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孤独的寐释迦 2018-01-10 18:39:35

    有不少新颖的角度和解读,细节太少……

  • 1 普蓝深红 2019-10-05 02:11:02

    翻译语文特别差

  • 0 仄平半边 2017-07-22 14:50:05

    越看想给的分越高了。书比预想的好,分专题的介绍,比过度偏政治的君王史有趣很多,对细节的考察也有异于传统书本

  • 0 无心恋战 2018-12-03 08:15:35

    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思想,秦国无疑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王朝,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并且在公元前3世纪就完成了字体、文法、度量衡、币制、法律的统一,为今后的帝制中国提供了标准与样板,但是也早早固结了之后朝代的发展,就如作者在书中指出:“汉朝把经典儒家信条树为国家学术正统,并非是对秦代文化传统的一种反动,而仅仅是一种更为狭隘的表现”。(阅读时间:2018年11月27日-12月3日;自评:8.0;推荐指数:★★★★)

  • 0 Cong 2017-02-05 22:17:23

    听书。1.皇帝不同于欧洲的君主,皇帝是一个神化的概念,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儒家获得了统治地位,但是影响力还比较有限。汉朝废除了先秦时代的普遍兵役制,军人朝职业化发展。

  • 1 难得清醒 2020-02-20 14:56:50

    目瞪口呆。。。哈哈哈

  • 0 David 2017-07-20 00:54:24

    条理是非常清晰的,但是译作通俗却有点拗口,想必读原文的话,应该非常精彩。法律、性别史的史料很是新颖,值得一读。

  • 0 日暮倚修竹 2018-07-23 22:45:02

    2018#158#0805,读了一个月

  • 0 蝌蚪往人 2018-09-03 21:58:26

    有大量生活上的细节。比起按照历史年代讲一个个故事的那种“历史”,人们更需要系统知道那个年代的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宗族的结构,法律在人们生活中的角色,这种鸟瞰的视角呈现出的历史往往才是鲜活的。

  • 0 甚小望远镜 2019-10-05 17:09:22

    完全绕开编史学的处理方法,径直以十个专题展开分论:版图、战争、政治、城市、农村、外部世界、宗族(家庭)、宗教、文学、法律。一些细节颇有可观之处,但整体仍显得零散,特别是结论部分未能给出一些清晰有力的见解。作者陆威仪写过一本《书写与权威》(在本书中也被他经常引用),所以感觉第9章《文学》写得最好,其他各章水平参差不一。另外,这样的一本书其实很适合撸Reference,可以了解到国外学界在早期中国研究方面的进展。

  • 0 红皇后 2016-11-24 14:20:51

    装帧排版真是非常赞啊,看得出中信想要出传世之作的野心,秦汉部分,作者与国内史书侧重点明显不同,主要讲述国家形态与社会学历史,尽管将人物尽数隐去,但是依然非常好看,很多观点都很有趣,当然也能看得出作者对于中国某些方面缺乏设身处地的了解,或许这就是一把双刃剑吧,既是优点亦是缺点。

  • 0 信久 2021-04-06 20:01:04

    内容尚可,框架式历史叙事的视角之下,结构本身就自然地反映了近代以来的西方思潮,不应该过分鼓吹其新颖性。比如女性和儿童视角下的宗族史,从语言学和叙事学的角度解构法制史。比较吸引我的是城市史那一章,对市场和广场这样的公共空间的思考,与巴赫汀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对于成体系的叙事结构,必须时刻提防先入为主的观念。打低分的原因是翻译,在此位翻译大家的手中,抽象词汇集体失灵,信达雅阖家自杀,中英文文法愉悦杂交。

  • 0 VersachliChung 2022-03-27 18:01:06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汉的灭亡由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引起。外部因素为非汉族士兵,内附胡人,边将长期拥兵自重,国家重心东移后,对边区的影响和控制力的削减。 内部为征兵制废除后,国家与社会民众的联系被各种地方军事力量而阻隔,内廷和外戚更是加重了这种现象。在宗教运动和内忧外患中走向了混乱的东汉末年也就是三国的开端。。。。。。

  • 0 风铃草 2022-04-02 15:46:38

    还是要上四星,不错的一本通史著作,从细微角度入手,外国视角看待中国,对于中国自身学界研究室挺有帮助,特别是微观视角出发,一些微观的细微事物堆积最后汇聚成这一段历史,篇幅有限不能一一赘述,但还是很好的一本书,卜正民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历史学家,当然翻译还有些问题,但是值得历史爱好者和刚刚学习起步或者学习人文学科的朋友们阅读。2022.4.2于杭州南山补记,7.9分记。

  • 0 暴走芽芽 2022-03-23 16:16:31

    写的角度清奇……但不知道如何评价

  • 0 Jimmy47 2022-03-29 09:09:19

    得到听书 这本书是美国汉学家陆威仪的著作,他用一个外国学者的眼光,总结了中华帝国早期,也就是秦汉时代的5个最突出的特点,分别是:1.地域文化的分野仍然存在;2.皇帝这个职位的出现;3.由国家操控的、巩固帝国存在的文学经典;4.帝国内部的去军事化;5.世家大族的兴旺。

  • 0 晓晓尘埃 2022-03-20 12:15:54

    一直无法get到通史的打开方式

  • 0 心有猛虎 2022-03-08 19:55:06

    来源于汉:妇女改嫁、孝经。看过另外一个说法,元朝以前是随便改嫁的,元朝蒙古人来之后,寡妇要嫁给夫家其他兄弟,所以寡妇宁愿守节。这本书却讲汉朝就默认寡妇不能改嫁。老年人地位高,年轻人没有地位。父母打孩子,这一传统延续了2000年。当时的匈奴并不重视老人,也不实行重刑,基本没有坐牢的。

  • 0 icarus 2022-02-11 22:24:54

    出人意料地好。以西方读者为对象,自然要简化事件、人物,专题形式的叙述突出了结构,但大关节处的变化仍然把握得不错,对于政治、社会变动中的大问题,比如秦朝崩溃的原因、皇权统治的性质、内外朝空间的关系等不少问题都有深刻见解,问题涉及的面也足够广泛,城市一章尤其精彩。史料运用娴熟且丰富,文学性材料的运用让人印象深刻。水平大大超过日本学者的同类书,中国学者也少有人能够企及。陆威仪居然还写了南北朝、隋唐两本,如果也达到这个水平,那真是太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