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一段经常被忽视的乱世,却成为中华文明的承上启下之转折点,胡汉差异变小了,南北差异却加深了。
北朝忙着民族融合争当华夏正统,南朝致力阶级斗争自相残害。自此汉族人不再是纯种汉族人,华夏文明也从一块中原大蛋糕变得开始有了南北差异。易老湿这套书看了三本了,确实是好看,不管你知道的还是不知道的,他写出来都让你觉得看着挺有意思,这就是价值所在啊。
一个下午读毕。易中天的史笔在国内真是第一流的,尽管一种决定论的调子太浓。五胡消散,南北凸显,确实就是南北朝留给中国人的最大遗产。
可读性强,建议先把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的基本信息以及与西晋东晋的关系介绍一下。附录放最后阅读不方便,改成底注就好了。
第一次读南朝北朝史,在流亡士族偏安江左的南朝和五胡入侵后胡汉互融的北朝中,历史选择了北朝。南朝的阶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而北朝却在不断尝试中摸索出了民族融合的最佳打开方式,在注入了新鲜血液后,中华民族开辟了拥有璀璨文明的第二帝国—隋唐帝国。
作者号称想揭开历史的底牌,到了这一卷,作者的底牌比较清楚了,理论指引下的说故事。可惜理论并未超过《兴盛与危机》,易先生真可说是八十年代之子!
很有见地。喜欢易老师的解读。了解了很多新观点,比如用欧洲民族大迁移类比五胡乱华,比如五胡最终是消融而非消失,进而形成了新的中华民族,北魏至北周如何奠定了隋唐更开放更包容的新时代。
存在感及其微弱的年代,但同样值得被关注。
“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为那段混乱的历史做了一个精彩又形象的总结。汉胡界限模糊,慢慢融为一体,形成大中华,但南北分野突显,并延绵至今……于是,历史照进了现实。
刘汉-前赵-后赵石勒羯人,首次北方暂时统一。氐人苻健前秦,侄子苻坚一度统一。再度分裂,羌人姚苌后秦。北魏胜出。386拓跋珪建国,450太武帝拓跋寿开创北朝,493孝文帝拓跋宏迁洛阳。南朝深陷士族庶族,文官军队的斗争。刘宋南朝都是军政府。刘裕击败恒玄叛乱,420称帝。杨坚是鲜卑化的汉人。类比于秦,鲜卑也是五胡中文化最落后却实现最后统一的。北方的五胡全部融入汉族。南朝的等级制度,是历史倒退回封建。帝国不能有阶级。此书信息量较多还要再读
南北融合的大时代!
五胡十六国消散,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却有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南北文化差异凸显。南朝宋齐梁陈日渐衰弱,北朝曲线整合新汉族诞生,一国两朝的时代即将结束,第二帝国呼之欲出。中华文明迎来第二次大一统时代。南北朝承上启下。
第一与第二帝国之间。混乱与挣扎。宗教选择,文化的走向。士族的变化。阶级的斗争。
在当今分子人类学已经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所谓“汉族杂种论”真的该被淘汰了。
想着易中天说中华史系列的定位就是从北京到上海的飞机上能够看完的口袋书。大一统思想下的我,只看着秦汉的第一帝国-隋唐第二帝国,而中间的400年似乎从来不存在。北窟南寺、鲜卑化的汉人和汉化的鲜卑人,回顾历史,发现也许历史有太多的可能性。
周武帝:百姓若有人间之福,朕也不辞地狱之苦。
易中天我大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五胡。2019.4.21~2019.5.1
五胡散,南北现。
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之间的四百年,易老师写得深入浅出,有深度的思考,看起来也很有意思。易老师中华史的第一本看完了,买了Kindle版全套(目前到宋?),会慢慢看完的。
> 易中天中华史:南朝,北朝
20 有用 青声 2018-03-12 20:32:33
一段经常被忽视的乱世,却成为中华文明的承上启下之转折点,胡汉差异变小了,南北差异却加深了。
12 有用 Jack Kerouac 2018-01-29 00:38:44
北朝忙着民族融合争当华夏正统,南朝致力阶级斗争自相残害。自此汉族人不再是纯种汉族人,华夏文明也从一块中原大蛋糕变得开始有了南北差异。易老湿这套书看了三本了,确实是好看,不管你知道的还是不知道的,他写出来都让你觉得看着挺有意思,这就是价值所在啊。
11 有用 大甜甜~~ 2018-05-15 19:49:11
一个下午读毕。易中天的史笔在国内真是第一流的,尽管一种决定论的调子太浓。五胡消散,南北凸显,确实就是南北朝留给中国人的最大遗产。
4 有用 yxp 2019-11-25 13:06:07
可读性强,建议先把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的基本信息以及与西晋东晋的关系介绍一下。附录放最后阅读不方便,改成底注就好了。
3 有用 morgan 2017-11-07 09:31:22
第一次读南朝北朝史,在流亡士族偏安江左的南朝和五胡入侵后胡汉互融的北朝中,历史选择了北朝。南朝的阶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而北朝却在不断尝试中摸索出了民族融合的最佳打开方式,在注入了新鲜血液后,中华民族开辟了拥有璀璨文明的第二帝国—隋唐帝国。
1 有用 金剛怒目 2020-03-26 21:20:01
作者号称想揭开历史的底牌,到了这一卷,作者的底牌比较清楚了,理论指引下的说故事。可惜理论并未超过《兴盛与危机》,易先生真可说是八十年代之子!
1 有用 DD_ 2022-06-17 14:17:40
很有见地。喜欢易老师的解读。了解了很多新观点,比如用欧洲民族大迁移类比五胡乱华,比如五胡最终是消融而非消失,进而形成了新的中华民族,北魏至北周如何奠定了隋唐更开放更包容的新时代。
1 有用 一一 2022-06-18 13:17:36
存在感及其微弱的年代,但同样值得被关注。
1 有用 Haroo 2023-04-15 11:11:18 浙江
“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为那段混乱的历史做了一个精彩又形象的总结。汉胡界限模糊,慢慢融为一体,形成大中华,但南北分野突显,并延绵至今……于是,历史照进了现实。
1 有用 来自地球 2022-10-15 10:23:16 浙江
刘汉-前赵-后赵石勒羯人,首次北方暂时统一。氐人苻健前秦,侄子苻坚一度统一。再度分裂,羌人姚苌后秦。北魏胜出。386拓跋珪建国,450太武帝拓跋寿开创北朝,493孝文帝拓跋宏迁洛阳。南朝深陷士族庶族,文官军队的斗争。刘宋南朝都是军政府。刘裕击败恒玄叛乱,420称帝。杨坚是鲜卑化的汉人。类比于秦,鲜卑也是五胡中文化最落后却实现最后统一的。北方的五胡全部融入汉族。南朝的等级制度,是历史倒退回封建。帝国不能有阶级。此书信息量较多还要再读
1 有用 dianebb 2022-04-16 20:59:31
南北融合的大时代!
1 有用 熊猫の大叔🌈 2024-12-21 10:25:41 四川
五胡十六国消散,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却有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南北文化差异凸显。南朝宋齐梁陈日渐衰弱,北朝曲线整合新汉族诞生,一国两朝的时代即将结束,第二帝国呼之欲出。中华文明迎来第二次大一统时代。南北朝承上启下。
1 有用 元英国金律 2018-01-10 22:53:13
第一与第二帝国之间。混乱与挣扎。宗教选择,文化的走向。士族的变化。阶级的斗争。
1 有用 0aizai0 2020-04-23 00:26:38
在当今分子人类学已经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所谓“汉族杂种论”真的该被淘汰了。
1 有用 爬坑的饭饭 2018-11-22 11:49:15
想着易中天说中华史系列的定位就是从北京到上海的飞机上能够看完的口袋书。大一统思想下的我,只看着秦汉的第一帝国-隋唐第二帝国,而中间的400年似乎从来不存在。北窟南寺、鲜卑化的汉人和汉化的鲜卑人,回顾历史,发现也许历史有太多的可能性。
1 有用 山墙印 2019-11-07 17:37:36
周武帝:百姓若有人间之福,朕也不辞地狱之苦。
1 有用 小白学姐 2017-10-05 21:40:52
易中天我大哥
1 有用 琅嬛主人 2019-05-01 12:29:46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五胡。2019.4.21~2019.5.1
2 有用 二手生命 2019-01-06 16:45:04
五胡散,南北现。
1 有用 午夜的瓶子 2018-07-24 22:13:40
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之间的四百年,易老师写得深入浅出,有深度的思考,看起来也很有意思。易老师中华史的第一本看完了,买了Kindle版全套(目前到宋?),会慢慢看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