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豆瓣五星图书【社会学】 (爱玛·包法利)
- 译文人文社科 (上海译文)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改变社会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夜 2019-08-20 21:00:43
惊人地浓缩了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史。看的时候,像是看新时代的《苏菲的世界》,不过更多了对当下、对自己国家日本的反思。标记页146“但在文艺复兴前后,这一认识发生了变化。此前,《圣经》中神的‘道’是这样写的,现世中的现象只是神道的反复出现,即人们的思维是演绎式思维。与此相反的,出现了通过反复观察尘世现象抵达真理这一归纳式思维。一般认为,近代科学就是由这里诞生的。”演绎→归纳(近代科学)→质疑个体存在(现... 惊人地浓缩了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史。看的时候,像是看新时代的《苏菲的世界》,不过更多了对当下、对自己国家日本的反思。标记页146“但在文艺复兴前后,这一认识发生了变化。此前,《圣经》中神的‘道’是这样写的,现世中的现象只是神道的反复出现,即人们的思维是演绎式思维。与此相反的,出现了通过反复观察尘世现象抵达真理这一归纳式思维。一般认为,近代科学就是由这里诞生的。”演绎→归纳(近代科学)→质疑个体存在(现象学),即近代以来,主体对客体加以认知→质疑个体存在(主体与客体,“我”与“你”并非事先存在,而是在“意向性”作用下事后建构),个体论→关系论。(页189)借此,理解了为什么牛顿在热衷科学实验的同时,还痴迷于炼金术;也明白了为什么20世纪以来人们对一切不确定,而痴迷于内心探索,出现“第三条道路”。 (展开)
0 有用 曼仔 2018-10-16 01:44:03
断断续续读了两个多月。。作者的热忱很动人,但从我自己的阅读体验来说,很具体的讲日本社运的部分我看得津津有味,开始爬梳思想史和社运理论就看得我有点昏昏欲睡- -后来看后记里作者果然写这两部分都不是他的专业,他专业是做近现代日本史的。。果然人谈自己的领域的本色当行最迷人。
4 有用 Cynthiastar 2019-04-18 12:31:57
一看小标题这么密集就知道不妙,果然又是东拉西扯的大杂烩。
6 有用 Brightmoon 2017-05-04 15:15:02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战后的日本社会以及社会运动,核电问题,日式工业社会以及1960年反安保运动、1968年全学共斗会、2011年反核游行等社会运动,民主主义等。第四至六章是独立的章节,简明扼要的讲述了从古希腊直接民主到近代笛卡尔与牛顿的思想一直到现代政治社会思想种种。民族志方法论应该翻译为常人方法论。第七章讲述了社会运动的理论以及实例。果然还是要吃火锅才能解决问题啊,哈哈哈。
27 有用 苦琴酒 2017-06-09 13:20:19
翻译可恶。为了“促进和谐”的改动不说也罢,还缺漏很多正常内容,还胡乱调整段落安排,还把博弈论译成“(竞技)游戏理论”。本来是更精致流畅的一本普及读物。幸好读书会上大家反映说还是好看的。
0 有用 Hr21l 2023-01-19 09:18:46 上海
前三章。“日式工业社会”的特殊结构致使日本的“68年”社会运动完全不同于在西欧和美国发生的运动。道德主义式的“修行”是“决斗”的主题,但无论如何,社会结构因此被彻底改变了。范畴在管制过程中变得不断模糊,作为斗争之思想基础的共同体意识被瓦解,转而被作为意识形态的“个体意识”所取代,但其实绝非真实的个体。
0 有用 不是野兽的猫 2023-01-09 20:05:35 北京
泛泛而谈,蜻蜓点水,刷分严重
1 有用 Kobeni 2023-01-06 16:15:54 广东
不乏精彩之处
0 有用 路米內 2022-12-28 15:55:38 上海
政治思想史那块有点儿跑火车了。搞社会运动,最重要的是开心!
1 有用 惊恐花岗岩 2022-11-29 19:53:28 湖北
teens reading的程度,沒有任何見地,甚至不是很適合系統掃盲。很雜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