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
原作名: The Open Empire : A History of China to 1600
译者: 梁侃 / 邹劲风
出版年: 2016-6
页数: 386
定价: 79
装帧: 平装
丛书: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
ISBN: 9787509790151
内容简介 · · · · · ·
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森所著《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吸收了诸多西方关于中国古代史研究成果的通史著作,中国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过去数十年间西方史学界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概貌。
·
在“开放”的主题下,全书由介绍方法论的导言和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从商到汉末,如其标题“构建中国”所示,作者认为,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孕育和形成阶段;第二部分从魏晋南北朝到唐末,以“面向西方”为题;第三部分“面向北方”是关于从北宋到明末的。
·
本书以“开放”为题,一改近代以后习惯于在“落后” “保守”的老套路中考察中国古史的倾向。作者认为,地理环境的封闭性是相对的,古代中国对外来文化保持着开放的态势,而其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内部,仍然存在着多元化和活力所带来的勃勃生机。
·
·
【编辑推荐】这是耶鲁大学教授韩森的代表作,中译本出版也已经近10年,现经专家学者严...
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森所著《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吸收了诸多西方关于中国古代史研究成果的通史著作,中国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过去数十年间西方史学界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概貌。
·
在“开放”的主题下,全书由介绍方法论的导言和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从商到汉末,如其标题“构建中国”所示,作者认为,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孕育和形成阶段;第二部分从魏晋南北朝到唐末,以“面向西方”为题;第三部分“面向北方”是关于从北宋到明末的。
·
本书以“开放”为题,一改近代以后习惯于在“落后” “保守”的老套路中考察中国古史的倾向。作者认为,地理环境的封闭性是相对的,古代中国对外来文化保持着开放的态势,而其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内部,仍然存在着多元化和活力所带来的勃勃生机。
·
·
【编辑推荐】这是耶鲁大学教授韩森的代表作,中译本出版也已经近10年,现经专家学者严格评选,入选社科文献精品译库出版。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注重使用考古资料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史料,对社会生活、民间社会、世俗信仰以及与中外交通等方面有较细致描述;此外作者的叙述到1600年戛然而止,暗含了其对清朝及其地位影响的看法。韩森的书写为我们的历史认知提供了一个颇具意义的思考维度。
开放的帝国的创作者
· · · · · ·
-
芮乐伟·韩森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本书作者芮乐伟•韩森(Valerie Hansen),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著名汉学家,讲授中国古代史已有二十多年。出版过著作《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1127~1276》《传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谈判》《丝绸之路新史》等。
目录 · · · · · ·
·
第一章 文字记载的开端(公元前1200—前771年)
龙骨汤与早期中国文字
安阳的发现
商朝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周伐商
·
第二章 武士与思想家的时代:重耳和孔子(公元前770—前221年)
《左传》和书中描写的社会
孔子的世界
大道殊途:孔子门徒们的分歧
·
第三章 创建帝国(公元前221—220年)
法家之国
地区统治者的世界:马王堆的发现
汉武帝统治下的汉朝
汉朝的经济问题
后汉的中兴
有组织的道教教派的兴起
·
·
【第二部分 面向西方(200一1000年)】
·
第四章 中国的宗教(200—600年)
中国最早的佛教信徒
西域佛教:以龟兹王国为例
印度和中国的联系
北魏王朝(386—534年)
中国南方的宗教
·
第五章 隋唐的盛世(589—755年)
隋的统一
隋灭唐兴
长安的日常生活
乡村的日常生活
·
第六章 安史之乱及其后果(755—960年)
安史之乱
敦煌藏经洞的发现
755年以后的敦煌
目连救母
·
·
【第三部分 面向北方(1000—1600年)】
·
第七章 货币的时代:宋朝(960—1276年)
第一次商业革命及其影响
宋朝的建立
王安石的变法:新党和旧党
中原长相忆
南宋治下的生活(1127—1276年)
·
第八章 北族王朝(907—1215年)
契丹人
女真人的兴起
绍兴和议之后金朝的统治
金统治下的学术文化
渐行渐远的北方和南方
·
第九章 蒙古的统治(1200—1368年)
蒙古联盟的起源
元朝征服中国南方
赵孟颊的艺术
元朝的衰亡
·
第十章 继续抵抗蒙古的战争:明朝(1368—1644年)
明朝开国皇帝及其建立的体制
郑和下西洋
下西洋的终结
明代的社会变迁
·
尾声
中国人口史概要
中国人口增长及其后果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甲骨文的发现始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北京流行的一场疟疾。北京市民和近代其他城市居民一样,对新的医学风尚非常敏感。最为流行的一个治疗方法是将龙骨研磨成粉后冲汤饮服。由于龙骨紧缺,许多药房把牛肩胛骨和乌龟的底盖当做龙骨卖给顾客,并生意兴隆。 一位买龙骨的顾客有个亲戚,是从事中国古文字学研究的学者。… 这位古文字学者的兴趣很广,从文字到医学都研究。在仔细详察了他亲戚的中药后,他惊奇的发现龙骨上的文字与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很相像,他于是立刻跑到药店,把所有的龙骨全部买下。 经证实,龙骨的来源是中国中部河南省的安阳市。当地的农民从地下挖掘出大量的牛骨和龟背。他们注意到甲骨上的刻划,但没有意识到是古代的文字,因为他们同现代文字相差太大。农民们担心甲骨上的刻划会降低龙骨的价格,于是在卖给药店前,往往会先打磨掉上面的刻字。发现甲骨文的那片龟贝,显然是个例外。由于上面刻有未被农民磨掉的文字,这块龟贝提供了发现中国最早文字的线索。 现在看来,就像所有伟大的发现一样,对最早的文字的发现似乎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人有如此的想象力,能把龙骨的刻划和青铜器上的文字联系起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页 -
王朝的定义 P4 王朝是一个虚构的框架,它允许包括非皇室成员在内的各色人等获得权力,但始终维护皇室家族表面上的持续统治……尽管刘邦的子孙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仅仅是傀儡,但这个400年的时期都以汉朝的名义存在。中国的历史学家使用朝代的名称,因为这些名称是有用的组织概念,但术语的便利不应该妨碍我们认识到王朝名称中包含着的虚构性。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开放的帝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开放的帝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构建中国时期-汉朝,面向西方-唐朝 面向北方-明朝

另一种视角看中国古代史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8.1分 101人读过
-
W. W. Norton & Company (2000)8.5分 38人读过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7.4分 289人读过
-
W. W. Norton & Company (2015)暂无评分 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 2016年出版的部分历史书籍 (納蘭逸蕭)
- 社科文献新书推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西方大历史 (皇甫杰)
- 人类学、民俗学、神秘学相关 (李草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5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开放的帝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10 有用 维玛氏 2016-07-30 14:30:16
对比版本9787214058737开放的帝国:1600前的中国历史 1.江苏人民版的价格39 社科文献居然79块 2.两者都是黑白图,但社科文献版的图印刷较模糊,原本江苏版占一页的图,在社科文献印成半页的 3.两版译者一样,不过社科文献版作了不少修改,最主要的是所有出现的年份数字后边括号标注了年号,其余大部分不过是可有可无的修改,如目录“周征服商”改成“周伐商”,“商朝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改成“商... 对比版本9787214058737开放的帝国:1600前的中国历史 1.江苏人民版的价格39 社科文献居然79块 2.两者都是黑白图,但社科文献版的图印刷较模糊,原本江苏版占一页的图,在社科文献印成半页的 3.两版译者一样,不过社科文献版作了不少修改,最主要的是所有出现的年份数字后边括号标注了年号,其余大部分不过是可有可无的修改,如目录“周征服商”改成“周伐商”,“商朝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改成“商朝与其它方国的关系” 诸如此类。正文因打字繁琐不举例 4.社科文献版多了个全英文索引 5.仅翻阅十几分钟的对比,并没有具体阅读详细对比 (展开)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19-05-04 17:44:41
按需。
2 有用 慢慢走 2022-09-09 16:46:56 陕西
面向西人的中国通史,对于国内读者,看点在于“莺莺叙事”与生活史。
0 有用 Biu 2016-09-07 13:18:30
好看
0 有用 我有一个小咪 2017-12-06 22:44:52
很讨厌的一本书,首先是一个普通美国学者写的中国历史,对于入门者几乎没有比较学习的价值;其次对不起这个标题,通本都是在讲中国历史,对“开放”二字界定不足导致本书成为诸多“通史”中毫无价值的一本。好玩的是,我是怎么知道这本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