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人的书评 (311)

自由之地 2010-12-24 17:25:5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都柏林人》读后感

乔伊斯曾经说《都柏林人》的创作宗旨:“是要为我国的道德和精神史写下自己的一章”。但我以为,通过乔伊斯那敏锐的观察力揭示出来的有关都柏林人的精神状况,也可以说是全人类,尤其是现代社会人的精神状况。比如,《姐妹们》和《圣恩》所暗示的天主教信仰衰落的事实既...  (展开)
Leo Wu 2007-05-14 16:18:28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版

The Symbols in Araby

In literature, a symbol is a thing that stands for or suggests something else by reason of relationship, association, convention or accidental resemblance, especially a visible sign of something invisible. [1] Sometimes, symbols are created by the artists...  (展开)
cub18 2007-03-14 22:59:35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版

与神品相遇——读乔伊斯《都柏林人》

大学时候翻过《尤利西斯》,五六十页的样子,没有耐性读完。日常生活中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很关键,好恶常由此决定。读书,与作家相遇,也是这个道理。80年代生人大都不喜鲁迅,一定程度是学生时代逢先生作品必要背诵留下的阴影。初看《尤利西斯》,宛如天书,我甚至想自...  (展开)
迪达勒斯尼索斯 2018-06-15 19:25:27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泪痕未干,鼾声渐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都柏林人》笔记之《死者》 / 欢乐与寂灭 一个冬夜,手拿酒杯在聚会上妙语连珠、载歌载舞,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后,牵上爱人的手,暂时忘却家庭、社会的负担,躲过寒风的侵袭走入装饰别致的旅馆,在情欲的包裹下,相拥而眠。窗外大雪纷飞,水雾铺满窗户,隔开屋内温热的火焰与...  (展开)
西岸 2010-02-27 10:41:41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版

我只来谈《阿拉比》

和许多准备阅读乔伊斯著名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Dubliners] 的人一样,我的首选是《阿拉比》(Araby)。摄氏33度闷热的晨,在冷气充溢的KFC的角落,一口气读完了《阿拉比》原版。很自然地就想说点什么。小说鉴赏一般都可以从叙事视角、背景氛围、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以及主题思...  (展开)
DingYeah 2019-02-25 13:30:47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最黑的地方见——《阿拉比》篇细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都柏林人》历来被许多作家奉为经典。据说,白先勇的《台北人》就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都柏林人》。甚至国外还有一个网站:DublinersBookshelf,专门用来收录《都柏林人》中提到的书籍和文章。 两年前,当导师把《都柏林人》推荐给我时,我像接受其他一切作品一样,欣然接受了...  (展开)
鲈李 2007-02-13 12:20:58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版

都柏林的迟疑

在简洁的问题上,乔伊斯是海明威的前辈.前辈总不及后辈彻底,况且,有谁能比一个虚无主义者更简洁呢?乔伊斯的简洁有时被描述为"pared-to-the-bone"式的.在《尤利西斯》里头,这种鲜明的简洁已被另一种东西所代替,《都柏林人》却把这种简洁保存得很好.与海明威那种武夫似的简洁...  (展开)
布袋 2011-05-18 13:55:14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版

大师的小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11年5月号《书城》杂志。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人说:“打开世界地图,并不等于周游了世界。”文学也一样,说再多的“浪漫主义”、“古典主义”、“雪莱”、“托尔斯泰”也没有用。文学是要一本一本读着,一个巷子一个巷子走下来的,谁也代替不了。 退一步...  (展开)
罕见拖延症患者 2013-12-30 14:29:40 Bantam Classics1990版

乔伊斯短篇小说《偶遇》的多重意蕴(原作者:聂薇)

这一篇评论对意象的分析实在很透彻: 关键词:内心顿悟 象征 成长 艺术创作    摘 要:短篇小说《偶遇》源于作者乔伊斯少年时代逃学去冒险的经历,展现了少年从幻想到幻灭,从自豪于拥有书本知识到认识到书本与现实差距的心理历程。本文揭示了这一历程所遭遇的关于社会和自...  (展开)
#蔚伊斯# 2019-01-10 22:40:3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只是来说说《泥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然,说说《泥土》之前忍不住想要念叨一下《伊芙琳》的结尾...实在是太美。“Her eyes gave him no sign of love or farewell or recognition.” 喜欢《泥土》《伊芙琳》这两篇难免和我喜欢爱丽丝门罗带上关系。小视角、女性、普通人、平淡生活中的悲剧色彩、隐喻、诗歌和歌剧...  (展开)
迪达勒斯尼索斯 2018-04-04 09:36:5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在童心里通往世界的真实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童心里通往世界的真实 ——《都柏林人》笔记之《姐妹们》 在《姐妹们》中,没落的基督教传统道德权威,这千百年来支撑人们生之希望与死之慰藉的无形力量,显得摇摇欲坠,这一过程被儿童天真的目光捕获,最沉重之物从而呈现在轻灵、随性、变化莫测的视角中。 这是短篇小说集《...  (展开)
朱兔宝 2010-11-23 22:53:5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遇见都柏林人

什么是小说和什么是好的小说,这是两个问题。前者智者见者,而且可以有若干种分类,但对于后者,有而且只有一个本质用来衡量:洞察人性的幽微与复杂。伟大、卓越和经典的小说,在我看来,至少还有一个致命的因素:卓越的前瞻性。 《都柏林人》不仅符合这以上特质,且还有两个不...  (展开)
JeanChristophe 2018-12-29 15:48:24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版

存在的瞬间——读乔伊斯《死者》

《死者》是乔伊斯早期作品《都柏林人》的末篇, 其情节铺垫, 气氛营造与人物群像的描写之精彩, 在同时期的短篇小说中是不多见的. 经由对前半夜的晚宴及其后旅店中夫妻对话的不动声色的叙述, 年轻的作家在简单的场景与有限的篇幅内探讨了生死与爱情的沉重主题, 使日常生活的铺陈...  (展开)
罕见拖延症患者 2014-01-03 17:18:51 Bantam Classics1990版

《都柏林人》的寫作風格 (莊坤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

喬伊斯的作品,號稱是現代主義的經典。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寫作技 法是所謂的「靈光乍現」(epiphany)。這種手法在小說中一再重複出現,變成了一個喬式的商標。喬伊斯在《史蒂芬英雄》一書中,給這個文學表現方式下了一個定義:「所謂靈光乍現是指一種突然的性靈顯現,不論...  (展开)
瓦当 2008-08-30 09:07:31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版

布鲁姆日所想

1904年6月10日,因赴母丧从巴黎回到故乡已一年的乔伊斯,在都柏林的拿骚街上邂逅了一个名叫诺拉.巴纳克尔的美丽女子,几天后,他们开始了约会。后来,他们跑到国外结了婚,生了一双儿女。为了纪念改变自己一生的这一天,乔伊斯就把《尤利西斯》的背景设在了1904年6月16日,由...  (展开)
宋古都 2012-02-25 17:40:14 Bantam Classics1990版

【旧文】伊芙琳的《桑中》

据说“不做无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倚声家自张门面之意,倒也不失为恬然自适。厕上读小说诚然煮鹤焚琴,然小说确可算得上发端于无聊的罢,陈思王“澡迄敷粉”、“科头拍袒”对着邯郸淳跳丸击剑所诵的“诽优小说”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叙事体小说,其消遣之作用、娱情之雅意实...  (展开)
曹敛 2018-11-07 23:49:30 Penguin Classics2000版

散漫、对称与捉迷藏 | 一次遭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0 《一次遭遇》(An Encounter)是一篇记童年往事的小说。这一类也是我最爱看的题材之一,不仅因为童年往事的内容动人,也因为写这类小说往往意味着对作者的考验:作者需要像玩跷跷板一样,在写作时,保持一种精妙的平衡。跷跷板的一端是内容的真挚,小说不能看上去太精致——...  (展开)
沛迟 2020-06-15 13:44:50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版

聊聊《都柏林人》里的秘密 | 我想颠覆大家对几个故事的理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翻了很多大家的评论,不少聊到James Joyce的文学功底。的确Joyce的语言天才和改革精神造就了他在我眼中近乎完美的人物塑形能力和心理描写能力。19世纪的欧洲文学大家们喜欢花大量辞藻描写的纷繁复杂的物体世界和心理世界,到了Joyce手下也被清理过滤,只剩下最根本的,最能代表...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5 16 后页> (共311条)

订阅都柏林人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