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目前无人评价
内容简介 · · · · · ·
ダッソー邸事件は、三十年前の事件と共鳴する。ユダヤ囚人大量脱走があったコフカ収容所にも「三重密室」事件が存在していたのだ!―矢吹駆は、ふたつの事件に通底し、ユダヤ人大量殺戮の思想的根幹ともなったハルバッハの「死の哲学」に挑むことで、真相に迫る。二十世紀ミステリー最大級の収穫にして、推理小説を観念の高みへと到達させた問題作。
作者简介 · · · · · ·
笠井洁 かさいきよし
194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70年曾以笔名“黑木龙思”撰写评论文章,1974年旅居法国一年,1979年于《野性时代》发表了以战后法国为背景、日本青年矢吹驱为主角的推理小说《再见,天使》,并因此而获得“第五届角川小说赏”。随后相继创作了矢吹驱系列作品,如1981年的《夏日启示录》、1983年的《蔷薇之女》及1992年的《哲学家的密室》等。此外,还著有《私人侦探飞鸟井事件簿》系列,《吸血鬼战争》系列等众多作品。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虽然不能说您剽窃了那个匈牙利人(卢卡奇),但您的近代批判逻辑和他基本相同。他说的是总体性,您说的是存在;他说的是主客体的二律背反,您说的是存在遗忘;他说蕴含历史真理的阶级主体被商品所有者截断,您则说共在在公共性之中颓废。你们的构图相同,匈牙利人实存地决定为历史赋予理性,您则希望在此在的日常颓废中拯救实存和本真自我。 “您的大学革命构想必然和数年前大学革命中主张的近代批判逻辑酷似。毕竟,那场大学革命深受那个匈牙利人代表的极左主义影响。” “胡说,那个矮小的黑格尔主义者跟我的思考没有任何关系。”周围响起老人愤怒的声音。 “对了,您说过,'农业如今是机械化的粮食产业,其本质与在毒气室和灭绝营制造尸体相同,与封锁国家和攻城战相同,与制造氢弹相同’。” “不都一样吗?在存在遗忘的极点,世界会变成没有厚度也没有阴影的影像,变成照片一样的东西。然后,工业技术的力量就会称霸世界。” “那结论就是,集中营的存在不是问题,大量被关押处死的犹太之人不是问题,只有灭绝营成为死亡量产工厂、固有之死与尊严之死不复存在才是问题。而这种问题必须视为机械化粮食产业一类技术时代的必然性,不可能是纳粹主义的固有主题。” 老人激动得脸颊颤抖,像告发者一样说话的青年却突然降低音量,用催眠师般的奇妙低语问:“您放弃死亡哲学,是因为您下不了和伪纳粹主义斗争的决心,被迫发现了懦弱的自己。但理由不止这个。您是不是看见了那个?” “你在暗示什么?”老人呻吟。 “那个。可怕得让您感觉只能用'有’或'未来之神’这种话来掩盖的、最终葬送死亡哲学的东西。” “不,没看见,我没看见。” 否定夹杂着痛苦,反而暴露了哈尔巴赫的内心。我不知他看见了 什么,但肯定是看见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章 废楼妇人 ………………………………… 105 -
“在公寓过夜的时间虽短,为复仇伪装自己的男佣格雷却能变回海因里希·威尔纳。我一个月必须有一两次时间恢复自我。在公寓里看看哲学书,欣赏瓦格纳的歌剧,磨利复仇的短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终章 钢铁树叶 ………………………… 289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矢吹駆シリーズ」系列(共10册),
这套丛书还有
《吸血鬼と精神分析》《オイディプス症候群〈上〉》《オイディプス症候群〈下〉》《吸血鬼と精神分析(下)》《哲学者の密室〈上〉》
等
。
哲学者の密室〈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死亡与意义,海德格尔与列维纳斯,笠井洁的思想迷宫
“--她已经被集中营逼疯了,她无法自杀。她的实存结构遭到了破坏,在那里,她无法想象离开集中营获得自由;在那里,人虽然活着却已经死了,死了却消失不了的存在烦恼,有意识之无限恐怖。就算获得自由,撕心裂肺的痛苦也会永远持续。她对疑似占有死亡的自杀抱有梦想,并不是...
(展开)

看完哲密后对推理的一点小小感悟
无剧透 ~ ~ ~ (先叠个甲,以下都是本人懵懂稚嫩的认知,如果有更好的看法请留下您的足迹,如果认为我的看法不对,也烦请留下您的指正,十分感谢!!!) 看完这本书真是让我对“密室”产生了更多的认识,以前的我认为只要围绕卡尔的密室定义,逐一排除不可能就能遇见可能,这...
(展开)

《哲学家的密室》无泄底鉴赏(日记版搬运)
前言 2023年4月3日,因为上周写完了毕业论文的中期检查,正好荐购的这本《哲学家的密室》也上架了图书馆,我就打算奖励自己一整天的时间来读它——出于两年前就对书名抱有的浓厚兴趣,当时我还不知道这本书里会带给我多么精彩的哲学批判。 本文不会泄底关键凶手以及作案手法,...
(展开)

泄底预警 | 正文摘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此之前,我从没想过驱会死。他才二十多岁,肉体强健,比普通人健康得多。然而,我突然开始不自觉、半无意识地担心驱可能会死。难道这就是无形不安袭击我的原因?” 「哈尔巴赫说,不安这种感情没有对象。既然拥有“驱的死亡可能性”这个对象,我的不安就并非不安,硬要说的... (展开)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台海出版社 (2022)7.9分 362人读过
-
光文社 (1996)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笠井洁创作年表 (VirtualGravity)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哲学者の密室〈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