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民、疆界與現代性的笔记(10)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八十四年 (避地難求三戶楚 占天曾說十年秦)

    當飄零個體在境外呼喊中原,沈光文詩裡「歲歲思歸思不窮,泣岐無路誰更同?」、「歸望頻年阻,徒歡夢舞斑」,其實導引出從遺民轉向移民的現實依據。

    2019-10-01 00:36:24   2人喜欢

  • 八十四年 (避地難求三戶楚 占天曾說十年秦)

    從漢詩的寫作傳統與經驗形式似乎已預告了漢詩在新文學時代裡,其生產的意義只能回應一個經歷乙未、辛亥以降政治裂變的文化傳統。換言之,漢詩的生產空間換了一種氛圍。新興的民族國家秩序、革命的暴力與正統,成為寫作的意義和價值,一種值得追尋的文學想像,文學現代性的標準體現。因此儘管漢詩的生產群體仍在,但生產的空間已在消隱及崩解。由此我們從遺民詩人的角度論述辛亥以後的漢詩,愈能看出漢詩寫作總在回應一種傳統裂...

    2019-10-01 15:28:28   1人喜欢

  • 八十四年 (避地難求三戶楚 占天曾說十年秦)

    根據趙園觀察,最具詩學才華與造詣的遺民詩人,往往不是「正牌遺民」。這也就說明,遺民詩學的建構,乃基於錢謙益、吳偉業等名列貳臣傳的「偽遺民」。他們深沉悲鬱的詩學創作,最能銘刻士人在易代之際的處境與心態。以亡明之恨為基調,摻雜悔憾、落寞、創痛、徬徨等複雜哀情,型塑詩的情感底蘊和感染力,完成建構遺民詩學的標準風貌。

    2019-09-30 15:06:33   1人喜欢

  • 八十四年 (避地難求三戶楚 占天曾說十年秦)

    南洋流寓不僅是傳統方志學意義下的地方性文獻紀錄,而進一步透露著幾個緊連著經驗主體的關鍵詞:流亡、流離、流放。

    2019-09-29 19:27:13   1人喜欢

  • 八十四年 (避地難求三戶楚 占天曾說十年秦)

    然而,處身異域的遺民意識,並非靜態固定,貫徹統一。他在住江戶前後確實有著一種遺民心態與認知上的轉折……朱舜水從政治遺民的「忠臣」轉向了「士志於道」的「志士」立場。

    2019-10-01 00:35:31

  • 八十四年 (避地難求三戶楚 占天曾說十年秦)

    詩的抒情意義,在遺民生存意識的幽暗處重新組織了一層辨識自我的倫理機制。因此,遺民的自傳性抒情時刻,預示著一個遺民詩學的內在文化邏輯。詩成為遺民展演自我、投影形象的一種技藝,以精緻的文化手段重構飽滿完整備的抒情自我。

    2019-09-30 15:07:02

  • 八十四年 (避地難求三戶楚 占天曾說十年秦)

    無論清初、民初,甚至曖昧的乙未晚清時刻,面對歷史時空下的亂離,詩人未嘗沒有「末世」感,詩所表述的個人或集體感受,調動的象徵或符號系統,總是在想像那斷裂的文化傳統。當詩人與文化之間跨越著愈來愈大的時間鴻溝,詩因此「流亡」,在這層意義上導向遺民倫理的自我證成與安頓的有效性。

    2019-09-30 15:05:43

  • 八十四年 (避地難求三戶楚 占天曾說十年秦)

    亡清,不再是朝代更迭,而是進入新興民族國家序列;遺民再也不是傳統遺民,反而處身在令遺民窘迫的「新學」與「新文化」的歷史氛圍。

    2019-09-30 15:05:01

  • 八十四年 (避地難求三戶楚 占天曾說十年秦)

    古典漢詩的存續狀態恐怕不再是文類與文學史範疇的單純個案。其保存的審美標準、美學趣味、文類形式及其文類意識,對應的不是新時代的文學規範,而是古典文學教養的餘光。

    2019-09-29 19:26:29

  • 八十四年 (避地難求三戶楚 占天曾說十年秦)

    離散表徵了複雜多元的向度,指向離散個體或族裔,必須面對不止一個以上的歷史、時空、過去與現在,出入多文化之間,同時歸屬於此間與他地,形成雙鄉或多鄉的認同錯置感,產生遠離原鄉、無法克服記憶的種種失落與飄零處境。換言之,離散從地理的遷徙,深化為一種自我放逐、孤獨游牧的內在精神史考察,成為我們論述離散詩學的向度。

    2019-09-29 19:19:40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遺民、疆界與現代性

>遺民、疆界與現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