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短评

热门 最新
  • 80 rjx 2017-05-13 02:15:11

    神论不断:晚清农民没有剩余索取权;民国时中国是包容性制度,财产权保护很好;计划经济时期生产队和公社的官员由农民民主选举产生;人类几千年农业文明都基于私有产权保护;科学家并不拥有产权也有激励所以产权激励是错的

  • 70 Link 2020-06-30 08:11:12

    看到那么多一星评论真的是让我感受到了网特的存在。。好像只要是说我国好的东西,无论是书或评论还是新闻公众号,总有一群人不遗余力的喷。。。你再怎么否认,中国就是发展成了现在这样,虽然作者的观点更多的是在说好的一面,但大的方向没错。在我看来中国崛起很重要的一环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产权改革,公有制为主体下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既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又能尽可能不伤害人民利益,这不香吗??

  • 34 NeXus 2017-07-12 10:48:57

    用边际分析的微观经济学手法综合参考斯密的古典经济学,基于世界经济史的客观事实,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客观的经济发展模型和分析方法,对于正确的理解和分析经济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很有启发性。惜乎后半部分有些虎头蛇尾,没有提炼出更抽象的理论然后具体应用分析经济史的例子,说服力不够完全

  • 25 骑羊的兔哥 2018-01-05 17:11:38

    李录推荐的2017的3本好书之一。视角独特的解释了工业革命之谜。 工业革命有路径依赖的,(是不是和《自下而上》有联系呢?) 对 制度学派如 德隆·阿西莫格鲁《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和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 唱反调? 腐不腐、民主不民主都会发达,而以前大清、民国没成功就是他们搞错了? 林毅夫之流好像特别赞这种观点,得特别小心。 从农村的乡镇企业低端轻工业开始工业化胚胎,而不是大干快上的上马重工业和金融业;反而契合了英美工业革命时一样的重商主义路径,把市场、供应链、销售渠道都完善、把蛋糕做大有了规模效应,才能创造分工。 荷兰在17世纪是世界的中心,拥有一切,科技、金融、制度;却没有诞生工业革命,因为它的比较优势是渔业贸易和造船,却因为没有美洲的棉花原料地,因而没有纺织业这个引爆点! 但对制度派也批判过

  • 17 旧金山旅客 2017-12-24 17:57:14

    少壮不努力,长大上清华~

  • 6 商夏 2018-01-01 20:23:37

    文教授是一个厉害人物,本书很值得一读,虽然对做投资可能没啥帮助。

  • 10 S/Z 2018-03-23 21:20:33

    只看语言和论证方式就知道是个没脑子的作者。要不是得到里充的钱没办法提现也不会又花钱又浪费时间看这玩意。

  • 10 open92 2019-10-06 11:24:56

    起始部分有点切不进去。 跳过第一章第二章,中间三四五几章很有力。 作者只是否定批判制度经济学家将民主、自由、产权保护等作为工业化的先决条件,但并不是否定民主、自由和产权保护等。 工业革命是一个寻阶而上、自我驱动并按一定顺序(轻工业到重工业)展开的动态过程。 作者要是清晰这一论点,逐一组织行文论证,可能更严谨明晰。 第二章以中国轨迹为中心的阐述可能带偏很多读者。比如前两个高赞低评。

  • 5 Heby 2019-05-18 01:52:41

    这种绝对的论调让我头疼

  • 8 KLH 2019-10-06 10:31:56

    这书的口气就像是,78年后走向经济爆炸前的每一步都是对的,且只要这样走,必然会引向经济爆炸,这种必然感让人不适。

  • 6 Nicolas 2019-08-07 18:24:24

    逻辑不自洽,强辞夺理

  • 5 经济人读书会 2017-03-18 23:20:44

    工业化从来不是自由放任的小农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是国家意志的产物。它一直是一个具有强大决心和凝聚力的重商主义政府为了赢得国家生存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家和市场两个力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主动不断进行产业升级的结果。作者详细阐释了国家主导下市场经济发展的胚胎发育理论,并以英国、美国和日本三个国家的发展阶段为佐证进行了说明。今天的中国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门类齐全的工业化国家,那么中国的发展是否可以用胚胎发育理论来解释呢?

  • 6 song 2017-07-18 09:15:00

    相当有新意的一本书,通过论证工业革命的内在发展逻辑,从而揭示工业革命的秘密,并提出“胚胎发育”的新经济学理论。值得一读!

  • 5 cd 2018-10-13 16:22:06

    网络爽文而已,一掠而过

  • 9 lonzo的球 2021-02-09 13:53:29

    我没有预设立场,但读完很恶心。得出一些迎合口味的结论,不需要任何严密的evidence。民科这样搞就算了,这哥们是清华经管的老师啊...把这本东西拿给他以前的导师看,会被打吧。

  • 2 dyyyyt 2019-05-08 13:33:30

    虽有喉舌之嫌,但某些观点还是比较务实或深刻的。PS:凡是强调自己观点的书,往往强扭论据,这点着实不喜欢。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