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homas Elsaesser
出版社: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Tracking Digital Cinema
出版年: 2016-9-1
页数: 418
定价: GBP 80.00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9462980570
出版社: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Tracking Digital Cinema
出版年: 2016-9-1
页数: 418
定价: GBP 80.00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946298057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媒体考古学 (章伯)
- 《媒介与文化》课程书目 (车百万)
- 图书馆荐购 (momo)
- 书单|媒介、认知、情感 (momo)
- 《银幕》书评栏目书单 (Typewriter000)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1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Film History as Media Archaeology的评论:
feed: rss 2.0
10 有用 L 2021-12-15 13:13:42
滥用媒介考古的方法,比成为necrophillia更危险的结果是成为ideology,即对于断裂和偶然性的崇拜。在用媒介考古学的方法做电影史时,这个风险具体体现在分析会有两个走向:一是类似于Gunning那种早期电影研究,另一个是通过关注叙事和娱乐之外的电影,把电影放入技术图像的脉络中(farocki)或看作一种mdoe of inscription(kittler),导致对电影的考古变成对dig... 滥用媒介考古的方法,比成为necrophillia更危险的结果是成为ideology,即对于断裂和偶然性的崇拜。在用媒介考古学的方法做电影史时,这个风险具体体现在分析会有两个走向:一是类似于Gunning那种早期电影研究,另一个是通过关注叙事和娱乐之外的电影,把电影放入技术图像的脉络中(farocki)或看作一种mdoe of inscription(kittler),导致对电影的考古变成对digital media的本源的追寻。如此一来媒介考古就变成了一种数字时代的症候:学科被迫自反性地重新界定自己的研究对象。Elsaesser的论述妙在媒介考古的症候性恰好凸显了这个方法的当下性,可以通过解构现有的对媒介和电影的认知去重构一个结合了多种脉络的出发点。一个不同的未来只可能在不同的过去中产生。 (展开)
0 有用 Amushi 2017-03-06 11:00:59
“Is media archaeology then merely the positivist ideology of digital media, while it mistakes itself for their critique?” (65; more on this in “Media Archaeology as Symptom.”)
1 有用 徐苹果 2019-11-24 13:07:43
书袋都很有用
0 有用 fff勒内 2022-02-14 09:44:04
title chapter+cinema diapositif。alternative histories/cinematic effect是把film history放在更大的媒介语境中反抗canonization。Gunning的repetition(cinema of attraction)似乎和Bürger有可比性。cinema与tv的competition中的细小的证物(video re... title chapter+cinema diapositif。alternative histories/cinematic effect是把film history放在更大的媒介语境中反抗canonization。Gunning的repetition(cinema of attraction)似乎和Bürger有可比性。cinema与tv的competition中的细小的证物(video recorder/liveness/remote control etc)dispositif反对apparatus theory对主体的全方位框定,与installation art的对比相当有趣。here-me-now每一极的振荡成为cinematic effect。 (展开)
0 有用 张大锤 2024-01-21 04:34:46 德国
写博论必备,比Weimar Cinema那本好读。写作风格比较统一(所以应该是出于Elaesser之手?玩笑话,就想到博导说了一下他的八卦,毕竟大家都在欧洲学术圈)。对于我更多的是关于如何formulate的启发。然后书里面提到了博导和她的老公,嗯,果然都是一个学术圈的王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