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花了3、4周读完,初衷是为了寻找自己的文化根基,结果也确实是一场漫长旅程。这只是中国文化与思想的一个切面,或有所感,难以言说。
这部书采用译注方式来读,值得观看与欣赏!
我先看的“下册”(等看完上册再补)。不有佳作,何伸雅怀?文章风骨,山高水长,著在简册,昭如星日。。我心有戚戚焉,心也有不释焉,观古之圣贤,其信仰之择取、感情之起伏、人事之得丧,实在令我不禁自语道:“何以异于今日?前人之述备矣。”
标记想读很多年,终于读了。用了40多个小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没想到那么多现在的常见表达都来自于两千多年前的古文,很有趣又莫名感动。去年底某位姐姐给我算年运时,我说我喜欢那张牌,毕竟不管有多少好事情发生,都不及有一个好心态。也在这里get了神同步:“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古文观止,言过其实,不少名篇,但是诘屈聱牙,晦涩难读者亦有之!惟读者自知!
千古文章,经典,记得文革过后,父亲从新华书店开放后购买了第一批书就有《古文观止》,我也才知道“业精于勤”的出处。上一辈老人在外国人面前很骄傲的,就是能读看懂2千年前刻在竹简上的文字,《古文观止》选编从《左传》到明中期的范文,千古文章一脉相承,对那时的读书人来说这些文章是基础开蒙,对于中国为何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有论调是中国知识分子化太多时间在古籍经典的训诂之中,现代人不需要也写不出标准的文言文了,但我还是希望起码能读能欣赏,将来“文言文”如同西方的“拉丁文”会成为小圈子的门槛。
韩愈很有趣
新文化运动后,我国学有分科,文体皆备,视古人之作,难免会叹其陋且简。然而至今学子仍捧读《古文观止》不辍者,何为哉? 静心以思,略陈其意。盖文者,气也。文固因人力而作,亦以有气纵贯其间,是谓文气。文气渊源,当发于尧舜禹汤之诰,名于孟轲浩然之辩,光大于后世君子抒怀感慨之辞。《古文观止》选篇,时跨千年之久,派别秦汉唐宋之分,然而所倡者,大旨不出于仁义至道,其为气遒贯,始终如一。较今之散文大家,古文辞藻也不甚丽,描摹也不胜精,记叙也不胜详,辩说也不胜密,然而此气充盈,便足以涵养千古,以滋后世之学人。名曰“观止”,可矣。 本版本注释细密,颇可一读,只有李梦生注释的《左传》选篇差强人意,滥竽其中。
太多经典,然而自唐宋已降,文气渐疏,令人扼腕。
二刷。《左传》《国语》难啃,从《战国策》开始起飞。中学语文课本选文品味不俗。
补标,高三读物。但我打3星是有个人情绪在的,我爸听人说读《古文观止》可以提升语文的古文言文阅读水平就买了这套书。这个渣渣平日里根本不关心我学习的具体思路,也不知道我的语文古文言文阅读几乎没失过分,甚至往年看我读历史文献还说我不务正业,结果这时候突然关心我学习来了,关心的还是我本来的强项、他自认为的弱项,呵呵。
看过前言、译文(未读原文、题解、注释);从卷三开始没有核对
读完还是明显感受到文风的变化……比如《左传》不愧以文采著称,简约有法;《公羊》明明白白以大义压人;《战国策》部分内容明显就不靠谱,过于浮夸;《太史公书》部分读后感受到太史公的人文色彩,印象深刻;从文风转变来看,就能明白唐宋以后,何以古文作家必提“韩柳欧苏”,相较而言曾巩、王安石的作品纳入较少,不得不说甚为可惜。
见过最好的版本。
《项脊轩志》没看到收录有些遗憾,现在看来中学课本须选择的文章确实是《古文观止》中的佳品,另外《种树郭橐驼传》现在是不是更多人应该读到呐?
前4卷+欧阳修
到了战国策,就豁然开朗了。。。。
在微信读书里看完,感觉确实比看纸质书方便
内容编排很好,译注准确清晰。古文观止这本书,摘选了历史几千年的名人著述,各有特色。也能看出来智慧的累进。
读了三个版本的《古文观止》,还是觉得绿皮注音版最有感觉,每个版本都有基础释义,读着觉得上海古籍版原滋原味。
> 古文观止译注
8 有用 许黑羊 2021-01-10 09:46:51
花了3、4周读完,初衷是为了寻找自己的文化根基,结果也确实是一场漫长旅程。这只是中国文化与思想的一个切面,或有所感,难以言说。
2 有用 果茶酒 2022-11-06 08:44:50 山东
这部书采用译注方式来读,值得观看与欣赏!
2 有用 秒瑶 2024-03-08 23:33:42 陕西
我先看的“下册”(等看完上册再补)。不有佳作,何伸雅怀?文章风骨,山高水长,著在简册,昭如星日。。我心有戚戚焉,心也有不释焉,观古之圣贤,其信仰之择取、感情之起伏、人事之得丧,实在令我不禁自语道:“何以异于今日?前人之述备矣。”
1 有用 毛毛 2024-02-03 20:20:25 北京
标记想读很多年,终于读了。用了40多个小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没想到那么多现在的常见表达都来自于两千多年前的古文,很有趣又莫名感动。去年底某位姐姐给我算年运时,我说我喜欢那张牌,毕竟不管有多少好事情发生,都不及有一个好心态。也在这里get了神同步:“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1 有用 Puritan 2022-04-18 11:42:20
古文观止,言过其实,不少名篇,但是诘屈聱牙,晦涩难读者亦有之!惟读者自知!
1 有用 陆吴双 2022-12-04 10:49:46 山东
千古文章,经典,记得文革过后,父亲从新华书店开放后购买了第一批书就有《古文观止》,我也才知道“业精于勤”的出处。上一辈老人在外国人面前很骄傲的,就是能读看懂2千年前刻在竹简上的文字,《古文观止》选编从《左传》到明中期的范文,千古文章一脉相承,对那时的读书人来说这些文章是基础开蒙,对于中国为何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有论调是中国知识分子化太多时间在古籍经典的训诂之中,现代人不需要也写不出标准的文言文了,但我还是希望起码能读能欣赏,将来“文言文”如同西方的“拉丁文”会成为小圈子的门槛。
0 有用 Leia 2023-10-15 15:42:53 四川
韩愈很有趣
0 有用 古林傲月 2024-01-09 01:10:45 江苏
新文化运动后,我国学有分科,文体皆备,视古人之作,难免会叹其陋且简。然而至今学子仍捧读《古文观止》不辍者,何为哉? 静心以思,略陈其意。盖文者,气也。文固因人力而作,亦以有气纵贯其间,是谓文气。文气渊源,当发于尧舜禹汤之诰,名于孟轲浩然之辩,光大于后世君子抒怀感慨之辞。《古文观止》选篇,时跨千年之久,派别秦汉唐宋之分,然而所倡者,大旨不出于仁义至道,其为气遒贯,始终如一。较今之散文大家,古文辞藻也不甚丽,描摹也不胜精,记叙也不胜详,辩说也不胜密,然而此气充盈,便足以涵养千古,以滋后世之学人。名曰“观止”,可矣。 本版本注释细密,颇可一读,只有李梦生注释的《左传》选篇差强人意,滥竽其中。
0 有用 不惑之海 2023-12-31 20:00:24 浙江
太多经典,然而自唐宋已降,文气渐疏,令人扼腕。
1 有用 cczsz 2023-06-22 14:41:59 天津
二刷。《左传》《国语》难啃,从《战国策》开始起飞。中学语文课本选文品味不俗。
0 有用 墨氅随风翩 2023-08-05 00:39:58 河南
补标,高三读物。但我打3星是有个人情绪在的,我爸听人说读《古文观止》可以提升语文的古文言文阅读水平就买了这套书。这个渣渣平日里根本不关心我学习的具体思路,也不知道我的语文古文言文阅读几乎没失过分,甚至往年看我读历史文献还说我不务正业,结果这时候突然关心我学习来了,关心的还是我本来的强项、他自认为的弱项,呵呵。
0 有用 āáǎà 2023-09-03 19:22:33 重庆
看过前言、译文(未读原文、题解、注释);从卷三开始没有核对
4 有用 在宥渊默 2022-07-11 23:15:58
读完还是明显感受到文风的变化……比如《左传》不愧以文采著称,简约有法;《公羊》明明白白以大义压人;《战国策》部分内容明显就不靠谱,过于浮夸;《太史公书》部分读后感受到太史公的人文色彩,印象深刻;从文风转变来看,就能明白唐宋以后,何以古文作家必提“韩柳欧苏”,相较而言曾巩、王安石的作品纳入较少,不得不说甚为可惜。
0 有用 yxp 2023-07-15 04:21:05 浙江
见过最好的版本。
0 有用 陆小南 2024-02-20 21:21:42 河南
《项脊轩志》没看到收录有些遗憾,现在看来中学课本须选择的文章确实是《古文观止》中的佳品,另外《种树郭橐驼传》现在是不是更多人应该读到呐?
0 有用 布粮人 2022-09-04 07:06:34 北京
前4卷+欧阳修
0 有用 Elementary 2021-09-07 04:03:30
到了战国策,就豁然开朗了。。。。
0 有用 小明 2024-08-10 18:04:00 黑龙江
在微信读书里看完,感觉确实比看纸质书方便
0 有用 斌斌solo327 2024-06-29 09:24:03 北京
内容编排很好,译注准确清晰。古文观止这本书,摘选了历史几千年的名人著述,各有特色。也能看出来智慧的累进。
0 有用 书香辟雍 2024-07-12 13:22:05 广东
读了三个版本的《古文观止》,还是觉得绿皮注音版最有感觉,每个版本都有基础释义,读着觉得上海古籍版原滋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