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对丸山“无责任的体系”论的发展,指出近代日本政治体制内部机构分立,相互掣肘,责任不明的特点,并指出二重的非主体性,一是战时日本体制中的各个机关、个人没有主体性,遇事毫无定见、互相推诿,从而在走向战争过程中无人担起责任来阻止,听任事态自然发展,从而不可收拾,在战况恶化时也无人敢于承担结束战争的责任;二是整个日本近代国家缺乏主体性,作者认为近代日本是一个没有“本来意义”的民族主义的国家,缺乏自然形成的健康的民族意识,而只有体制灌输的国家主义,国家缺乏自立意识,总是指望通过与强国联合来获取国家利益,从而战时急于与德国结盟,而战争末期屈辱的对苏外交也是同样精神构造的结果,并最终投入美国怀抱。后一种议论颇有“主体”的色彩,考虑作者曾经给《金日成金正日主义研究》寄稿,不知有没有这层影响。
> 日本はなぜ戦争をやめられなかったのか―中心軸なき国家の矛盾
2 有用 历史理性 2016-07-31 02:17:55
对丸山“无责任的体系”论的发展,指出近代日本政治体制内部机构分立,相互掣肘,责任不明的特点,并指出二重的非主体性,一是战时日本体制中的各个机关、个人没有主体性,遇事毫无定见、互相推诿,从而在走向战争过程中无人担起责任来阻止,听任事态自然发展,从而不可收拾,在战况恶化时也无人敢于承担结束战争的责任;二是整个日本近代国家缺乏主体性,作者认为近代日本是一个没有“本来意义”的民族主义的国家,缺乏自然形成的健康的民族意识,而只有体制灌输的国家主义,国家缺乏自立意识,总是指望通过与强国联合来获取国家利益,从而战时急于与德国结盟,而战争末期屈辱的对苏外交也是同样精神构造的结果,并最终投入美国怀抱。后一种议论颇有“主体”的色彩,考虑作者曾经给《金日成金正日主义研究》寄稿,不知有没有这层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