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国士无双:蒋廷黻回忆录》是蒋廷黻退休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口述自传的中文译本。
追随蒋廷黻的回忆,读者可领略湖南城乡清末到民国的人文变迁;感受作为非官派留学生在美半工半读的艰难,如体力劳作换取食宿的艰辛,上门推销图书却一无所获,在餐馆打工收到女友母亲小费的窘迫,等等;还能清晰看到蒋廷黻在哥伦比亚大学所接触到的学者及其观点,如何影响到蒋廷黻一生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理念。
跟随蒋廷黻的国内外游历,读者还可以遍观30年代的苏联、英、法、纳粹德国等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状态,也可以了解民国时期独具魅力的北平、贫困却伟大的西安,以及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风貌,乃至战前东北的经济繁荣和内部矛盾等。
随着蒋廷黻的工作,读者可以了解南开和清华历史系的创建和完善,以及中华民国军政府最高行政机关行政院公务系统的繁琐和僵化。
人物方面,除有知遇之恩的蒋介石及诸多国民党高层官员外,书中还...
《国士无双:蒋廷黻回忆录》是蒋廷黻退休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口述自传的中文译本。
追随蒋廷黻的回忆,读者可领略湖南城乡清末到民国的人文变迁;感受作为非官派留学生在美半工半读的艰难,如体力劳作换取食宿的艰辛,上门推销图书却一无所获,在餐馆打工收到女友母亲小费的窘迫,等等;还能清晰看到蒋廷黻在哥伦比亚大学所接触到的学者及其观点,如何影响到蒋廷黻一生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理念。
跟随蒋廷黻的国内外游历,读者还可以遍观30年代的苏联、英、法、纳粹德国等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状态,也可以了解民国时期独具魅力的北平、贫困却伟大的西安,以及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风貌,乃至战前东北的经济繁荣和内部矛盾等。
随着蒋廷黻的工作,读者可以了解南开和清华历史系的创建和完善,以及中华民国军政府最高行政机关行政院公务系统的繁琐和僵化。
人物方面,除有知遇之恩的蒋介石及诸多国民党高层官员外,书中还提到一起创办《独立评论》的友人胡适、丁文江等,其他如张伯苓,罗家伦、鲁迅、张学良、杨树达等,着墨不多,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侧影。
《国士无双:蒋廷黻回忆录》除蒋廷黻本人回忆录外,特邀请著名学者马勇老师撰写近五万字导读,从蒋廷黻所处时代背景出发,回溯蒋廷黻求学过程中所见、所思、所读,追寻蒋廷黻历史研究的方法、观念和政治思想的源头,使读者在阅读蒋廷黻回忆录时,不仅仅流于表面,更能认识到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代表的蒋廷黻于中国近代历史所具有的意义;并期待通过蒋廷黻,重建一个更完整更客观的中国近代史的学术史。
附录一“蒋廷黻生平及著述简易年表”为第一份、也是唯独一份较为完整的蒋廷黻著述年表;附录二“蒋廷黻传记资料知见录”则搜罗了海内外所见有关蒋廷黻传记的文章、专著,所为后人研究蒋廷黻提供了便利;附录三“哈佛燕京图书馆藏蒋廷黻资料”则收入了部分蒋廷黻中英文手札、个人资料和遗著等。另配有14幅高清照片作为插图。
作者简介 · · · · · ·
蒋廷黻(1895-1965),著名历史学家,民国时期外交家,湖南宝庆人。1911年由教会资助赴美求学,先后就读于派克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先后任教于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在任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历史系的地位。1932年,提议并与胡适等共同创办《独立评论》杂志,品评时政,引起蒋介石的注意。1935年以非党员的学者身份从政,历任行政院政务处长,驻苏大使等职。1945年被任命为中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61年改任台湾“驻美大使”。1957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组院士。1965年10月病逝于纽约。
作为历史学家,蒋廷黻重视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编有《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中两卷),于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有首创之功;...
蒋廷黻(1895-1965),著名历史学家,民国时期外交家,湖南宝庆人。1911年由教会资助赴美求学,先后就读于派克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先后任教于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在任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历史系的地位。1932年,提议并与胡适等共同创办《独立评论》杂志,品评时政,引起蒋介石的注意。1935年以非党员的学者身份从政,历任行政院政务处长,驻苏大使等职。1945年被任命为中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61年改任台湾“驻美大使”。1957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组院士。1965年10月病逝于纽约。
作为历史学家,蒋廷黻重视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编有《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上、中两卷),于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有首创之功;其代表作《中国近代史》,为中国近代史研究建构了一个分析框架和话语系统,是近代史科学化研究的开山之作。
目录 · · · · · ·
译者序…………………………………………………………………………1
第一章 我的先人和老家……………………………………………………1
第二章 家人和邻居…………………………………………………………9
第三章 启蒙时期(一九○一——一九○五)……………………………16
第四章 新学校、新世界(一九○五——一九○六)……………………26
· · · · · · (更多)
译者序…………………………………………………………………………1
第一章 我的先人和老家……………………………………………………1
第二章 家人和邻居…………………………………………………………9
第三章 启蒙时期(一九○一——一九○五)……………………………16
第四章 新学校、新世界(一九○五——一九○六)……………………26
第五章 教会学校时期(一九○六——一九一一)………………………35
第六章 留美初期(一九一二——一九一四)……………………………45
第七章 四年美国自由教育(一九一四——一九一八)…………………55
第八章 赴法插曲…………………………………………………………64
第九章 哥大研究与华盛顿会议…………………………………………73
第十章 革命仍须努力……………………………………………………85
第十一章 国内游历(一九二三——一九二九)…………………………103
北 平……………………………………………………………………103
西 安……………………………………………………………………106
上海、杭州、南京………………………………………………………110
东 北……………………………………………………………………112
第十二章 清华时期(一九二九——一九三四)…………………………120
第十三章 “九一八事变”与《独立评论》………………………………134
第十四章 赴俄考察与欧洲之旅(一九三四——一九三五)……………150
第十五章 行政院政务处长时期(一九三五——一九三六)……………170
第十六章 出使莫斯科(一九三六——一九三七)………………………190
第十七章 战争的考验……………………………………………………207
附录一 蒋廷黻生平及著述年表简编……………………………………226
附录二 蒋廷黻传记资料知见录…………………………………………240
附录三 哈佛燕京图书馆藏蒋廷黻资料…………………………………245
一 蒋廷黻简介…………………………………………………………245
二 蒋廷黻传记提纲……………………………………………………258
三 蒋廷黻:我的个人生活……………………………………………261
四 蒋廷黻:我的政治生涯……………………………………………263
五 遗 嘱………………………………………………………………268
· · · · · · (收起)
"国士无双"试读 · · · · · ·
在二十世纪晚期,蒋廷黻还是近代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失踪者”,1949年之前赫赫有名的历史学家,仅仅经过三十年的遮蔽,不仅从大众记忆中消失,即便历史学的专业研究者对蒋廷黻的印象也渐渐模糊。沈渭滨先生1999年这样写道:“现在的年轻人,对蒋廷黻这个名字,恐怕大多数是很陌生了。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前,无论在学界还是政界,他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学界,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先后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我一九ー九年夏人哥人时,我有一个很奇怪的想法,认为我应该专攻新闻。我想如果我能成为中国报界大亨,我就能左右中国政治。我曾阅读英美两国许多报纸。也曾阅读许多对美国舆论具有广大影响力的主笔们所写的社论。我梦想在自己国家政坛上,能扮演一个像他们那样的角色。为此,我进了新闻学院。但我在新闻学院读书期间,有一年夏季,突然感到新闻人员对一国政治的了解仅是表面的,无法深人,所以他们只能随波逐流,迎合时代。我认为:为了左右政治,就必须懂得政治,欲想懂得政治,就必须专攻政治科学。因此,乃于ー九ー九年秋放弃新闻改修政治。但是不久我又觉得,政治也有它的限度。首先,政治科学讲的是抽象理论和计划。我相信伟大的政治家绝不会固守任何固定的原则。因为政治科学中所讲的政治,是理论的而非实际的。那么我要从那里去获得真正实际的政治知识呢?我的结论是:欲想获得真正的政治知识只有从历史方面下手。我已经由新闻转政治,现在我又从政治转攻历史。在我过去的人生历程中,我曾改行很多次,从教历史到公务员,再到新闻记者,换来换去。直到最后,我还无法确定究竞那一行能使人对政治有最佳、最正确、最深人的了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6页 -
按照蒋廷黻的解读,中国是一个士大夫阶级执政的国家。数千年来与异族的奋斗逐渐养成了士大夫阶级的爱国心肠,这是根深蒂固的,无须我们过虑。特别是自宋代以来,士大夫是极端注重气节的,在与外族的交涉中一味抵抗,不敢甚至不知言和。最近的这一百年也不例外。无论我们研究这百年初期的外交家如林则徐、琦善、耆英、桂良、花沙纳,或是中期的外交家如奕、文祥、曾国藩、李鸿章、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或是最近期的袁世凯、段祺瑞、张作霖及抗战当时的外交人物,蒋廷黻认为我们不能发现一个人不竭尽心力,挣扎又挣扎,而后肯对外人有所退让。百年来负外交责任者,若论他们的世界知识,诚有可批评的,若论他们的爱国心,不但无可疑问,且可引为民族的及士大夫阶级的光荣。换言之,蒋廷黻对这些外交家的不满意之处主要的是因为他们面对外交难题时,只是一味遵循宋代以来的士大夫传统,着力抵抗,不敢或轻易不敢言和。蒋廷黻指出,如果仅靠激昂慷慨的爱国心就能救国,那我们的知识阶级早就把国家救好了,绝不至有今日的严重困难。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国士无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国士无双"的人也喜欢 · · · · · ·
国士无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 更多书评 20篇
论坛 · · · · · ·
建了个交流群(关于书籍电影音乐摄影)欢迎来分享... | 来自free | 2024-06-01 21:28:5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岳麓书社 (2003)8.3分 488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4)8.7分 197人读过
-
东方出版社 (2011)8.3分 89人读过
-
岳麓书社 (2019)暂无评分 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人物年谱、传记 、日记、回忆录 (嗯?)
- 时代的残响与自述 (安静的雨)
- 2019购书单 (子文小偶)
- 有兴趣读的书14 (乡愁)
- 读瘾如滔滔江水5 (binzomle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4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国士无双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一口一瓜散仙生 2021-12-31 22:34:51
(一)多為做了什麼但沒有交代為什麼這麼想,頗有點「身在其中」的味道:(二)對於不是近代史專業者可以增添不少認識,不過可能因為外部環境原因被刪去了不少,很可惜。
1 有用 Gabriel啦 2022-06-21 08:46:46
精彩的一生,可惜没讲完,也可惜只是泛泛叙述。不过百度之出来的都是个人私事真是没意思
0 有用 彦良233 2024-01-25 11:14:10 山东
能够加深对于当时历史情况的认识和了解,但是书里面有一点自我拔高的认识
0 有用 蓝皮 2019-04-03 10:15:12
回忆录未完成作者就去世,无法了解他对49年以后中国的看法,遗憾,幸好译者序有不少解读。总体来说,个人自传有可看性,但价值不高,当年读他的《中国近代史》很有眼前一亮的新颖感。
0 有用 好运小枣 2023-05-14 10:04:26 安徽
高三读的,先是看了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之后被酷爱历史的同学安利了这本书。其实书里面很多内容早就记不清了,但依旧记得多年前读蒋老的作品时候的欣喜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