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开头一章吴宓记录寅恪师论中西文化 制度之比较即是惊人的大师之论!
这是一部知识人的心灵史,也是一部受难史与屈辱史。陈寅恪与吴宓不愧为吾国知识人的优秀代表,不在学术,而在人格之高洁。作者的叙述克制、隐忍,但带给读者的却是愤恨、哀叹、难以释怀的无奈。到底是为什么,中国文化、知识人会遭此大劫?
1. 陈:“非通梵、藏等文,不能读《尔雅》《说文》。” 2.陈严守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委婉批评钱穆《国史大纲》不注明引文出处。 3.后二十余年读来让人难过…
南下看陈寅恪最感人。第三天晚上,中山大学在黑石屋招待所餐厅设宴款待吴宓,除作为主人的陈寅恪外,陪客者尚有冼玉清、刘节(子植)及其夫人钱澄(稻孙之三女)、梁宗岱夫人甘少苏等人。吴宓在当日日记中写道:“小彭搀扶盲目之寅恪兄至,如昔之Antigone。语甚凄凉。安提戈涅系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之女,曾陪盲父流放。”吴宓这人有感情,即使客观描写也很有感染力,此语堪为陈寅恪最凄美的画像。
90年代的初版只有100多页,新版直接增至500余页,港三联这版在封面、纸张、装帧上又较简体字版为优,说实话当初买这本书就是看中它精美的封面。吴宓的生平串起全书,可看作吴宓传。又类似资料书,内容多是抄录《吴宓日记》,作者的文字有引导缀联的作用,相较散乱的日记更加系统。个人感觉《日记》很有价值,就作者的引用来看,前部的人际纠纷与20世纪上半叶的学风变迁关系甚大,配合近代学术史更易理解。后半部分吴宓对建国后知识分子改造的记述十分丰富,一些属社会视角,和现在的常识出入很大。当然,作者的摘录还是单一的,因为要服务于全书的吴宓形象,日记里还有更丰富的细节。其实吴宓在民国的社会形象也很有意思,作者似乎有意回避了。印象最深是,吴宓61年访陈寅恪,陈赋诗“暮年一晤非容易,应作生离死别看”,一语成谶不幸言中。
唉
命运多舛,时运不济。
> 吳宓與陳寅恪(增補本)
2 有用 諵譁 2019-05-06 14:41:03
开头一章吴宓记录寅恪师论中西文化 制度之比较即是惊人的大师之论!
2 有用 半瓶醋 2023-01-18 23:10:33 四川
这是一部知识人的心灵史,也是一部受难史与屈辱史。陈寅恪与吴宓不愧为吾国知识人的优秀代表,不在学术,而在人格之高洁。作者的叙述克制、隐忍,但带给读者的却是愤恨、哀叹、难以释怀的无奈。到底是为什么,中国文化、知识人会遭此大劫?
0 有用 去年胜赏曾孤倚 2021-12-21 20:08:50
1. 陈:“非通梵、藏等文,不能读《尔雅》《说文》。” 2.陈严守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委婉批评钱穆《国史大纲》不注明引文出处。 3.后二十余年读来让人难过…
2 有用 邝海炎 2021-07-20 14:23:04
南下看陈寅恪最感人。第三天晚上,中山大学在黑石屋招待所餐厅设宴款待吴宓,除作为主人的陈寅恪外,陪客者尚有冼玉清、刘节(子植)及其夫人钱澄(稻孙之三女)、梁宗岱夫人甘少苏等人。吴宓在当日日记中写道:“小彭搀扶盲目之寅恪兄至,如昔之Antigone。语甚凄凉。安提戈涅系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之女,曾陪盲父流放。”吴宓这人有感情,即使客观描写也很有感染力,此语堪为陈寅恪最凄美的画像。
4 有用 逃亡 2022-06-10 12:37:35
90年代的初版只有100多页,新版直接增至500余页,港三联这版在封面、纸张、装帧上又较简体字版为优,说实话当初买这本书就是看中它精美的封面。吴宓的生平串起全书,可看作吴宓传。又类似资料书,内容多是抄录《吴宓日记》,作者的文字有引导缀联的作用,相较散乱的日记更加系统。个人感觉《日记》很有价值,就作者的引用来看,前部的人际纠纷与20世纪上半叶的学风变迁关系甚大,配合近代学术史更易理解。后半部分吴宓对建国后知识分子改造的记述十分丰富,一些属社会视角,和现在的常识出入很大。当然,作者的摘录还是单一的,因为要服务于全书的吴宓形象,日记里还有更丰富的细节。其实吴宓在民国的社会形象也很有意思,作者似乎有意回避了。印象最深是,吴宓61年访陈寅恪,陈赋诗“暮年一晤非容易,应作生离死别看”,一语成谶不幸言中。
0 有用 不要吃月饼 2017-12-23 13:06:11
唉
1 有用 爷晚晚 2020-07-07 15:29:34
命运多舛,时运不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