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的第十四堂课 短评

热门
  • 11 鲁闽 2017-04-01 11:03:04

    从对谈角度看,这本书不算好看,因为基本不存在对谈,很多时候是各讲各讲的,不在一个频道上。骆以军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黄锦树是自己列了个题目说完就算,余光中也不是要对谈,但问题问得好,套了王安忆很多话。

  • 4 墨涅涅 2017-02-06 16:27:58

    启迪不少。尤其王安忆老师在谈创作《天香》(这本书我是读过的)的历程时,说自己三十年前曾在笔记本上抄过一段关于描写“顾绣”的段落,当时觉得没什么用,但三十年后正是当初的几句话给予她暗示与信心。写作从来就是时光磨出来的耐心。当然成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就是热爱加勤奋,这也打消了自己是不是有天赋这一顾虑。能够看到王安忆、黄锦树和骆以军老师酣畅的对谈,虽然是记录成书,但也脑补了不少画面。期待下个世纪我的家乡也能有这样的沙龙。

  • 3 渡边 2017-07-14 14:19:02

    一本Mook,收录王安忆在台湾的三场讲座及对谈。谈及王安忆的创作心路,以及她对小说结构、逻辑和主题的看法,限于篇幅大都在基础层面,未做深入。谈张爱玲的一段有点意思。

  • 4 霹雳贝贝酱 2016-09-09 18:23:50

    中间那个某教授大谈文学核心在教化那段,真是要多呆板有多呆板呐~~

  • 2 olivia 2017-01-27 14:05:33

    对马华文学生发出感情。浓烈的热带气氛,不久就会被灿烂绚丽攫住。

  • 1 鼹鼠不会飞 2021-05-23 01:59:29

    高来高去。我似乎用不上这些。(余光中提的问题挺好)

  • 0 莫诺格写小说 2019-07-18 08:48:04

    【2019年第29本】这本书收录了王安忆前辈在台湾做的三场访谈,分别讲述了小说能做什么,小说的逻辑,故事与主题。王安忆前辈讲创作经验非常真诚,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在这本书里她以自己写作的《天香》为例细致讲述了一个作者如何处理非个人经验的写作素材,给我带来很多启发,之前也和一个朋友在探讨如何写自己没经历过的事件,他提到了移情和想象力,当时还有点懵懂,但看到王安忆前辈的现身说法,确实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这本书因为是访谈集,内容是完全口语化的语言,易读好懂,很适合作为一本入门书籍,给那些喜爱写小说却又不清楚其间内涵的人。

  • 0 wlhui 2017-06-10 12:07:12

    王安忆讲了很多创作的背景,自己的成长史,和对小说的理解,职业小说家生活很规律,对细节的重视,张灰暗而她明朗,生活经验不足于是调动想象。黄锦树讲沈从文作品给人的美的感受印象深刻。

  • 0 renee世间 2017-08-17 20:16:42

    分为三部分,小说能做什么,小说的逻辑,故事与主题。个人以为后两部分值得一读,而前一部分不如直接读王安忆老师的《小说课堂》或《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两者内容一样)倒来得更有收获。另外很喜欢王老师的自序《西子湾》,信笔写来的小文,细读本身已经让人受益匪浅。

  • 0 萃萃 2017-10-30 05:38:02

    非常好看!

  • 0 fayala 2017-07-31 19:24:24

    王安忆的对话总是沉甸甸的

  • 1 🧡勞小姐🧡 2018-07-21 16:41:33

    -_-这是一本华文作家探讨华文写作的演讲稿集。最大的启发应该是,王安忆提到大陆的华文总体流行浅俗的大众风格,却损失了语言的文雅。比如,修辞的能力。也就是说,现在的大陆作家普遍对汉语能量的认识,比较弱。很少有人可以去关注释放语言表象低下的那种蕴涵,让它们和表达的功能有关。

  • 0 一个悲伤傻瓜 2022-02-09 21:53:18

    余光中气质真不错啊!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去看了电影《人工智能》和新加坡剧《我们的故事》。

  • 0 修复制冷 2022-01-27 22:16:54

    有思考力的小说家对小说的理解真是好动人。很喜欢第一篇的对谈,黄锦树、骆以军、王安忆各不相同的语言走向,大概我真的很喜欢这种激发想象力的现场吧。

  • 0 袖中 2021-10-25 16:34:32

    小说的材质是一种特别甚至诡异的物质,它和感官是间离的,所以,它的教化是可以被轻松拒绝的。……小说使用的材料,缺乏物质性,在孤立的情况中相当抽象,然而一旦具有共知和共识的前提,它于表达就有着极大的方便。 最让人震撼的句子还是出自黄锦树,对马华文学彻骨的绝望与失望,而后有重建的希望。

  • 0 葛洛莉 2021-11-07 22:28:23

    部分内容和《小说六讲》有重合。八十年代确实对两岸来说都是好日子哇。

  • 0 北部辰光 2022-11-12 16:24:49 上海

    买了好久,今天临时起意在家翻完。一些并不显豁的领受。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