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选本 短评

热门 最新
  • 13 野次馬 2018-08-25 13:27:27

    译本差到令人生气,读着读着想报警…看得出来译者很认真,但水平不够却要硬扛未尝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误译很多(对从句的处理往往有问题,还有些关键术语的误译+整个意思完全反了的情况,感觉译者英语语法没学明白);好些地方强行语焉不详蒙混过关;句子之间的逻辑关联经常没出来,读起来让人一头雾水;“歸化得喪心病狂”+1,水平不够成语来凑,从而导致了更多错译;有一吨逗号可以去掉。看到最后中译完全就用来看引文原文了…

  • 3 韧勉 2016-11-24 12:03:21

    开始的预设与作者的写作手法有偏差,其实也不必对汉学家要求太高。作者以为把情绪视角相同的作品编辑在一个文集当中,是《花间集》作为第一个词集的意义,而开始的预设以为是从目录版本学的角度考虑选本与全本的区别,来考察作者之于选本时的选文视角。

  • 2 匪廢費·老🐰 2017-09-07 15:07:42

    重估《花間集》的文化語境與價值地位,研究法非常“歐美漢學”,上編社會文化史下編文本細讀,輔以性別、慾望、身分、權力、地域、解構、摹仿等切入點,選題角度有意思,對文本理解也到位。2年前讀過英文原版,中譯較之歸化得喪心病狂 。#壹柒讀#082

  • 0 墨绪 2017-03-15 18:45:23

    文化语境部分可再细读。

  • 0 滔滔孟夏 2022-12-19 02:10:37 湖南

    翻了翻,觉得不少地方存在误解。

  • 0 鹤影 2024-02-04 16:11:25 云南

    看评论区说大概是翻译有很大问题,反正读下来收获平平,翻译出一种为了某个立项写书的美感…🥲😇

  • 0 事有難言齋主人 2022-05-22 14:29:50

    上部是选本的文化语境研究,略嫌失焦;下部是同调词作的主题赏析,稍欠深刻。

  • 0 千夜 2022-09-04 17:28:20 新加坡

    翻译不佳

  • 0 纳西小伙 2023-09-18 15:47:58 北京

    2023.9.18 清华法图三层下午离开前读完。上部讨论花间集出现和传播的文化背景的部分并不很感兴趣,但下部诗学实践部分田安抓住几个词牌名和分析视角所展开的诗歌鉴赏真令我学到很多,尤其是第五章提出的liminality中介状态来描述闺怨描写颇有洞见,感觉在我自己的诗歌分析当中可以反向引介提出差异。

  • 0 Perserkatze 2023-09-19 15:18:08 北京

    确实非常宇文所安,制造西蜀/制造词/制造花间。

  • 0 白日梦想家 2017-04-04 18:04:54

    三星半。绪论感觉不错,正文偏重于对花间词的文本细读,当然外国人的某些理解不能完全赞同。最后一章谈《临江仙》和《女冠子》的部分,个人感觉是由于词牌的限定,所以词人选择与道教有关的意象形构爱情词。

  • 0 吾丧我 2020-03-25 15:52:02

    还可以。但我实在不喜欢她的写作结构()

  • 0 #覅# 2020-03-26 18:44:21

    文化语境:唐文化语境中的“曲子词”(社会文化与文体学);《花间集》生成的蜀国宫廷和文人社交;唐代起选本的传统影响,《花间词》的选集标准。 文本分析中的“中介状态”比较有趣。 不过翻译有点劝退;第一部分看得也比较吃力;整体的结构有待商榷。 五月二日又记:发现本书评分从二月份到现在降了一分多,莫非……🤭

  • 0 不存在者 2021-06-17 23:20:53

    翻译感受是没有很好 但整体价值不低 历史构建与文本细读给出了丰富的研讨空间和细节

  • 0 原缘爱笑 2018-01-18 18:38:16

    新颖之处在于从文学史和文化史的视角对《花间集》词作的意象、性别、爱情等进行考察。还有从词牌名去对整个选本里的词作进行联系对比也很有意思,特别是在在《花间集》中的仙子形象那一章里说到的从词牌看词内容。但是觉得这本书读起来感觉并不好读(比起之前艾朗诺的《才女之累》,或许不应该这样比较),但是还是很佩服这些汉学家们做学问的精神,参考文献列出来有16页!#一八追太阳读完#08✔

  • 0 格里戈里 2021-03-30 22:04:29

    “选本文化”是古代文化研究中重要的课题,本科时学年论文曾就李康成《玉台后集》作了过粗浅的研究,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时就顺手借了,不过阅读却花了很长时间,加上文化语境有一部分翻译读起来有些不顺,就搁置了挺久,不过读下来却也有惊喜。作者从《花间集》选本的文化和文学语境谈起,再转到《花间集》的close reading,以词牌和诗人为阐释之经纬,从创作技法、文体、性别、典型形象等角度,梳理《花间集》缔造与后世接受的发展演变,揭示隐藏在选本后的社会语境、文化氛围、情感兴寄。神女一章最有兴味,中国古代对神女的想象,从《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就已有端倪,后世更是成为中国文人不断丰富和创造的重要命题。当然,海外汉学家虽常有新见,却也有不少不足,加上翻译的一些问题,三星半吧!

  • 1 郁哲也的喵 2019-08-02 10:01:38

    评分虽低,值得一读

  • 0 邹目 2021-03-20 09:41:02

    前后蜀弄懂了大概。诗学实践的部分,好多妙处。|“梦余空有漏依依。”漏声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它仅仅标记,惊醒她对心上人的记忆梦想,而非良人回归时。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