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读客文化
副标题: 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原作名: The Silk Roads: A New History of the World
译者: 邵旭东 / 孙芳
出版年: 2016-11
页数: 600
定价: 12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
ISBN: 9787308161459
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简介】
·
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
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 自 的帝 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成吉思汗的铁骑一路向西,在带来杀戮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刮丝绸之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希特勒为了这条路上的资源,将世界推入了战争和屠杀的深渊。时至今日,丝绸之路上恐怖主义,依然是美国争霸道路上挥之不去的梦魇。
翻开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您将发现,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它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
·
·
【编辑推荐】
·...
【内容简介】
·
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
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 自 的帝 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成吉思汗的铁骑一路向西,在带来杀戮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刮丝绸之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希特勒为了这条路上的资源,将世界推入了战争和屠杀的深渊。时至今日,丝绸之路上恐怖主义,依然是美国争霸道路上挥之不去的梦魇。
翻开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您将发现,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它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
·
·
【编辑推荐】
·
◆新浪2016年度十大好书!豆瓣2016年度十大历史书!《21世纪经济报》2016年度十大书!
◆牛津大学资深历史学家解读:中国为什么要打造“一带一路”顶层战略!
◆破天荒!《人民日报》19天内两度刊文推荐!掀起全国公务员团购热!
◆上海市委宣传部推荐书目!深圳市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公开推荐!
◆《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环球时报》《文汇报》《国际先驱导报》好评如潮!
◆巴曙松、梁小民、吴晓波、陈功、葛剑雄、荣新江、许纪霖、樊登、鲍达民等国内外政商学文界巨擘联袂推荐!
◆全景展现丝绸之路这一两千年来始终主宰人类文明的世界十字路口!
◆英国亚马逊世界历史类No.1!美国亚马逊历史地理类No.1!印度非虚构榜No.1!
◆席卷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波兰、土耳其、印度、韩国等23个国家!
◆《纽约时报》畅销书,《泰晤士报》《卫报》《每日邮报》《观察者》《彭博商业》《历史今日》2015年度图书、彭博社2015年度历史图书!
·
·
【名人推荐】
·
本书对(丝绸之路)这一地区文化、宗教和历史的详细阐述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丝绸之路上纷繁复杂的利益纠纷和遍地荆棘,而这正是当前中国倡议‘一带一路’战略亟待强化的现实课题。
——巴曙松(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学教授)
·
认真阅读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的著作,也许并不仅仅取决于你的兴趣和知识,它所引发的思考,的确可能攸关你的命运和未来。
——陈功(安邦集团创始人、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信息项目的负责人)
·
以前世界史读了那么多次我都没理解,这次读完《丝绸之路》我发现,原来世界是围绕着丝绸之路转的,丝绸之路才是世界的核心。
——樊登(著名领读人、前央视主持人、樊登读书会发起人)
·
此书视野广,涉及面广,颇具新意,特别是非常重视中西本土文化、宗教、历史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有利国人开阔眼界,摆脱对历史的自娱自乐。
——葛剑雄(复旦大学著名历史学家)
·
本书是从中国延展出去的丝绸之路的一部崭新通史。对于热切需要了解“一带一路”的中国读者来说,这部中译本有如来自异域的西瓜,既让我们知道丝绸之路的甘甜,也要警觉这条道路的艰辛和火辣。
——荣新江(北京大学著名历史学家)
·
彼得•弗兰科潘颠覆了我们过去对世界的理解。
——鲍达民(麦肯锡全球总裁)
·
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它将世界史的一个重要阶段,植入了一个全新的框架里面,非常有意思。
——陈功(安邦咨询创始人、“一带一路”战略最早的研究者之一)
·
这是一部揭示全球史新观念的著作,将解构我们过去对世界史的种种陈旧认识。
——徐文堪(著名中亚史专家,本书审校)
·
包罗万象、雄心勃勃、成就极高的一部史诗级巨著。
——威廉•达尔林普(英国著名历史学家)
·
弗兰科潘用精美睿智的语言,演绎了一部聚焦东方的世界史。
——《经济学人》
·
标榜自己是“全新的世界史”的书有很多,此书是难得的名副其实的一本。
——《泰晤士报》
作者简介 · · · · · ·
彼得·弗兰科潘(Peter Frankopan)
`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高级研究员,牛津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曾多次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公开演讲。
目录 · · · · · ·
中文版序言
第一章 丝绸之路的诞生
第二章 宗教之路
第三章 基督之路
第四章 变革之路
第五章 和睦之路
第六章 皮毛之路
第七章 奴隶之路
第八章 天堂之路
第九章 铁蹄之路
第十章 重生之路
第十一章 黄金之路
第十二章 白银之路
第十三章 西欧之路
第十四章 帝国之路
第十五章 危机之路
第十六章 战争之路
第十七章 黑金之路
第十八章 妥协之路
第十九章 小麦之路
第二十章 纳粹之路
第二十一章 冷战之路
第二十二章 美国之路
第二十三章 争霸之路
第二十四章 中东之路
第二十五章 伊战之路
结语 新丝绸之路
尾注
致谢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读这本书是在kindle上, 厚厚一本居然在地铁上就看完了,从经济的角度把历史一层一层的解说,让我觉得历史真的是一直有规律的前进,想买纸质的收藏, 希望我能在更年轻的时候读到这些书,我觉得对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不一样的作用,多读史书,是对人的一种帮助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首次东征的胜利并没有给欧洲或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带来任何好印象,因为他们亲眼目睹了所谓高贵的十字军的暴力行为。在莱茵兰(Rhineland),反犹太情绪的升级导致大批欧洲犹太妇女、儿童和老人惨遭屠杀。犹太人为欧洲在东方的崛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所以会有屠杀行为,是因为基督徒始终认为耶稣的受难是犹太人的责任,以色列的土地应该由基督教的欧洲来掌管。任何人都无法阻挡欧洲向黎凡特进军的步伐。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丝绸之路"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丝绸之路"的人也喜欢 · · · · · ·
丝绸之路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丝绸之路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68 条 )
-
二胖儿 (土肥圆闲二)
又是这么厚的完全凭着“买都买了”的信念支撑着看完的一本书,坑啊! 回头想想,应该是书名起错了,应该叫《半段丝绸之路史》或者《西亚欧洲交通史》,因为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基本上没有中国什么事,更别提丝绸了。作者是近视还是怎么着?! 而且这书还有跟之前看过的《耶路撒冷》一样的问题,时间跨度太长,篇幅又有限。无论大事小情都一带而过,说了跟没说一样。 我觉得书中比较有价值的是关于宗教的叙述,围绕犹太教、基督... (18回应)2017-06-16 10:09:14 8人喜欢
又是这么厚的完全凭着“买都买了”的信念支撑着看完的一本书,坑啊!
回头想想,应该是书名起错了,应该叫《半段丝绸之路史》或者《西亚欧洲交通史》,因为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基本上没有中国什么事,更别提丝绸了。作者是近视还是怎么着?!
而且这书还有跟之前看过的《耶路撒冷》一样的问题,时间跨度太长,篇幅又有限。无论大事小情都一带而过,说了跟没说一样。
我觉得书中比较有价值的是关于宗教的叙述,围绕犹太教、基督教、拜火教、伊斯兰教等一系列宗教的崛起衰落而展开的爱恨情仇实在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动力,众多文明的更替也基本与宗教的兴衰同步,当然,其中继续没有中国和佛教什么事儿。
好吧,我再也不会碰这种短篇大通史类的书了,时间金钱有限呐!
18回应 2017-06-16 10:09:14 -
读这本书是在kindle上, 厚厚一本居然在地铁上就看完了,从经济的角度把历史一层一层的解说,让我觉得历史真的是一直有规律的前进,想买纸质的收藏, 希望我能在更年轻的时候读到这些书,我觉得对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不一样的作用,多读史书,是对人的一种帮助 (2回应)
2018-11-04 21:36:31 3人喜欢
-
可能是年龄的原因,也可能是读书越来越多得原因,我现在对于这种历史题材的书非常感兴趣,这本书里面有狂多的名字,地方,时间,但这些都似乎变得有趣了,在以前我觉得应该会头疼吧... 真是神奇的转变... 真的很喜欢这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作者对宗教的发展给予了很多的描写。查拉图斯特拉原来是波斯圣教的名字,后来被尼采借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唯一的缺点就是太拗口... 里面有一些冷知识,和今天的看法大相径庭,比如佛教的...
2021-07-13 08:30:50 2人喜欢
可能是年龄的原因,也可能是读书越来越多得原因,我现在对于这种历史题材的书非常感兴趣,这本书里面有狂多的名字,地方,时间,但这些都似乎变得有趣了,在以前我觉得应该会头疼吧... 真是神奇的转变...
真的很喜欢这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作者对宗教的发展给予了很多的描写。查拉图斯特拉原来是波斯圣教的名字,后来被尼采借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唯一的缺点就是太拗口...
里面有一些冷知识,和今天的看法大相径庭,比如佛教的形式,按照作者的说法,佛教本来是向内的宗教,教人净化自己的内心,但是在受到希腊宗教的影响后,也走出内心,发展出各种偶像崇拜,可能是佛教徒发现偶像崇拜对发照宗教的重大作用。毕竟宗教不是哲学,只是部分含有哲学的思想,宗教需要的是信徒。基督教是今天非常重要的一个宗教形式,拥有很多的分支,由于信仰基督教的大多数是欧美社会,基督教往往会和现代先进人道等特质放在一起,这是今天的状况决定的人们的认知,但是在最开始却并非如此,基督教是发源于巴勒斯坦的一个很小的宗教,起源和背景似乎都借鉴了犹太教,可以说基督教是一个完全的亚洲宗教,至于它为什么能一跃而成为世界性的大宗教,这个需要感兴趣的人去研究,在这里作者只是展现了基督教和其他宗教之间的竞争和合作,重点不在于某个宗教的发展史。
罗马和波斯的关系真的很复杂,有点像一对冤家,战争和宗教似乎是其中的主题,基本是敌对和竞争的关系;基督教在两者都存在,很可能波斯的分支发展成了东正教;另外,其中也掺杂了外部势力,比如匈奴,西罗马帝国就是被草原势力所灭,东罗马,也就是君士坦丁堡,也不得不和波斯结成同盟去抵抗草原力量,再加上运气才避免同样被灭绝的结局。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努力的想还原历史的真相,包括蒙古人的统治,文艺复兴的真相,十字军东征的真相。其中有一些还是很有意思的,十字军东征感觉更像是为了利益而非为了自己的信仰,特别是第四次东征,其结果是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原因只是东罗马帝国的内部权力争斗;蒙古人是野蛮的,但是可能并没有历史书写的那么野蛮,蒙古人还是有自己的统治策略的,而且其中一些被证明是很有效的。
历史上不同的地区和民族的兴盛是轮流的,里面可能有某些规律在其中,这个作者并没有说,不过,衰败的因素之一是内部斗争,不管对于哪个国家哪个宗教,这都是适用的,很多时候看似坚不可摧的集体都是被从内部瓦解的。
从这本书可以获得一种对宗教的认识,至少是作者对宗教的认识,宗教在历史上很多时候是被作为获取利益的工具,当然其中不乏对宗教真正信仰的人,总的说来,感觉宗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政治,是有别于暴力统治的另一种统治,是有关精神上的一种统治。宗教组织的体系和皇权是类似的,高层的人所关心的是利益,是政治斗争,而底层的人有很多则是真正当作一种信仰,结果就是被当作了工具。
不管是宗教还是主义,这些都需要和利益进行结合,甚至可以说利益才是一切行为的最终动力,而宗教和主义只是表象。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对中东也有了新的了解,更新了自己对这个亚非欧交接的地区的认识,特别是对照着地图看过之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欧洲的最南端,西班牙比葡萄牙要大很多... 希腊的位置处于地中海北侧,基本位置中心位置,伊朗的面积很大,是一个贯穿全书的国家,从最初的希波战争开始出场,一直到本书末尾成为一个反西方的宗教国家,这个地区出现了非常多的战争,出现了非常多的兴盛和衰落... 感觉这个地区成为了全球矛盾的缩影,所以才有这么多的战争和死亡发生。
回应 2021-07-13 08:30:50
-
古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汉谟拉比法典》,最早的的村镇和城市。 波斯帝国:兼容并包,领土扩张与贸易繁荣。 古希腊帝国:亚历山大大帝吞并波斯,横跨欧亚非的巨大疆域。 塞琉古王朝:亚历山大死后其部下创立 中国:汉朝向西不断扩张领土,击退匈奴,丝绸之路诞生。自此开始与外界的贸易往来,以丝绸为主。与波斯贸易往来多,和罗马少来往。 罗马帝国:崇尚杀戮,屋大维占领埃及,横跨欧亚非。课税重。欲吞并波斯但未成功,逐渐...
2017-05-16 21:38:49
-
二胖儿 (土肥圆闲二)
又是这么厚的完全凭着“买都买了”的信念支撑着看完的一本书,坑啊! 回头想想,应该是书名起错了,应该叫《半段丝绸之路史》或者《西亚欧洲交通史》,因为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基本上没有中国什么事,更别提丝绸了。作者是近视还是怎么着?! 而且这书还有跟之前看过的《耶路撒冷》一样的问题,时间跨度太长,篇幅又有限。无论大事小情都一带而过,说了跟没说一样。 我觉得书中比较有价值的是关于宗教的叙述,围绕犹太教、基督... (18回应)2017-06-16 10:09:14 8人喜欢
又是这么厚的完全凭着“买都买了”的信念支撑着看完的一本书,坑啊!
回头想想,应该是书名起错了,应该叫《半段丝绸之路史》或者《西亚欧洲交通史》,因为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基本上没有中国什么事,更别提丝绸了。作者是近视还是怎么着?!
而且这书还有跟之前看过的《耶路撒冷》一样的问题,时间跨度太长,篇幅又有限。无论大事小情都一带而过,说了跟没说一样。
我觉得书中比较有价值的是关于宗教的叙述,围绕犹太教、基督教、拜火教、伊斯兰教等一系列宗教的崛起衰落而展开的爱恨情仇实在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动力,众多文明的更替也基本与宗教的兴衰同步,当然,其中继续没有中国和佛教什么事儿。
好吧,我再也不会碰这种短篇大通史类的书了,时间金钱有限呐!
18回应 2017-06-16 10:09:14
-
【第一章】丝绸之路的诞生 ■概括:为战争的钱而存在的商贸 古波斯帝国贸易繁荣昌盛,为维持这个商业帝国,波斯帝国的军队进行远征。 于是,古希腊的亚历山大虎视眈眈波斯,于是他不断东扩,创造了非凡的战绩。他对“古希腊文明与波斯、印度、中亚及中国文明”起到交汇融合作用。 亚历山大去世后,其手下高级将领Seleucus赛琉古,将其拥有的“从底格里斯河到印度河流域大片疆土”为基础,建立了Seleucid塞琉古王朝。其统治近三...
2022-04-23 20:40:02
【第一章】丝绸之路的诞生
■概括:为战争的钱而存在的商贸
古波斯帝国贸易繁荣昌盛,为维持这个商业帝国,波斯帝国的军队进行远征。
于是,古希腊的亚历山大虎视眈眈波斯,于是他不断东扩,创造了非凡的战绩。他对“古希腊文明与波斯、印度、中亚及中国文明”起到交汇融合作用。
亚历山大去世后,其手下高级将领Seleucus赛琉古,将其拥有的“从底格里斯河到印度河流域大片疆土”为基础,建立了Seleucid塞琉古王朝。其统治近三个世纪。
汉朝也在进行扩张,将中国边界抵达当时的西域(新疆)。这个地方在“甘肃的河西走廊,将中国腹地和坐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绿洲敦煌郡连接在一起”以西。中国疆域扩张将整个亚洲连在了一起。疆土扩张让中国对外部世界引起兴趣。
丝绸除了珍贵,也有易运输可长期保存的优点,同时在汉朝,丝绸与钱币、粮食一样可以用作支付军饷。所以,某种意义上,丝绸就是最值得信赖的货币。
亚历山大死后几十年间,古希腊的思想、观念和意象逐渐传入东方。(1)其众手下将军后裔进行宣传,设立贸易中心或农业中心的造币厂所铸造的标准化钱币:正面是当今统治者头像,背面阿波罗头像,并标有希腊字母。(2)整个中亚和印度河谷都可以听到看到希腊语。(3)希腊的宗教远传至印度,波斯一带年轻人从小阅读《荷马史诗》;欧亚碰撞所产生文化交流,在Gundhara犍陀罗 谷地和印度西部,要到当地人对阿波罗的崇拜建立起来后,佛祖的塑像才开始出现。
简而言之,亚历山大的征服行动为所及地域的人们开放思想铺平了道路,也为边远地区的人们接触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象提供了机遇。
公元前247年,塞琉古后代被一个叫Arsaces阿萨西斯 的人推翻,他的后代被叫做Srsacid安息人 ,决定扩展势力。他们借用历史,将希腊和波斯观念融合,缔造了强大帝国。
地中海周围,不起眼的小镇努力发展,罗马开始统治地中海西岸地区。真正推动罗马成为帝国的因素是它能够重新将目标定位于地中海以东,罗马的成功和荣耀始于对埃及的占领(财富剧增,无情的税收),以及将矛头对准更远的东方——亚洲(亚洲当时以慵懒奢侈精彩生活而著称)。
罗马兼并印度后,每年都有120艘商船从红海驶向印度。罗马和印度商业交往频繁。但印度港口贸易商品不仅限于次大陆出产的东西。印度半岛东西海岸上的港口成为商业中心,来自东南亚的所有货物都从这里运往西方。红海又将地中海和印度洋以及更远的市场联系在一起。
商业的繁华致使罗马富裕阶层沉迷于异域风情和豪华奢靡享受中。其中中国丝绸供应不断增加。(每年在东方奢侈品上花费大笔资金,一年有多达1亿塞斯特斯——古罗马货币,从罗马帝国流向边疆以外东方贸易市场。这个数字,相当于罗马年造币总数近一半,并占去年度预算10%以上)。不过罗马人并非只用钱币支付货款。他们也用精致玻璃、银器、黄金、珊瑚、黄玉、阿拉伯乳香精油进行交换纺织品、香料、靛青染料。
随着经济往来,沿途的小镇变大城,纪念性建设拔地而起。
罗马人的购买力影响到了月氏部落的钱币,他们在波斯东部扩张夺取了亚历山大将军后代们曾拥有的领土,这个帝国名字叫Kuahan贵霜。他们以罗马钱币为范本铸造自己的钱币。同时,罗马货币通过印度北部港口流入贵霜国,然后货物从地中海通往中国。
当时,中国和波斯交往变得频繁,中国和罗马没有太多直接交往。
罗马一直觊觎波斯,讽刺的是,罗马的不断扩张和野心反倒有助于波斯发展。比如来往于东西方之间的长途运输让波斯获利匪浅,成功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从北方转移出来。
罗马军事力量最大效应是引发了下场政治革命。公元220年前后,一个新的执政王朝Sasanian萨珊 开始出现。它提出一种新的政治理念,取消过于独立的省级总督的决策权,推行中央集权制。
公元300年,罗马帝国随着地域扩张结束,它成为了漫长边界线以外所有对手的攻击目标。它面临着赤字危机,日益减少的税收和迅速增长的边疆防御开支。
当时,罗马帝国某高层领袖的儿子——君士坦丁大帝,有了大胆想法:建立一座新城,一颗连接地中海和东方世界锦带上的新明珠。选址是欧洲和亚洲的交汇点。这座城市起初叫新罗马,后来以是创建者君士坦丁名字而著称——君士坦丁堡(现为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最主要的城市,在规模和重要性上远超罗马。
【第二章 信仰之路】
■概括:宗教是治国的手段(不用宗教都带着浓烈政治色彩)
丝绸之路,并不是货物在流通,还有思想。最重要的思想是和神有关的。地方宗教和信仰体系开始与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宇宙观相碰撞,焕然一新。
亚历山大大帝将希腊的文化(佛教)的种子撒向东方,在阿育王的推动下得到迅速传播。
统治者很愿意为在不同宗教竞争中占优势的宗教投资,如兴建豪华神殿。强化双方关系可达到统治者掌控政权内部各种势力的目的。例子,贵霜帝国国王崇尚佛教,但同时左右佛教发展和演变,他们只是通过宗教增强其统治的合法性。
佛教在公元1世纪前后,发生一次重大变革,即宗教开始影响信徒们的日常生活。发生的剧变有2方面:(1)将佛教具象化,兴建圣地、敬香、编辑佛教经典等;(2)由不需要任何物质世界的帮助,变成需要大家捐赠。因为慷慨施舍被认为有助于“脱离苦海”。
公元1世纪前后,佛教的传播沿商人僧侣、旅者的足记从印度北部迅速朝周围扩展。
公元4世纪始,佛教圣地已遍布中国西北的新疆地区。没过多久,中国西部,如喀什、库车、吐鲁番便布满新生佛教圣地。
公元5世纪60年代,佛教的思想、活动、艺术、形象,已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的一部分,与传统儒家文化形成激烈竞争。这主要归功于北魏,抛弃旧文化提倡新观念,来捍卫强化朝廷执政合法性。
佛教也通往西方商道。当时,波斯佛教徒在海湾地区的大量庙宇、波斯境内的佛塔被遗弃和摧毁。
基督教,起步于巴勒斯坦。
决定基督教崛起的时刻开始于萨珊王朝的夺权。本来萨珊王朝秉持的是宗教多元化,但在公元224年,推翻波斯统治后,阿尔达希尔一世及后人开始实施帝国全面转型,不在施行宗教宽松政策,还是推崇琐罗亚斯德教,这打压了其他地方教派和对立教派,犹太教、佛教、印度教、摩尼教等遭到迫害。当时人们希望借助该教来对抗基督教的冲击。当时,基督教由商人和来自叙利亚的流放犯将教义和思想带到了波斯。
起初,基督教各方面都带着亚洲属性:地理位置上其中心是耶路撒冷,与耶稣出生、生活和受难相关的地点都在亚洲;它使用的语言是阿拉美语;它都神学和精神背景源于被埃及和巴比伦统治时期诞生在以色列的犹太教;它都故事发生在欧洲人所不熟悉的沙漠、洪水、干旱、饥荒。
基督教传播迅速。
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图拉真对基督教采取宽松的态度,但是后来基督教快速渗透到罗马社会中,所以罗马就转变成强硬态度了。
基督教最初是通过自巴比伦流放后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的犹太人东传的,通过阿拉美语传播。不久便抵达波斯湾各地、贵霜(今阿富汗)。当时,波斯的一些上层人物也信奉基督教。一些鼓舞人心的故事编成文学作品来宣传,同时,基督教改善了波斯和东方其他地区生活风气。
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派以办理手段面对所有宗教。波斯人将琐罗亚斯德教的意识形态输出到边界地区和新征服的领土,得罪了当地人,当地人认为琐罗亚斯德教派是侵略占领的工具。然后,人们开始把基督教作为对波斯暴行的反抗。
4世纪初,罗马帝国君士坦丁皈依了基督教,并以无限热情推行基督教,且不惜以牺牲其他所有宗教为代价。罗马帝国为基督教投入了巨额资金,耶路撒冷是唯一一个被指定建立大型建筑地方,成了帝国的精神心脏。
罗马帝国君士坦丁是狂热的基督教保护者,导致造成东方基督教的灾难,比如波斯国王对当地基督徒迫害作为对君士坦丁侵略的报复。所以,君士坦丁严重影响了基督教在东方生存前景。
【第三章 基督之路】
■概括:
回应 2022-04-23 20:40:02 -
丝绸之路已是老生常谈,本书用一个更加清晰明了的历史编排记录方式来讲述,每一个阶段以一个围绕这个章节的中心主题结合开展来说,历史漫漫长河中丝绸之路贯穿始终,所带来的影响深远流长,中亚,西亚,西欧,东欧每个不同的区域板块发生的故事被串连组合成宏大的史篇,回顾人类的文明进程,既波澜壮阔,辉煌灿烂,也跌宕起伏,阴云密布,我们了解阅读这段历史,其实也是再次去读懂曾经的世界及更加深刻认识现在所处的世界,宗...
2022-04-22 09:24:00
丝绸之路已是老生常谈,本书用一个更加清晰明了的历史编排记录方式来讲述,每一个阶段以一个围绕这个章节的中心主题结合开展来说,历史漫漫长河中丝绸之路贯穿始终,所带来的影响深远流长,中亚,西亚,西欧,东欧每个不同的区域板块发生的故事被串连组合成宏大的史篇,回顾人类的文明进程,既波澜壮阔,辉煌灿烂,也跌宕起伏,阴云密布,我们了解阅读这段历史,其实也是再次去读懂曾经的世界及更加深刻认识现在所处的世界,宗教,战争,贸易,财富与灾难,描绘了世界的面目,搭建了世界的框架,构成了世界的轮廓,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它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
回应 2022-04-22 09:24:00 -
仙度瑞拉在荒野 (丢失了她的玻璃鞋。)
征服埃及改变了罗马的命运。他们获得了尼罗河谷大面积的庄稼收成,导致粮食价格急速下跌,家庭购买力随之大幅提升。贷款利率也开始下滑,跌幅从4%到12%不等。伴随着大笔廉价资本的涌现,一个司空见惯的繁荣场景出现了:地价飙升。国民的可支配收入显著增长,使得奥古斯都可以将获取元老院成员资格的缴纳金门槛提高40%。奥古斯都沾沾自喜,说他当初创建的罗马是一座砖砌的城市,如今却是一座大理石的都城。 这种财富的剧增源于罗...2022-04-20 15:09:38
征服埃及改变了罗马的命运。他们获得了尼罗河谷大面积的庄稼收成,导致粮食价格急速下跌,家庭购买力随之大幅提升。贷款利率也开始下滑,跌幅从4%到12%不等。伴随着大笔廉价资本的涌现,一个司空见惯的繁荣场景出现了:地价飙升。国民的可支配收入显著增长,使得奥古斯都可以将获取元老院成员资格的缴纳金门槛提高40%。奥古斯都沾沾自喜,说他当初创建的罗马是一座砖砌的城市,如今却是一座大理石的都城。
这种财富的剧增源于罗马对埃及税收的无情课取。税务检查官遍布埃及各地,推行了一种新的税收制度:凡16岁至60岁的男子都要缴税,只有在少数特殊情况下才能免除——比如说宗教祭司可以不纳税,但他们必须在神殿通过严格注册才行。这就是某位学者所说的“古代种族隔离”(ancient apartheid)制度,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让财富聚集到罗马。
随着罗马的经济和军事触角的不断扩张延伸,这种税收方法也被运用到其他地区。兼并埃及后不久,罗马派税务官员到犹太省(Judaea)进行人口普查,再次确保税收的精准。假设在埃及实施的模式被运用到该地区,即记录所有人的出生和死亡、记录所有男性成人的姓名,那么耶稣基督诞生到这个世界也应当有一位官员做记录。可见,当时的官员并不在乎婴儿是谁、婴儿的父母是谁,而是在乎婴儿的出生代表着人力资源的增加,代表着帝国又多了一个未来的纳税人。
回应 2022-04-20 15:09:38
论坛 · · · · · ·
历史死在昨日,历史今日重临 | 来自兮已而 | 2022-02-24 18:58:40 | |
真恶心 删了那么多 我说怎么怪怪的 | 来自harthas | 1 回应 | 2022-01-02 09:13:22 |
这个叫邵旭东的翻译太不靠谱了,各位好自为之吧。 | 来自Psych | 4 回应 | 2021-11-04 08:45:11 |
p79安史之乱的诱因? | 来自什么都没留下 | 9 回应 | 2021-10-21 00:26:01 |
读不动 | 来自Carly(≧∇≦) | 2021-07-27 02:14:34 |
> 浏览更多话题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每满100-5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5)8.7分 73人读过
-
Knopf (2016)7.9分 39人读过
-
Bloomsbury Paperbacks (2016)暂无评分 15人读过
-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5)暂无评分 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世界历史】 (爱玛·包法利)
- 值得看看的一些文史哲闲书 (froggy)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我知道这些书很怪但我爱的难以自拔之二 (Josephine)
- 37°暖书单(二) (37°暖)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丝绸之路的评论:
feed: rss 2.0
56 有用 Maria 2016-09-17 13:55:18
前面还不错的,讲各种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后面就有点糊涂了。看到20%的时候就想弃书了,咬着牙想着涨知识又看了10%,然后决定还是弃了吧。主要是当中中世纪的那些故事,离我们实在太遥远,实在不感兴趣。而当时的大唐应该是盛事吧,里面几乎没有提到,只有提到突厥什么的。丝绸之路,一端是中国啊,它却放弃了,基本只写中东到西欧,那么多小国家小朝代……实在不想花时间了,看了也浪费大脑。……去了布拉格,在中世纪的余韵... 前面还不错的,讲各种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后面就有点糊涂了。看到20%的时候就想弃书了,咬着牙想着涨知识又看了10%,然后决定还是弃了吧。主要是当中中世纪的那些故事,离我们实在太遥远,实在不感兴趣。而当时的大唐应该是盛事吧,里面几乎没有提到,只有提到突厥什么的。丝绸之路,一端是中国啊,它却放弃了,基本只写中东到西欧,那么多小国家小朝代……实在不想花时间了,看了也浪费大脑。……去了布拉格,在中世纪的余韵下,准备继续啃完它。 (展开)
20 有用 赵四儿 2016-11-22 16:07:41
读了一章就实在读不下去了,没有逻辑性,感觉纯粹是为了套丝绸之路这一热点话题而写的,缺乏核心灵魂,流水账一般的历史材料拼凑,不推荐,一分给选题
187 有用 ficus 2016-09-12 21:37:47
评价过高,一部世界史,或者说以中东为核心的世界史
24 有用 宇文欢 2016-10-19 18:47:18
史料扎实,文字优雅地普及了丝绸之路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意义,说实话我不认为有什么门槛,是一口气读完的,读完以后被震撼到的是一种为了开拓生存空间、寻求文明和财富的交流而熊熊燃烧了两千年的人类精神。
74 有用 做面包的兔子 2016-09-22 16:11:01
内容有趣,丝绸之路串起大历史,从资源宗教民族与丝路的关系,对历史解读提供了新视角,为了解今天现状和未来可能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考方法。翻译流畅。
0 有用 会读书的兔子 2022-05-24 07:04:10
二刷ing
0 有用 EmpTy 2022-05-23 21:13:39
起初看不进去,看进去后直呼精彩
0 有用 DeMai 2022-05-23 17:36:02
关于资源的争夺与转移。马伯庸昨天在微博里说的,人一老,读历史就喜欢算账。帐越算,事越明。
0 有用 黄天翼 2022-05-22 00:23:33
真的是一部新世界史,东西方的博弈和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冲突,折射到2022年的今天依然。北约与当年教皇的十字军东征,奥斯曼帝国、俄罗斯,与西方的相互威胁对抗,简直一模一样。俄罗斯民族的扩张性,对外的主动出击,也一直沿袭至今。对于阿富汗、伊朗的地理位置,也是第一次理解。很好的书,纵观历史豁然开朗
0 有用 李-青衫 2022-05-21 23:17:26
倾向性过于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