这儿谁也不会找到我们,和我私奔的情人,带着价值连城的“南方十字”钻石,据说这个钻石会给人带来厄运。就像夏日午后的一阵热风让人躁动难安。生命本身已是一个错误。那又怎样。情人,钻石,坠崖,阴谋,爱欲,厄运。
希望可以看到电影版
4.8星。一场生活的逃亡。融融景色中,生活的线索就这样轻易消散,留下折磨人的回忆。电影感很强的小说。“在那八月的星期天,我们和周围的人一模一样,没有任何不同。”
那种隐隐约约闪烁其词的直觉充满了一种宿命感,像是钻石带来的厄运诅咒。记忆不可出卖,但是视角的扑朔迷离,身份的含糊神秘,以及回忆碎片总是通往现实的分叉口,通往制幻的梦境,或者某种无可逃离的冰凉的不安。
《暗店街》之后的几部小说,都好像是前者的变奏,《一度青春》如此,本作亦是如此。如同莫迪亚诺所有的作品,记忆的迷宫在梦境一般的城市中展开,从此刻的偶然相遇追溯到七年之前,从尼斯到巴黎,人物的过去被时光淹没,而人本身也好像深陷城市的沼泽,在这一点上作为逃亡之地的尼斯和占领期的巴黎有什么区别呢?连女主人公的消失都和《暗店街》的情节如出一辙。战时的罪恶以闲笔或无关紧要的背景的形式穿插在故事中,人的出身、建筑的历史以及传说中的奇闻无不是旧时代的遗迹。“照片”作为莫迪亚诺小说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在推动情节发展上举足轻重,如主人公所言“是守护记忆的卫士”。特别喜欢小说的结尾,在八月的星期天,尼斯的海边,安详的下午,从未有过的幸福,真实状况中的危机四伏被丢弃在角落,暂且忘掉所有的烦忧,让镜头定格在美好的一刻…
一个摄影师和已婚情妇暗生情素,情妇偷走丈夫的天价钻石后二人开启私奔之旅。去了法国的很多地方到尼斯后遇上了一对假扮美国驻法的尼尔夫妇。最后掉入二人编制的网中,其人正是追夺钻石的保尔,二人找准目标后借机搭讪,邀约吃饭最后借机摄影师下车买烟时,将其甩脱,带着钻石和女主消失。是死是活成了悬念。而另一边多年过去威尔库从富二代变为倒卖贩,二人在遇见时男主已是加油站的员工,二人为此事也纠缠过,不久后威尔库留下一张纸条也消失。文中通过回忆的方式采用倒叙手法展开。文中展现了城市环境人的孤独,结尾却是二人逃亡的八月的一个星期天的美好,幸福,与书名相呼应。时间能改变我们很多,也许这就是命运,也许这只是生活精心织的网,最后才发现而已。
“蓝色海岸的冬天,风儿有时候那么温暖,天空和大海那么蓝,维尔弗朗什的盘山公路洒满午后的阳光,生活看起来如此轻松,以至于一切都似乎是可能的,”
信息密度太浅,核心亦不能打动我。
想放松下看了莫迪亚诺的《八月的星期天》。 我们怀着对生活的憧憬和热情,逐渐变得破败、疲惫,在绝望里看见自己日渐堕落,也日渐衰败。在这些黯黑的日子里,突然闪过往昔的画面,那个还有无限遐想的你曾度过的欢乐的日子。 越是追忆便越是痛苦,人生到底怎么回事呢,可黑暗和绝望却依旧越来越深,越来越强烈地把你包裹。
生活的忧虑来自生活本身,而非别的。有点对,但又好像说了一句废话。
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在那八月的星期天,我们和周围的人一模一样,没有任何的不同。 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我觉得我们像是关在鱼缸里的金鱼…… 这句话就像是Pink Floyd在唱:We just two lost souls swimming in a fish bowl…
( ・᷄ὢ・᷅ )我还是别看小说了 一个星期就不记得说啥了
可能是因为翻译,看描述性的文字根本看不下去…
莫迪亚诺大概想借用犯罪悬疑叙事手法记录法国某些地域逝去的经验和景象,企图做最微小的普鲁斯特,但普鲁斯特的贡献还有对虐恋、同性恋、恋母等等当时人类隐秘的悲欢最直白的揭示,于是他对普鲁斯特的大胆只能羡慕,他对命运不可抗不可捉摸的感叹显得刻意,表面,力不及,对风物的描摹对法国之外的人类也没多大意思
也太普通了吧 hhhhhhh
在那个八月的星期天,最美好的时光,我们被所有人遗忘。
最后的结尾 就是为了翻页重新开始。前面部分的倒叙需要耐心一些,等待镜头摇摇晃晃地对准蓝色海岸,故事才算开始;翻译表现的语言一般,但是莫迪亚诺的小说氛围保持了一致,就像泡在隔壁青春咖啡馆里听来一个别人的故事。
阅读体验如同看 film noir
> 八月的星期天
21 有用 虫虫 2019-04-05 15:56:21
非线性叙事方式,一个简单的故事通过技巧显现得魅力十足。在那些雨点敲鼓似地打在锌皮屋顶的漫长的下午,我们一动不动地待在充满潮湿气味和霉味的房间里,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我和衣躺上床,熄灭了灯,以为在黑暗里可以更好地思索。然而黑暗和寂静像裹尸布一样缠着我,使我感到窒息。渐渐地,窒息的感觉又被空虚、沮丧所代替。一个人躺在我们俩的床上简直令人无法忍受。
18 有用 海带岛 2019-02-14 13:44:47
不喜欢。一开场的那种氛围就不喜欢,叙事站在舞台中央卯足了劲儿在告诉你“我先铺垫一会儿,后面要翻几个漂亮的空翻给你瞧瞧。” 所谓被推崇的那种平静如水下的不安并没有感觉到,反倒是劳师动众地从水里拎出了一块拖泥的抹布。
20 有用 恶鸟 2017-04-26 10:30:10
这个译本还不错,最后5页,浓缩了整个小说的迷人之处,那一年的夏天特别热,我们深信在这儿谁也不会找到我们,和我私奔的情人,带着价值连城的“南方十字”钻石,据说这个钻石会给人带来厄运。就像夏日午后的一阵热风让人躁动难安。生命本身已是一个错误。那又怎样。情人,钻石,坠崖,阴谋,爱欲,厄运。
18 有用 盛怡然 2017-03-16 09:08:23
希望可以看到电影版
6 有用 IonMaiSheng 2017-10-22 14:48:15
4.8星。一场生活的逃亡。融融景色中,生活的线索就这样轻易消散,留下折磨人的回忆。电影感很强的小说。“在那八月的星期天,我们和周围的人一模一样,没有任何不同。”
3 有用 疾风卷猫 2020-07-22 13:11:18
那种隐隐约约闪烁其词的直觉充满了一种宿命感,像是钻石带来的厄运诅咒。记忆不可出卖,但是视角的扑朔迷离,身份的含糊神秘,以及回忆碎片总是通往现实的分叉口,通往制幻的梦境,或者某种无可逃离的冰凉的不安。
2 有用 Sebastian 2020-05-23 09:51:10
《暗店街》之后的几部小说,都好像是前者的变奏,《一度青春》如此,本作亦是如此。如同莫迪亚诺所有的作品,记忆的迷宫在梦境一般的城市中展开,从此刻的偶然相遇追溯到七年之前,从尼斯到巴黎,人物的过去被时光淹没,而人本身也好像深陷城市的沼泽,在这一点上作为逃亡之地的尼斯和占领期的巴黎有什么区别呢?连女主人公的消失都和《暗店街》的情节如出一辙。战时的罪恶以闲笔或无关紧要的背景的形式穿插在故事中,人的出身、建筑的历史以及传说中的奇闻无不是旧时代的遗迹。“照片”作为莫迪亚诺小说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在推动情节发展上举足轻重,如主人公所言“是守护记忆的卫士”。特别喜欢小说的结尾,在八月的星期天,尼斯的海边,安详的下午,从未有过的幸福,真实状况中的危机四伏被丢弃在角落,暂且忘掉所有的烦忧,让镜头定格在美好的一刻…
9 有用 文约 2019-04-11 00:00:28
一个摄影师和已婚情妇暗生情素,情妇偷走丈夫的天价钻石后二人开启私奔之旅。去了法国的很多地方到尼斯后遇上了一对假扮美国驻法的尼尔夫妇。最后掉入二人编制的网中,其人正是追夺钻石的保尔,二人找准目标后借机搭讪,邀约吃饭最后借机摄影师下车买烟时,将其甩脱,带着钻石和女主消失。是死是活成了悬念。而另一边多年过去威尔库从富二代变为倒卖贩,二人在遇见时男主已是加油站的员工,二人为此事也纠缠过,不久后威尔库留下一张纸条也消失。文中通过回忆的方式采用倒叙手法展开。文中展现了城市环境人的孤独,结尾却是二人逃亡的八月的一个星期天的美好,幸福,与书名相呼应。时间能改变我们很多,也许这就是命运,也许这只是生活精心织的网,最后才发现而已。
3 有用 夜游神李晴光 2019-09-03 19:50:36
“蓝色海岸的冬天,风儿有时候那么温暖,天空和大海那么蓝,维尔弗朗什的盘山公路洒满午后的阳光,生活看起来如此轻松,以至于一切都似乎是可能的,”
2 有用 徐梦瑶 2019-10-10 06:40:37
信息密度太浅,核心亦不能打动我。
1 有用 十月有火 2023-03-09 18:50:04 浙江
想放松下看了莫迪亚诺的《八月的星期天》。 我们怀着对生活的憧憬和热情,逐渐变得破败、疲惫,在绝望里看见自己日渐堕落,也日渐衰败。在这些黯黑的日子里,突然闪过往昔的画面,那个还有无限遐想的你曾度过的欢乐的日子。 越是追忆便越是痛苦,人生到底怎么回事呢,可黑暗和绝望却依旧越来越深,越来越强烈地把你包裹。
1 有用 瓦帕诺日出 2022-03-31 10:42:41
生活的忧虑来自生活本身,而非别的。有点对,但又好像说了一句废话。
3 有用 悟空FM 2017-06-15 16:00:16
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在那八月的星期天,我们和周围的人一模一样,没有任何的不同。 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我觉得我们像是关在鱼缸里的金鱼…… 这句话就像是Pink Floyd在唱:We just two lost souls swimming in a fish bowl…
1 有用 ∠( ᐛ 」∠)_ 2019-01-02 09:21:44
( ・᷄ὢ・᷅ )我还是别看小说了 一个星期就不记得说啥了
1 有用 卢沟晓月 2019-06-10 18:52:53
可能是因为翻译,看描述性的文字根本看不下去…
0 有用 九命猫@victor-eyes 2017-05-03 19:48:25
莫迪亚诺大概想借用犯罪悬疑叙事手法记录法国某些地域逝去的经验和景象,企图做最微小的普鲁斯特,但普鲁斯特的贡献还有对虐恋、同性恋、恋母等等当时人类隐秘的悲欢最直白的揭示,于是他对普鲁斯特的大胆只能羡慕,他对命运不可抗不可捉摸的感叹显得刻意,表面,力不及,对风物的描摹对法国之外的人类也没多大意思
3 有用 Joey的第34任女友 2018-12-19 18:01:03
也太普通了吧 hhhhhhh
1 有用 田某某 2017-05-31 22:26:53
在那个八月的星期天,最美好的时光,我们被所有人遗忘。
1 有用 派-pie 2018-10-14 22:31:29
最后的结尾 就是为了翻页重新开始。前面部分的倒叙需要耐心一些,等待镜头摇摇晃晃地对准蓝色海岸,故事才算开始;翻译表现的语言一般,但是莫迪亚诺的小说氛围保持了一致,就像泡在隔壁青春咖啡馆里听来一个别人的故事。
0 有用 BlaCk 2020-07-22 09:00:56
阅读体验如同看 film no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