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写在前面的话
绪论
一、“北派”之说与漳州布袋木偶戏
二、漳州布袋木偶戏之研究
小结
第一章 漳州布袋木偶戏的“北派”风格与源流
一、风格特点
二、源流考辩
小结
第二章 融虚拟、象征、隐喻于一体的布袋木偶戏本质
一、虚拟的艺术
二、象征的艺术
三、隐喻的艺术
小结
第三章 “北派”传统衍化出的生存模式
一、虚拟意象的强化
二、区域传播的泛化
小结
第四章 灵活用乐的传统及其重要性。
一、灵活用乐
二、灵活用乐的原因
三、不变的重要性
小结
第五章 传承中的多样化尝试
一、传统传承方式中的问题。
二、采取多样化传承
小结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若干新形势
一、人选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
小结
第七章 台湾布袋木偶戏产业发展的对照与启示
一、“北派”布袋木偶戏在台湾的主流地位
二、台湾布袋木偶戏的产业发展
三、两岸布袋木偶戏传统与产业的同与异
小结
结语
附录
本书主要采访对象简介
图片索引
中国木偶戏发展一览表
漳州布袋木偶戏发展一览表
漳州布袋木偶戏传承谱系表
漳州布袋木偶戏传统剧目一览表
漳州市木偶剧团主要创作剧目年表(1958—2015年)
漳州市木偶剧团所获奖项一览(截至2015年12月)
漳州市木偶剧团近十年公益性演出场次、剧目统计表(2006—2015年)
漳州市木偶剧团近十年招录人员、年龄、学历名单(2007—2015年)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
收起)
0 有用 wenwen 2016-07-09 16:47:41
作为少有的漳州布袋木偶的专著,这本书比较详细的介绍了漳州布袋木偶的知识,包括表演和唱腔,以及历史等等。
0 有用 铁骨铮铮墙头草 2021-04-17 19:15:11
“众生芸芸团成像,虚实颉颃掌中观。 百式新服百试身,一声道白一生唱。” 操偶人也需要跟“偶像”日以继夜地耳鬓厮磨才能真正达到那种人偶合一的境界,进而赋予戏台上的角色以灵魂色彩,展现“以实度虚,象外摹神”的风采。 阅读过程中,恰好与友人讨论到流量偶像话题,突觉偶像的变迁也是极有趣的,从奉偶应人,到褪人塑偶,人的灵性似乎都被“木偶”一般的事物吸走了。 因为金光布袋戏才对这个剧种产生了浓厚兴趣,但是通篇... “众生芸芸团成像,虚实颉颃掌中观。 百式新服百试身,一声道白一生唱。” 操偶人也需要跟“偶像”日以继夜地耳鬓厮磨才能真正达到那种人偶合一的境界,进而赋予戏台上的角色以灵魂色彩,展现“以实度虚,象外摹神”的风采。 阅读过程中,恰好与友人讨论到流量偶像话题,突觉偶像的变迁也是极有趣的,从奉偶应人,到褪人塑偶,人的灵性似乎都被“木偶”一般的事物吸走了。 因为金光布袋戏才对这个剧种产生了浓厚兴趣,但是通篇看下来之后才发觉,漳州布袋木偶戏已经与台湾布袋戏渐行渐远,或者说有些被甩在了时代的尾烟里。传统固然有其存在的原因,但未来需要的更是结合时代的创新,而不是一味地固守,先人留下传统的意义是为了让后人更好的去适应时代,也就是进行嬗变。 (展开)
0 有用 Francis 2018-04-17 12:24:21
田野调查如果不只是体制内剧团,推论如果再严谨一点,还有整体架构上不要生搬硬套国外理论就好了……有点对一篇硕士论文求全责备了。看了这本书很想看一场真正的北派布袋木偶戏。
0 有用 江檐月 2022-01-16 09:21:34
作为曾经的布袋戏粉丝,这种主题是我天然会感兴趣的类型啦。 这本书是在论文基础上成书的,本身的层次排布与具体写法都非常的“论文化”,就那种面面俱到的介绍:历史沿革,源流考辨,现代发展,政策帮扶,获得荣誉,再加一点比较内容,略微讲了讲台湾布袋戏的情况这样。 好在还算完整地讲了漳州布袋戏,阅读观感还挺新奇的,因为里面提到好多不知道的东西,比如漳州布袋戏这么多年也在逐渐发展,戏种本身和雕刻偶头的技术都是第... 作为曾经的布袋戏粉丝,这种主题是我天然会感兴趣的类型啦。 这本书是在论文基础上成书的,本身的层次排布与具体写法都非常的“论文化”,就那种面面俱到的介绍:历史沿革,源流考辨,现代发展,政策帮扶,获得荣誉,再加一点比较内容,略微讲了讲台湾布袋戏的情况这样。 好在还算完整地讲了漳州布袋戏,阅读观感还挺新奇的,因为里面提到好多不知道的东西,比如漳州布袋戏这么多年也在逐渐发展,戏种本身和雕刻偶头的技术都是第一批非遗,雕偶师会接到各种地方的单(包括台湾的)(偶头感觉和台湾布袋戏其实还蛮像的耶)。然后一直也都有排剧,除了传统的历史类剧目内容之外,后来开了很多新的内容,像是长征或者抗日这一类的剧目,后来又开发了很多儿童剧,据说还拍了动画片,在电视台播放来着,还在央视播过呢。 啊,可惜我没看过,有点想康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