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 短评

热门 最新
  • 43 左思 2017-04-08 08:38:46

    2017年4月8日读毕,作者研究历史进入档案,功夫扎实,对于理解制度运行非常有用。主要收获是:(1)作者组织读档案会,坚持八年,作卡片解剖雍正朝的历史,然后在积累的基础上申请课题,非常值得学习。(2)作者没有盲目否决某种制度,而是从史实分析制度的合理性,比如奏折政治虽然有鼓励告密的嫌疑,但是体现了雍正对科举产生朋党的担忧,在他的心目中官僚就是毛细血管(有一本书叫《权力的毛细血管作用》),不能与君主抢人民,人民只属于君子;另外奏折政治也可以选拔人才,是天子选拔,而不是官僚。(3)关于内阁之外军机处的产生,是为了加速信息流动的观点很受启发。(4)奴尔哈赤长子禇英一支是中国基督教的《出埃及及记》和《沉默》。(5)雍正消灭异己的行为,一是加强权力的唯一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铲除朋党对自己的威胁。

  • 44 明宪 2016-10-07 17:50:36

    雍正真是诠释了内向者的优势

  • 37 焚琴客 2017-08-24 16:49:12

    感觉作者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中国历史轻小说……为了捧偶像传主的臭脚,竟不惜篡改史料原文、以论带史甚至主观臆造,读之瞠目结舌。后记更是彰显了日本史学界的无知,竟有说雍正是明朝年号,我还说德川家康是日本天皇哩……

  • 25 有一颗胡桃子 2017-04-15 14:09:05

    雍正真是一个复杂矛盾的人,既刻薄自负又质朴率真。从他的朱批谕旨看,他并非传统历史书里描写的那个腹黑阴鸷的君主,而是不惮于展现自己真实个性、喜憎的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着超乎寻常人的坚持,起早贪黑地处理大小政务,日复一日地亲自批阅来自各地的海量文书,简直是个工作狂;也有着不流俗的冷幽默,他最讨厌浮夸虚伪的文辞做派,一旦看到总是毫不留情地讽刺一番,让人意外一位君主竟然掌握这么丰富机智的损人话;同时,他也有着非同一般的执拗,甚至有很多让人发笑的事情,比如和曾静之间围绕满族统治合理性的一来一去的辩论,号召全体官员各自作诗一首并集结出版赠送给得罪他的文人。最后,想把一句歌词献给雍正帝: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 17 ly的读享生活 2016-09-14 17:07:08

    流畅好读。雍正真是个矛盾的家伙,又狠辣又天真,又孤冷又接地气。本书扣着雍正如何建立独裁体系来讲,脉络很清晰。不过,我觉得他倒不是有心去搞独裁,他其实挺想以德服人的,就“大义觉迷”这种傻帽事儿也就雍正认了真,到他儿子乾隆那才是真的有意识地乾纲独断。

  • 9 冬眠不觉晓 2016-10-08 16:48:47

    文字流畅,一天读完。学术性没那么强但挺有意思,最有趣的还是摘取的奏折朱批和最后的解题。

  • 8 空山 2017-05-15 16:07:55

    关于雍正的入门级小书,但非常好读,通畅顺意,可以看出来宫崎市定是偏向于四爷的。甲骨文丛书不愿轻易买的原因就是价格太高了,这本书俩小时就能读完,但价格高达48元!

  • 6 日常 2018-09-25 21:38:03

    并非严格意义上学术研究著作,是作者对《雍正朱批谕旨》研习后的一个总结性成果。文中诸多史料作者并非完全征引原文,而是自己加工过的,这点上发挥了日本学人的推理风格。此书颇适合清史初学者阅读。个人觉得绝大部分都较平实,无甚新意。

  • 8 翻·墙陈 2016-11-06 17:21:46

    大家论史就是这么透彻,基本上围绕一条线:雍正怎么“完成”独裁这一动作的。从打破满人初期的共和制,“有臣子无兄弟”,到个体驱动的“天命”,再到打垮官僚基层的特权,开创奏折制、军机处确保独裁效率。条分缕析,鞭辟入里,文字晓畅,即便是50年前的学术成果依然不过时。

  • 5 时间与玫瑰 2017-02-03 19:52:42

    小闯赠书 宫崎市定的眼光的确很毒 最后一句话 充满善意的恶意政治 真是经典 汉学大师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 5 Xenophon 2017-11-09 22:16:25

    通俗读物。中国读者对第三章的满族基督教徒的命运竟能占有如此多篇幅会感到惊讶吧。

  • 3 nishi_zzz 2018-04-01 14:06:50

    装帧设计大赞,但内容乏善可陈。

  • 3 holly2007 2016-11-10 15:39:22

    论证明晰,思考力深入,虽小书一册,胜于坊间如加入塑化剂的方便面版堆砌史料庸作,何止万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6 Z 2019-09-08 22:02:40

    看一个人对历史的评价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心。刻薄者刻薄,宽厚者宽厚,悲悯者悲悯,百试不爽。

  • 6 洛梦蝶 2016-12-07 11:40:06

    民间对雍正帝的印象混杂了太多影视戏说的以讹传讹,鲜少正面评价,不是薄情寡义便是暴戾残酷,即便是《雍正王朝》锐意打造改革家形象也不过是小众谈资,然而故宫大量的雍正年制精品官瓷却从另外角度窥见这个可能是最被误解的封建帝王。宫崎市定这本写于一个甲子前的小书从《雍正朱批谕旨》入手剖析这位康乾盛世承上启下的重要皇帝对于清王朝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简要厘清了九子夺嫡的来龙去脉,继位后为巩固权力对几位竞争者的打压迫害,鲜为人知的苏努教案透视雍正对下宽怀对上严苛、对于思想控制一张一弛的独裁模式,并认为从专制的角度,雍正的统治技术已经达到了独裁的某种极致,而通过他所建立的秘密立储、奏折制度以及密探政治等制度模式,也探讨了雍正所不同于其他君主的复杂而独特的性格,并未过于粉饰,却是言之有据,深入浅出,耐人寻味。

  • 2 Ricardo 2018-08-05 22:17:25

    看到“独裁者界限”那章节蜜汁泪点#甘肃兰州出差#

  • 2 粟阿姨 2018-02-01 15:37:26

    应该是比较早的把雍正作为独裁君主这个身份为主题的一本书。宫崎市定从二战后就开始通读《十一朝东华录》,昭和二十二年(1947)就开始研究雍正帝,比中国人早了许多。这本书在昭和二十五年就问世了,虽然不甚严谨,甚至没什么出处和引文的标注,但是通过详细研究《雍正朱批谕旨》等史料,给了雍正比较全面的一个特写。作者本身也是十分同情和赞赏雍正帝的,对雍正的残酷暴戾反复无常一面,避重就轻,对雍正勤勉朝政改革内阁一面大加赞赏,可能与他自己和当时日本社会的价值观有关。

  • 1 北窓 2017-05-17 18:22:22

    基督教那一章有寄托。

  • 4 安德烈大叔 2020-02-16 17:51:29

    基于《雍正朱批谕旨》的研究,所以虽然浮光掠影,但基本上能切中要害,考虑到本书成书于五十年代,宫崎市定对雍正一朝的高度重视是有影响到当下中国史学的。雍正帝本身是个很复杂的人,他的复杂来源于满汉政治和文化思想的交锋、个人成长史的逼仄、以及一颗完美主义者的恒心。私觉这个人上可以被描摹为中国式“父权”的代表性人物。作为清王朝从异族治理到中国式独裁过渡的中流砥柱,他的个人性格对中国式独裁的形成影响空前,对满清一朝极权制度的确立影响太深远。全书的结论特别好:这是充满善意的恶意政治。

  • 4 抄史料的人 2016-10-15 14:37:33

    儒家“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主流,把政治希望寄托于“圣人”最终使中国走向与西方权力制衡相反的道路,也就造就了中国各种模样的独裁帝王,雍正也不过是这一思想下的一个产品而已。雍正的政治也只是“充满善意的恶意政治”的继承人而非创始人。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