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林霆主编的《2015年短篇小说选粹》是对2015年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实绩所做的及时盘点和总结。其中既包括悉心遴选的该年度*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作品,也包括在各个单篇作品之后所附的深度解读,以及在绪论部分对该年度短篇小说创作状况的宏观性把握。本书由当代小说权威研究机构中国小说学会授权编选,极富文学品质的作品。本年选共收录很好短篇十八篇。
林霆,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当代小说评论与文学史研究。编著作品有《2010年度短篇小说精选》《2013年短篇小说选粹》《2014年短篇小说选粹》。
这本选集比多数同类作品集要好,恰在于选编者秉持序言中的原则选取了不少70后的小说,毕竟文坛大佬渐衰。《那些人》很克制;《小生命》是从女性视角出发的黑色幽默;葛亮的节奏比以前掌控得更好,反而显得最后的反转多余,本来将失踪案变为一个隐喻即可;麦家还是写这类题材的更好;阿乙的小说很有趣,嘲讽了一堆大佬;邓一光的文读着很压抑;《深夜面条》把男女双方脆弱但又感人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很喜欢李晴评价《摩... 这本选集比多数同类作品集要好,恰在于选编者秉持序言中的原则选取了不少70后的小说,毕竟文坛大佬渐衰。《那些人》很克制;《小生命》是从女性视角出发的黑色幽默;葛亮的节奏比以前掌控得更好,反而显得最后的反转多余,本来将失踪案变为一个隐喻即可;麦家还是写这类题材的更好;阿乙的小说很有趣,嘲讽了一堆大佬;邓一光的文读着很压抑;《深夜面条》把男女双方脆弱但又感人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很喜欢李晴评价《摩洛哥王子》的一段话:“对于这个群体的上升与精神世界的建构始终是无解的,他们的世界永远少了一个支点。所以,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无所谓建构,更无所谓坍塌,如果说社会痼疾每每导致的个体病态化的表现是可怖的,那么这种归零的人生常态,无归属感的、抽离了一切的无意义的空虚、缥缈与无助,是不是更具持久悲凉的怆然?” (展开)
大多数都是中国小说界的名家,有些曾经读过,写的不错!
> 6人读过
> 1人想读
订阅关于2015年短篇小说选粹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怒眠 2018-02-14 21:29:25
这本选集比多数同类作品集要好,恰在于选编者秉持序言中的原则选取了不少70后的小说,毕竟文坛大佬渐衰。《那些人》很克制;《小生命》是从女性视角出发的黑色幽默;葛亮的节奏比以前掌控得更好,反而显得最后的反转多余,本来将失踪案变为一个隐喻即可;麦家还是写这类题材的更好;阿乙的小说很有趣,嘲讽了一堆大佬;邓一光的文读着很压抑;《深夜面条》把男女双方脆弱但又感人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很喜欢李晴评价《摩... 这本选集比多数同类作品集要好,恰在于选编者秉持序言中的原则选取了不少70后的小说,毕竟文坛大佬渐衰。《那些人》很克制;《小生命》是从女性视角出发的黑色幽默;葛亮的节奏比以前掌控得更好,反而显得最后的反转多余,本来将失踪案变为一个隐喻即可;麦家还是写这类题材的更好;阿乙的小说很有趣,嘲讽了一堆大佬;邓一光的文读着很压抑;《深夜面条》把男女双方脆弱但又感人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很喜欢李晴评价《摩洛哥王子》的一段话:“对于这个群体的上升与精神世界的建构始终是无解的,他们的世界永远少了一个支点。所以,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无所谓建构,更无所谓坍塌,如果说社会痼疾每每导致的个体病态化的表现是可怖的,那么这种归零的人生常态,无归属感的、抽离了一切的无意义的空虚、缥缈与无助,是不是更具持久悲凉的怆然?” (展开)
0 有用 皓天眩光 2020-07-16 17:44:42
大多数都是中国小说界的名家,有些曾经读过,写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