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人家:1997—2006十年变迁图志》(中英对照) 短评

热门
  • 1 我的城 2020-06-29 20:33:21

    浦东的历史记录是比较稀少的,相较于浦西

  • 0 曼殊子 2020-07-22 01:25:01

    曾听奶奶说起30年代家住在陆家嘴,想来就是图中这些老宅旧屋,对于住过老弄堂的小孩来说,尤其有亲切感

  • 1 满大人 2017-07-30 01:15:44

    从浦东开发前拍到开发后整整十年,集中于陆家嘴地区的老宅生活,也有高桥、大团、芦潮。

  • 0 paradiso 2016-08-23 10:12:21

    浦东弄堂生活。我觉得吧,梦想改造家里那种“小而精致”、“小而前卫”的家在咱们上海老弄堂(乃至旧租界老洋房杂居)的实际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只有小而乱...书末有两页讲解地名变迁,不过只有两页

  • 0 静川 2022-09-03 17:35:04 上海

    拍摄对象是20年前的浦东地区的普通人家 黑白照片 充分记录了沧桑巨变 不过没想到作者吴建平老师不是上海摄影家 他利用自己的时间来沪拍摄 非常不容易

  • 0 晴日暖风 2019-09-19 01:26:43

    浦东人家的市井日常

  • 0 十七 2020-03-18 18:45:25

    emmm看过好多这样的图集,这本让我感觉最负面……有一种其他黑白照片没有的压抑,有一种其他日常摄影没有的刻意,有一种跟上海伐好搭脉的粗放……大概是因为我本来就不觉得浦东是上海吧。

  • 0 小苗苗 2020-01-10 15:24:56

    衡山和集站着看完,很有质感的一本相片集。米花糖,街边排档,木质马桶,公共电话物,老虎灶,还有那时候漂亮的新娘。

  • 0 其实不想走 2025-03-31 12:46:37 上海

    中午兜过去翻了翻。 1997年的一次偶然机会,作者与朋友在上海东方明珠旋转餐厅小聚,居高临下,放眼望去,发现高耸的东方明珠脚下居然还有那么多低矮的民房群,一新一旧,形成十分鲜明的时代落差感。 1997年,仁记路。马桶用了上千年,大上海也不能免俗。上海人是比较讲究层次的, 外人看不出门道,告诉你,就看他们家住的房子里有没有抽水马桶,有的话一定是有本事的家庭,非富即贵,或者有后台,或者有门路。 2006年,白莲泾。盛夏,露天洗澡。没办法,家里实在太小了。

  • 0 声者幸 2016-12-14 12:57:44

    在图书馆书架上撞见的摄影集,站着翻完了。感受了一番时代的变迁。

  • 0 EricNie 2020-05-16 17:36:40

    尤其是看到最后几篇偶记更加为之动容。借用里面的一句话,“浦东的昨天在我心中,浦东的明天我想我也看到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