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震撼》是作者张维为探讨中国崛起的代表作之一。张维为教授通过自己走访一百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以国际关系学者的深厚学术背景,以其独特观察和理性分析,提出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命题。
《中国震撼》是 “中国模式”论精辟的理论总结,让国人以及世人更客观地认识中国崛起的事实,理解中国崛起背后的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 · · · · · ·
张维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上海春秋研究院资深研究员。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担任邓小平和其他中国领导人的英文翻译。
目录 · · · · · ·
序 言
引 言
第一章 不再误读自己
世界变化真快
这个崛起不寻常
从中国超越日本说起
GDP悖论
迈向第一
第二章 中国的1+1大于2
“准发达国家”板块
中国的中产阶层有多大?
“新兴经济体”板块
为什么中国的1+1大于2 ?
第三章 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走向“民族国家”的坎坷
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新的视角
重新认识中国
第四章 一种发展模式的崛起
危机带来的思考
中国模式可能胜出
高铁奇迹与中国标准
第五章 一种政治话语的崛起
迷信西方话语的代价
可能影响世界的中国理念
不被西方话语忽悠
“游戏民主”还有没有戏?
日内瓦激辩人权
言论自由与井底之蛙
第六章 西方模式的困境:我看印度
贫民窟带来的震撼与思考
印度为什么落后于中国?
印度民主综合症:“散、软、短、泛、粹”
第七章 西方模式的困境:我看东欧
二十年前的东欧
东欧今天怎么样?
重返匈牙利
东欧的“两个激进”
第八章 西方模式的困境:我看东亚
三大困境
民主品质为何不佳?
民主建设不能靠“换血”
结语 新一轮“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后记
附录 对谈•专访•演讲•书评
对谈 变动秩序中的中国与世界
——与福山对话“中国模式”(节选)
专访 论中国模式
——半岛电视台专访(节选)
演讲 中国: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牛津大学演讲(节选)
中国做对了什么?
——《中国震撼》阿拉伯文版首发式演讲
书评 李君如:《中国震撼》的思想震撼
陈昕:理直气壮地研究“中国模式”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时东欧和苏联的动荡已经初现,邓小平向他(按: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提出忠告:不要照搬西方的做法;不要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不要丢掉自己制度的优越性。……邓小平当初对卡达尔讲的三条意见,就是对中国模式总体思路的一个很好概括……在这“三不”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体制创新,大胆学习和借鉴别人的长处,同事也发挥自己的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9页 -
你能看到祖父母和孩子们之间那种最自然的关系;你能听到在沿海城市工厂里的年轻女工在谈论把她们一半薪水寄回家里,也许在四川农村的父母正等着这些钱盖第二层楼呢。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中国震撼"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震撼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8 条 )




> 更多书评 58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毛泽东主席在1956年曾经说过的一段话: 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所以,超过美国,不仅有可 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
2022-06-18 18:27:56
-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个中国人,通过读书,旅行,思考,写作,与整个世界进行对话和交流,获得了某种独特的心路历程,确实值得与读者分享。走访了100多个国家,从2006年开始,先后写下了《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三本。 《中国震撼》引起较大反响,恐怕有几个原因:1,中国的发展模式,呼唤一种全方位的,比较透彻的中国叙述。2.回应西方话语的挑战。3.构建中国话语权的尝试。
2017-08-09 15:50:14
-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个中国人,通过读书,旅行,思考,写作,与整个世界进行对话和交流,获得了某种独特的心路历程,确实值得与读者分享。走访了100多个国家,从2006年开始,先后写下了《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三本。 《中国震撼》引起较大反响,恐怕有几个原因:1,中国的发展模式,呼唤一种全方位的,比较透彻的中国叙述。2.回应西方话语的挑战。3.构建中国话语权的尝试。
2017-08-09 15:50:14
-
毛泽东主席在1956年曾经说过的一段话: 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所以,超过美国,不仅有可 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
2022-06-18 18:27:56
-
毛泽东主席在1956年曾经说过的一段话: 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所以,超过美国,不仅有可 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
2022-06-18 18:27:56
-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个中国人,通过读书,旅行,思考,写作,与整个世界进行对话和交流,获得了某种独特的心路历程,确实值得与读者分享。走访了100多个国家,从2006年开始,先后写下了《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三本。 《中国震撼》引起较大反响,恐怕有几个原因:1,中国的发展模式,呼唤一种全方位的,比较透彻的中国叙述。2.回应西方话语的挑战。3.构建中国话语权的尝试。
2017-08-09 15:50:14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6.2分 2562人读过
-
World Century (2012)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世紀出版有限公司 (2011)3.2分 69人读过
-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17)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限时抢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大方丨集书 (中信大方)
- 令人意外的低分人文社科作品 (川萍)
- 奇书共赏 (车车desu哦)
- 书单|中国故事 (望楼)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中国震撼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雍统 2019-11-06 19:13:42
文化自信,道理自信
4 有用 美酱 2020-01-27 17:04:08
通篇下来论据不够,但内容有亮点,尤其是讲到“一人一票”,推荐乡港年轻人读一下。一个制度不可能完美,但瑕不掩瑜。
2 有用 ララバイ 2020-12-05 01:34:46
下错书了,惊呆了🤯
5 有用 北海东隅 2020-03-11 11:02:11
西方主导话语权的时代式微,一个“文明型国家”逐渐参与规则标准的制定。 西方式民主中的选举、一人一票、多党制,本质上是内部人为将社会分裂divided成不同的利益集团,强化了个阶级的对立与矛盾,最终演化成“游戏民主”“选举游戏”没有政治家,只留下了政客,选举成了政治营销,一场举国狂欢的特别节目。拼金钱拼资源拼公关拼形象,空头支票画饼是一种公开的秘密。 兼容并包,求同存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每一个... 西方主导话语权的时代式微,一个“文明型国家”逐渐参与规则标准的制定。 西方式民主中的选举、一人一票、多党制,本质上是内部人为将社会分裂divided成不同的利益集团,强化了个阶级的对立与矛盾,最终演化成“游戏民主”“选举游戏”没有政治家,只留下了政客,选举成了政治营销,一场举国狂欢的特别节目。拼金钱拼资源拼公关拼形象,空头支票画饼是一种公开的秘密。 兼容并包,求同存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骄傲的财富。 (展开)
1 有用 NBK 2019-09-06 17:55:54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倒不是为了美化中国,贬低西方。而是在世界范围内几乎被西方垄断的话语权里钻出一个口子,天天被西方灌输那套东西也挺没意思的。
1 有用 Geniosis 2022-06-28 15:11:35
豆瓣真是个神奇的地方 张教授努力构建中国人自己的话语,他亲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走过大半个世界,其视角无论横向还是纵向都足够宏大。今日读此书,甚至会感觉他盲目自信,这是因为我们自己还不够自信。张教授不是在自说自话,整本书是他多年理性思考和实事求是观察比较的结晶,绝不是盲目的自信。中国人,你要自信!
0 有用 肖恩 2022-05-03 23:34:55
震撼你妈耶
0 有用 Crusaders 2022-04-28 07:34:32
读一页而知全书的“煌煌巨著”
1 有用 answer 2022-04-13 20:27:20
不配进家门
2 有用 草雉素子 2021-12-03 01:32:39
人间喜剧,不愧是你蚌埠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