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与暴力 短评

热门 最新
  • 61 seabear 2016-08-03 08:15:21

    令我震惊的是,这本书绝对不是神马标题党,它的的确确完完全全就是一部厚厚的让人大开眼界的关于各种cult暴力酷刑的冷静而淌着血的奇书...它们发生在如今早已被冠以先进现代文明之名的西欧各国,自有书面记录伊始,有些酷刑甚至延续到20世纪前。发人深省的是,为什么一向笃信基督教和福音书、倡导人类的和平与爱的民族,也能将反人性的暴力刑讯发扬到闻所未闻的冷血凶残的极致?那些由基督教义衍生的所谓“神判”手段,同样匪夷所思,狂热的宗教信念一旦获得了权力的支持,便能从纯粹的善变成极度的恶,将迫害变成对上帝和人类所负的天职。通过这段血腥刑法史的介绍,再次深刻认识到孟德斯鸠在18世纪写就《论法的精神》的可贵,认识到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可贵,认识到人类反迷信与暴力的脚步必须一直向前,步履不停。

  • 31 赵八斗 2016-08-04 12:05:30

    觉得作者是一个钟爱八卦和B级片的老学究型gay

  • 15 ly的读享生活 2016-08-01 10:30:15

    漫长的中世纪,迷信与暴力充斥,法律不足以维持公正,反而成为戕害和凌迫的手段,在这几个世纪的缓慢演化之中,窥视一点一点细微的进步,和身而为人的尊严。严谨的八卦+有趣的学术+理性的剖析。建立在大量史料基础上的通俗史学经典著作,据说作者为撰写此书购买的一堆欧洲古籍后来专门辟出了一个博物馆陈展。

  • 14 陈毓秀 2016-10-26 15:26:07

    作者收集资料非常细心,遗憾的是止步于此,本书对宣誓、决斗、神判的否定伴随着对文明开化的追捧,然而正是象征文明的罗马法的复兴引进了同样为其否定的酷刑,而在前三样为主流的时候酷刑几乎是不存在的。看在译者的份上,多给一颗星。

  • 7 维舟 2021-01-13 19:29:13

    史料丰赡,属于19世纪那种博学式的写法,类似James Frazer的《金枝》,字里行间也充满着19世纪晚期那种理性乐观主义精神,对神判、摩门教均有所不满,但也提到“大众的头脑不是被盲目的信仰就是被冷酷的理性所占据”,意味着作者已经难能可贵地对理性本身也保持警醒的态度。如今自然早已有更细致深入的著作问世,但作者的结论仍是站得住脚的——如《中世纪神判》一书的论证仍和作者一致:神判消亡的结果,是纠问式程序下刑讯逼供的兴起。就此而言,它仍可算是未过时的经典著作。译本略有小疵。

  • 3 soloye 2019-05-05 19:06:18

    非常cult,可以和余華那篇《往事與刑罰》一起讀,看看中西哪邊比較疼。

  • 2 lalala三只小猪 2019-01-22 16:19:28

    相当枯燥,另外我有点拿不准作者在侃侃而谈显示基督神迹的小故事时,他的态度是到底是调侃还是认真的……

  • 2 Compatible 2018-07-16 15:48:21

    反复举例子充字数。没有思考。

  • 2 江流苏 2017-02-28 11:25:21

    人类从黑暗与愚昧中走向文明与开化,虽然步履蹒跚且屡有反复,但毕竟一路坚持在前进。虽然书名有些“标题党”,但内容非常严肃且含蓄干净,这完全符合一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美最后的绅士的格调与行为。

  • 1 小波福娃 2019-04-24 14:01:43

    史料相当丰富,虽然是大部头但可读性强。

  • 1 黑猫君 2016-09-30 16:19:52

    从早期社会的迷信神判到中世纪的暴力酷刑,作者兴趣盎然的把西欧诸民族的法律演变做了一个梳理。穿插其中的是作者苦心收集的的各类匪夷所思的判例。注释多且细,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略显枯燥,读一遍显然是不够的,有机会需重读。

  • 1 一朵树 2020-08-03 03:09:32

    对半失忆老人 非常不友好...而且 请不要每个月都提醒我没有读完这件事 实在是太焦虑了

  • 3 木木零 2016-07-18 16:50:28

    了解中世纪历史的好书

  • 1 陰陽魚 2019-09-28 10:49:44

    讀叫魂的時候,發現作者對乾隆時代執法的客觀性和效率都給予了超乎我預期的高度評價。中文的材料,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勘驗。但歐洲的材料,就超出了我自己所能鑽研的範圍。孔飛力並沒有引用大量的關於歐洲執法情況的材料進行深入討論,或許因爲其主題的關鍵並不在於此。本書的材料相當充沛,正好彌補我當年閱讀叫魂時的遺憾。前幾章內容很詳細,令我開了開眼界。以前完全意識不到很多審判方法居然用到了公元十幾世紀。酷刑和前幾種審判方法到底哪一端更不可取呢。或許即使現代人心目中也有不同的答案。

  • 1 Oracle 2018-05-11 03:53:05

    “神圣的正义用剑说话”

  • 0 阿梦 2021-04-12 21:31:34

    可以对比罗翔的《刑罚的历史》进行交叉阅读。西方古时刑罚:决斗、赤烙铁神判、尸棺神判等,重在以神迹来判断凡人是否有罪,并因此而具有迷信与暴力的特点。全书主要以陈列刑罚的历史材料为主,并未就刑罚的底层逻辑进行追根溯源。或许我们永远无法明了,他人是如何打着宗教与信仰的名义,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噩梦推向现实的。在民智未开、科学未至的漫漫文明前夜,国家权力逐步由地方到中央再让渡到人民手中,文明法制日渐替代宗教管制,它们让人感到文明仍有出路。

  • 0 2019-05-19 14:40:26

    @2019-05-19 14:40:26

  • 0 char 2018-09-17 12:54:13

    本书描述了当先进的搜证、刑侦等手段缺位的情况下,各地各民族如何将共誓、决斗、神判、酷刑等手段融入审判中。总体来说是一部有趣又内容详实的历史材料,不过史实主要还是集中在欧洲各地区,对全世界其他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

  • 0 梦不得渡 2022-03-04 16:30:17

    宣扬普世仁爱价值观的宗教也会使用最残酷的手段消灭“异教徒”,侩子手也相信自己在施行正义,多么讽刺。

  • 2 殷顽民 2022-02-10 20:37:02

    毕竟百年二十年前的作品,对古代这些司法实践的阐释现在看来未免流于表面,彼时缺乏成熟的人文学科理论工具。作者涉猎广博,收集了海量的法律史史料(和少量民族志材料),但这批材料今天无疑需要经过一番批判性审查才能使用,光这个工作量就极其惊人,这本书可能主要价值还是在学术史上吧。 需要说明的是,作者心怀美利坚文明的优越感,不时居高临下地指斥种种“野蛮”、“迷信”,在当时的学术发展阶段固然可以理解,但无疑是今日研究者在开展具体工作前就必须戒绝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