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定义未来金融与经济新格局》的原文摘录

  • 区块链的本质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记账系统,而比特币正是这个系统上承载的“以数字形式存在”的货币。“比特币只是记账的表征,而区块链就是其背后的一套由信用记录以及信用记录的清算构成的体系。 (查看原文)
    涓涓溪流 1回复 2018-01-27 17:36:02
    —— 引自第34页
  • 如果区块链是一个实物账本,那么区块就相当于账本中的一页,区块中承载的信息就是这一页上记载的交易内容。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负责记账的自然是计算机,而在记账系统中接入的每一台计算机都可以称作节点。 (查看原文)
    涓涓溪流 2018-01-28 21:41:02
    —— 引自第41页
  • 在中本聪的设计里,每轮竞争胜出并完成记账的节点将可以获得系统给予的一定数量的比特币奖励。这个奖励的过程同时也是比特币的发行过程, (查看原文)
    涓涓溪流 2018-01-28 21:41:02
    —— 引自第41页
  • 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可靠的数学加密算法保护用户的隐私。区块链将使设备实现自我管理和维护,使整个系统变成一个去中心化自组织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可以实现无需信任的点对点的价值传输,可以实现安全的分布式数据分享,进而构造出一个健壮可扩展的物联网。 (查看原文)
    涓涓溪流 2018-01-28 22:00:20
    —— 引自第93页
  • 关于私有链和公有链的争论一直没有中断过:一方认为私有链没有任何意义,和分布式数据库没有太大区别;另一方则认为私有链仅仅是对参与者进行一定控制的区块链,只要在有多方参与且不完全互信的环境下,需要共识机制的建立以及达成共识的过程,私有链就有存在的价值。 (查看原文)
    贾斯丁丁丁 2018-03-05 15:52:59
    —— 引自第47页
  • 比特币的多重签名技术就是使用脚本实现可编程交易的一个典型例子。其基本原理是,在系统里创建一个由多个人共同管理的账户,只有达到事先约定数量的人的同意,才能能动用该账户的钱,并且这个过程是由系统本身保障执行的,不需要任何第三方介入。 (查看原文)
    贾斯丁丁丁 2018-03-05 19:12:20
    —— 引自第53页
  • 现实中之所以存在金融中介和市场,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等摩擦因素造成的。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将大幅减少,交易成本将显著降低,互联网金融将逐渐逼近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相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这是金融演变的内在逻辑° (查看原文)
    贾斯丁丁丁 2018-03-12 20:23:41
    —— 引自第83页
  • 所谓信息,就是传播中的知识差,这个差别包括信息的完整度和时间差°。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个是信息的传播渠道,另一个是个体间处理信息能力的不同。个体处理信息能力的不同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存而不论。而信息传播渠道的进步(比如互联网的普及)则则一直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查看原文)
    贾斯丁丁丁 2018-03-12 20:25:44
    —— 引自第84页
  • 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减少多方沟通成本,譬如证券交易市场往往需要中央结算 系统、证券公司、交易所和银行等多方参与和协调,成本过高,而区块链可以通过多重签名等技术实现一条龙服务,且信息可以共享,提升整个业务的协作效率; ②减少人工劳动,提高自动化程度;③更快的结算周期,区块链交易被确认的过程就是清算、结算和审计的过程; ④保存监管记录和审计痕迹,为监管、审计等提供便利。根据 Santander Inno Ventures的报告估计,到2020年,区块链可减少基础设施成本150亿~200亿美元。 降低风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于交易确 认即完成清算和结算,因此大大降低了交易对手风险; ②区块链将交易过程数字化,且进行完整记录,能有效控制欺诈、手工输入错误等操作风险;③由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网络和共识机制的存在,也减少了金融企业受黑客攻击等系统风险 (查看原文)
    贾斯丁丁丁 2018-03-12 20:45:06
    —— 引自第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