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社
副标题: 生命、生灵、生意及一切生活背后的秘密
出版年: 2016-8-1
页数: 232
定价: 4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5737686
内容简介 · · · · · ·
· 本文涉及的话题与你的生活各个方面都密切相关
· 对生病、生意、生态、生命力的一次完整梳理
· 围绕各个话题层层解剖,处处破解,痛快解读身体和社会的瘀滞和矛盾,让你读完之后感觉理气化滞,轻松畅快
· 全书伴以实例,生动幽默地描述梁冬遇到的那些有趣的老先生,而他们影响深远,堪称时代典范,更是勃勃生机的力证。
· 你可以直观感受,获得启发,活出不同的饱满的样子!!
作者简介 · · · · · ·
梁冬,正安中医创始人及董事长,以传承中医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为使命,创立正安中医、正安文化及正安生活连锁机构,全身心致力于中国古老中医学的传承研习与传播推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著名中医李可老先生、中医大师郭生白先生。
作为跨界媒体人,曾担任《国学堂》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四年间,采访近100位民间中医、中国文化学者,并因此被评为《新周刊》“2012年度生活家”。
主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财经商业评论节目《冬吴相对论》, 先后出版过《欢喜》、《无畏》、《唐太宗的枕边书》、《黄帝内经-上古天真》、《黄帝内经说什么-四气调神》等多部文化类畅销书籍
目录 · · · · · ·
“生”之二 生命 / 013
“生”之三 生灵 / 027
“生”之四 生活 / 061
“生”之五 生态 / 093
“生”之六 生意 / 119
· · · · · · (更多)
“生”之二 生命 / 013
“生”之三 生灵 / 027
“生”之四 生活 / 061
“生”之五 生态 / 093
“生”之六 生意 / 119
“生”之七 生生不息 / 135
附录
生命力的见证:梁冬拜见过的特别有趣的老先生 / 189
对中医传承的几点思考 / 206
与自由有关 / 212
制心一处臻于至善 / 215
· · · · · · (收起)
喜欢读"处处见生机"的人也喜欢 · · · · · ·
处处见生机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处处见生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 更多书评 13篇
-
刘素 (10年法律翻译成果百元出售)
1、生病 一切病都是阳气不足。没有阴虚,只有阳虚。——李可 阳气指元气或生机之气。(活力四射的元气美少女) 生病就是这一股元气耗散的过程。 病就是气不足。 身体不好的人很长时间都不会发烧,因为元气不足。 什么叫毒?任何东西只要聚的时间长了,它都会变成身体不能化开的东西,一旦成形,它就变成了毒。 热(阳)胀(扬,发散)冷(阴)缩(聚)。 (知道了为什么吃螃蟹要吃姜,吃鸭肉要喝热汤,要少吃冷饮吗?) 我们生...2016-09-28 06:35 2人喜欢
1、生病 一切病都是阳气不足。没有阴虚,只有阳虚。——李可 阳气指元气或生机之气。(活力四射的元气美少女) 生病就是这一股元气耗散的过程。 病就是气不足。 身体不好的人很长时间都不会发烧,因为元气不足。 什么叫毒?任何东西只要聚的时间长了,它都会变成身体不能化开的东西,一旦成形,它就变成了毒。 热(阳)胀(扬,发散)冷(阴)缩(聚)。 (知道了为什么吃螃蟹要吃姜,吃鸭肉要喝热汤,要少吃冷饮吗?) 我们生起一次“贪嗔痴”,就会让一小组的细胞不那么自在地开合,就为之气结。时间长了,一结一结串着结就形成了患。 好的病人知道如何选择一个好大夫,如何与大夫共同地去解决问题,如何等待,如何自己去感应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调整方式,从而变成不那么病的人。 2、生命 所谓生命,就是…相由心生,相是指我们看到的世界。 爱一个人需要调动很大的心力。 觉得什么都没意思,这是生命能量衰竭的征兆。 生命是什么?生命首先是你特别想活。 愿力是我们生命的底层最重要的事情,是我们生命的原动力。 3、生灵 一切病其实都是循环病。从唯物的角度来说,就是该有的东西不足,不该有的东西堆着,无非就是这样。 一切疾病的解决方案,从大策略上来说,就是如何提高你的微循环体系,让该来的来,该走的走。 改善了微循环之后,身体自己会解决问题。 如何改善微循环?吃中药(桂枝汤、麻黄、细辛),拔罐,刮痧,针灸。 影响人整体的几个动力:心(坯胎先有心后有其他人体部位)、肾(先天之本)、脾(后天之本)、起心动念(意识)。 为什么喝醉了酒的人从马上掉下来很少摔死?因为生死惊惧不进入人的意识,因为醉酒获得保全完整的心态,因此忘却外物。 没有意识的干扰,人的身体更有智慧。 很多糖尿病人都是性格急的人。 佛家修行方法:每次说话之前控制三秒再说,以此调整你过快的应激机制。 修行就是改变你的情绪反应模式。 慢性病本质上是生活方式病、情绪方式病。很难根治。 4、生活 发愿是拿自己整个生命与众生交换的过程。 真正长寿的人有两种:彻底放下,什么都无所谓;意志很坚定,生命一直很顽强很坚定。 我的舅公,心脏不好,搭了几个支架,腰椎间盘突出做了好几次手术,医生说你得走路,他生生在八十五岁的时候坚持每天走八千步。快九十岁才过世。 精气神。“精”就是最小的物质,“气”就是能量,“神”就是意识面、信息面的,最不可捉摸。 相信本身比你相信的东西重要。
回应 2016-09-28 06:35 -
1.7 后来发现,学一些重要的东西,就是你不懂,你先听着,当时不懂没关系,说不定有一天你就懂了。 讲到这里,我顺便提一下,我认为当今儿童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儿童当无知,所以总是给他们讲一些他们能听懂的东西。而在民国时期,胡适、林语堂、钱钟书等这些大家,他们小的时候学的都是他们听不懂的东西,所以那个时代出了那么多的大师。 1.8 但烟这玩意儿,有如婚姻,都有害健康。所以我建议,如果你没开始就别开始,开始...
2018-01-16 17:47 1人喜欢
1.7
后来发现,学一些重要的东西,就是你不懂,你先听着,当时不懂没关系,说不定有一天你就懂了。
讲到这里,我顺便提一下,我认为当今儿童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儿童当无知,所以总是给他们讲一些他们能听懂的东西。而在民国时期,胡适、林语堂、钱钟书等这些大家,他们小的时候学的都是他们听不懂的东西,所以那个时代出了那么多的大师。
1.8
但烟这玩意儿,有如婚姻,都有害健康。所以我建议,如果你没开始就别开始,开始了就不要随便断。胡因梦老师在接受网易专访时提到,只要一男一女生活在一起,只要是一个不交流的关系,那两个人不用多久能量就都没了。它不对流就是整个闭锁,身体里面这个情绪能量封闭了,这对健康的影响太大了。
1.10
所以存在不存在是次要的,你看不看得见,或者你有没有意识到它存在是主要的。
2.12
生命是什么?生命首先是你特别想活。……但凡一个人活得长,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很想活得长……是你的愿力在起决定作用
3.11
而修行是看到别人不幸的时候,你也感到很难过;看到别人幸福,你也很高兴。这就叫“爱”这就叫“仁”。本质上,修行就是改变你的情绪反应模式,让事倒过来。
3.34
现在很多人耗神并不是说他看书看得时间长,是因为他同时在八个角色之间切换。微信之所以让我们身体不好,不是因为你看了三四个小时,也许三个小时你专注地每一件事情,哪怕是很清楚地画一幅唐卡,你并没有那么累的;而是随时的出入,还没进去就出来,这种状态才是最耗神的。
所谓的生机就是在绝望之后产生出来的,“你爱不爱我,我都爱你;你需不需要我,我都存在”的那样一种坚定和执着。
4.3
也不必攀援或者刻意穿透你所在的层面,否则必然面临穿透所遭遇的困境。
老庄和佛法这两样东西直接造成中国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那就是这个民族屡次遭到凌辱,屡次都能够活下来。
儒家来做管理,佛家来掌慧命。
正心诚意是儒家的精神,温暖喜悦是佛家的精神。就是以儒家来做管理,以佛家来通天地。
我发现那些真正长寿的人,要么就彻底放下,什么都无所谓;要么就是那种意志很坚定的人,生命一直很顽强很坚定的那种人能活得长,像我们这种又不坚定又放不下的人,是最危险的。对大部分人是我们这样的人。
古人早就知道刻舟求剑是个笑话,但是现代人以绩效主义、注意来体现,把我们对生命状态的体会变成一堆参数。
所以真正的科学是不一定的,是模糊的,是多元的,是很复杂的、动态的,甚至是有和无都不能确定的。
我们中学学的各种物理化学的东西给我们建立一种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就是说世界一定要充满了某种确定性,这本身就可能值得商榷。
所以不要随便地被一系列的参数绑架,不要让一系列的参数绑架了你对生命本能的渴望。
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功夫熊猫不一定是中国的。
我必须说我赞成生命的独立性,相信生命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是非常伟大而独立的。
4.19
梁启超先生说:中医让你稀里糊涂第活着。西医现在进化得很好了,简单粗暴愚蠢的那种医学观念是让你明明白白地死掉。
一个人想折腾想努力,真的是一件让人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4.25
无为就是在找不到可以做的事情的时候,不乱折腾,你的选择是不做。但是找到要做的事情之后,就无不为。就无所不用其极,怎么做都行。无为是一个阶段,无不为是另一个阶段,它只是在不同的阶段。但是无为和无不为都是你是生命自主意识的结果,而不是被动的结果,生命在于主动。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身体就会好。
4.26
他这个相信本身比他修炼的方法还重要。相信本身比你相信的东西重要,自由的选择比你选择的道路重要。因为那个东西才是生命,而你选择的道路和你所相信的事情只不过是一面镜子。那不是本体,相信是相信者的通行证,怀疑是怀疑者的墓志铭。
就是生命的决定,首先你要尊重他的生命业力,同时要转他的业力到他的愿力上去,先迎合,后引导,这就是太极的力量,所以这两者之间是不矛盾的,是你既要抓住他的业力、习惯,又要在一个恰当的点,以一个合适的机缘转到他的自主和自觉上来。
5.10
人生到底是未来更好还是过去更好,或者说这个世界是未来更好还是过去更好,这是很重要的世界观的问题。我们现在很难说。
5.15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他说是因为我们大量的能量消耗在应不应该干这一件事的疑惑当中。所以孔子说四十不惑,就是你不要再去怀疑自己应不应该干。所以“知止而后能定”,当你知道了你的方向之后,你自然就定了,“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个好的病人和一个不好的病人是有差别的。一个好的病人知道如何选择一个好的大夫,如何与大夫共同地去解决问题,如何等待,如何自己去感应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调整方式,从而变成不那么病的人。
6.13
几乎所有美国大片的价值观高度统一,你会清楚地发现,美国是有清晰的国家意志的。
任何一家公司,它但凡能成为一个生命体,都是因为这个公司有非常清晰、强烈而明确的主张和文化。
如果一个人有清晰的价值观,有明确的自己的边界和方向,他也会这样。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面我们国家有了一个巨大的人口红利和产能红利的释放,我们很多人就在这个过程当中晃晃悠悠随大溜,就成为了一个既得利益者,我们就既有房子,也有车,很多人都以为是自己的聪明才智使然,是自己努力辛苦使然,其实每个人没有多大差别。原因并不是我们有多努力和多聪明,只不过是因为我们跟着这个时代在走。
但那种艰苦奋斗、立下志向、改天换日的这种决心和意志力,其实是没有被强化的,今天特别需要这种东西,不是为年轻人,而是对于我们这一辈人来讲,因为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年轻的时候舒服了,到你五六十岁的时候,你可能还得艰苦奋斗,重新走人家本来二十岁的时候应该艰苦奋斗的日子。
生命就是把无序变为有序的那股力量。
生机是让你的自由意志和你的生命本能变成一件事情。你必须决定你要成为怎样的人,一旦决定之后,这个世界就变了。这就是生命,处处见生机就是说你是不是随时随地让你这一股生命力回来,回到你的中道上。那个中道就是你经过生命的磨合、判断之后找到的这一条道路。
7.9
如果我们认为这三个东西(物质、能量、信息)是某一种讨论的话,很可能有一个结论会出现,就是世界是由这三个东西相互转换过程中构成的,这就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另外的一种解释。或者说,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可以交互转换的。
徐文兵先生是这样解释关系的,他说所谓我们俩之间发生了关系,就是我们俩之间发生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7.12
很久以前,中国人就意识到还有一个东西是超越“智”的,叫“慧”。“慧”就是强调事物的相同,就是说在不同事物的底层是否有一个共通的东西来打通呢?
7.13
正是由于有了不断地把每一件事情要分出来,然后把它起一个名字,把它清晰化这一背景,中医就被指责为不科学,因为你说不清楚,也没有办法标准化。其实中医是在整个中国文化里面长出来的东西。
说的是这个事情。就是说世界并不是由局部组成的,是由无数的整体组成的整体。世界是由整体组成的整体,不是由局部组成的整体。我们千万不能把一个事情分裂成很多事情,因为每一件事情里面都是全部。
因此,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思考和看待生命,我们就可以突破它迷信还是不迷信的说法。说它迷信的原因是你只相信科学,或者你只相信你以为的科学,那也叫迷信。你以为的科学只有数学、物理和化学,那也是科学迷信。如果你能知道这个东西有它的道理在,它也不是迷信。而且尽信书不如无书,也不是完全依赖它,你只要相信“不一定”这三个字,你就不会迷信。
借由这样的一个方法来强化对这个事情的尊重。为什么要有礼?就是说你要有仪式,要有行为艺术来表达我的尊重。这种尊重给自己建立一种强烈的暗示,暗示就是我太重视这个事了。每一个细节都重视,最后你才能把事情做好。我从来不认为一个人在内心里面没有尊重感,不觉得这个事情重要而能够把事情做好。
人世间有三大补:第一是睡补,就是在睡觉时接收地球磁场;第二是人补,找到让你欢心雀跃、让自己觉得有生机的人;第三是乐补,找一个乐趣,不要花钱的乐趣。很多很花钱的乐
趣太贵了。
这三大补是能够补元气的。找到让自己的磁场正能量加强的人,天天跟他在一起,跟开心的人在一起,时间长了自然就开心了,然后你就成为别人的磁场。
7.41
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是根本不认为这个问题是问题。那一刹那,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庄子思考养生的问题,他的解决方案是把养生放在后面,把逍遥放在前面。所以,我反复地讲,我们怎么养生?唯一的方法就是跳出疾病。所以林杰老师说天下无病,首先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才能真正地重视敌人。因为那个时候你已经不纠结于它好还是不好。
7.50
就是说我们要把一切今天好的、不好的事情,最后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的时候,你就发现一切都可以为我所用。
7.54
所以当一个人不觉得痛苦是痛苦的时候,可能就没有那么痛苦。就像当一个人不觉得爱情是爱情的时候,爱情就不会对你造成伤害,你就会享受爱情。
真正的慈悲是不抗拒你内在现在这个阶段的诉求,哪怕这个诉求你未来会觉得很幼稚很愚蠢,一个有慈悲心的人他不会因为你现在还很低级,就在你面前显得很高级。他只会用最恰当、最合适的方法帮助你。
我们是否给过别人犯错的机会,是否明明知道他会犯错依然给他这样的机会,是否陪他犯这个错误,然后在一个合适的时候帮他走上二个更合理的道路?如果我们连这样的心量都没有,我们谈何帮助别人呢?
《世说新语》里面有个故事,讲的是有个人想他的朋友了,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划船去岛间看望朋友。上得岸来,当他的手扣到门环上的时候,听到朋友在里面很high,他突然不想玩了,于是他就轻轻地把门环放下去,回去了。什么叫浪漫?《世说新语》用这个故事注释给我们,兴之所至,尽兴而归。
生活或者生命,可能根本没有什么大事。所谓的大事,就是你是不是能够推己及人,从自己开始,然后给旁边的人一点点自由。如果你不能让他做什么,你是不是能够让他不做什么。女果你不能让别人听从你,你是不是能够让自己听从自己呢?从今天选择哪件衣服开始。如果你不能做到每天都这样,你能不能做到偶尔一天这样?
回应 2018-01-16 17:47
-
刘素 (10年法律翻译成果百元出售)
1、生病 一切病都是阳气不足。没有阴虚,只有阳虚。——李可 阳气指元气或生机之气。(活力四射的元气美少女) 生病就是这一股元气耗散的过程。 病就是气不足。 身体不好的人很长时间都不会发烧,因为元气不足。 什么叫毒?任何东西只要聚的时间长了,它都会变成身体不能化开的东西,一旦成形,它就变成了毒。 热(阳)胀(扬,发散)冷(阴)缩(聚)。 (知道了为什么吃螃蟹要吃姜,吃鸭肉要喝热汤,要少吃冷饮吗?) 我们生...2016-09-28 06:35 2人喜欢
1、生病 一切病都是阳气不足。没有阴虚,只有阳虚。——李可 阳气指元气或生机之气。(活力四射的元气美少女) 生病就是这一股元气耗散的过程。 病就是气不足。 身体不好的人很长时间都不会发烧,因为元气不足。 什么叫毒?任何东西只要聚的时间长了,它都会变成身体不能化开的东西,一旦成形,它就变成了毒。 热(阳)胀(扬,发散)冷(阴)缩(聚)。 (知道了为什么吃螃蟹要吃姜,吃鸭肉要喝热汤,要少吃冷饮吗?) 我们生起一次“贪嗔痴”,就会让一小组的细胞不那么自在地开合,就为之气结。时间长了,一结一结串着结就形成了患。 好的病人知道如何选择一个好大夫,如何与大夫共同地去解决问题,如何等待,如何自己去感应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调整方式,从而变成不那么病的人。 2、生命 所谓生命,就是…相由心生,相是指我们看到的世界。 爱一个人需要调动很大的心力。 觉得什么都没意思,这是生命能量衰竭的征兆。 生命是什么?生命首先是你特别想活。 愿力是我们生命的底层最重要的事情,是我们生命的原动力。 3、生灵 一切病其实都是循环病。从唯物的角度来说,就是该有的东西不足,不该有的东西堆着,无非就是这样。 一切疾病的解决方案,从大策略上来说,就是如何提高你的微循环体系,让该来的来,该走的走。 改善了微循环之后,身体自己会解决问题。 如何改善微循环?吃中药(桂枝汤、麻黄、细辛),拔罐,刮痧,针灸。 影响人整体的几个动力:心(坯胎先有心后有其他人体部位)、肾(先天之本)、脾(后天之本)、起心动念(意识)。 为什么喝醉了酒的人从马上掉下来很少摔死?因为生死惊惧不进入人的意识,因为醉酒获得保全完整的心态,因此忘却外物。 没有意识的干扰,人的身体更有智慧。 很多糖尿病人都是性格急的人。 佛家修行方法:每次说话之前控制三秒再说,以此调整你过快的应激机制。 修行就是改变你的情绪反应模式。 慢性病本质上是生活方式病、情绪方式病。很难根治。 4、生活 发愿是拿自己整个生命与众生交换的过程。 真正长寿的人有两种:彻底放下,什么都无所谓;意志很坚定,生命一直很顽强很坚定。 我的舅公,心脏不好,搭了几个支架,腰椎间盘突出做了好几次手术,医生说你得走路,他生生在八十五岁的时候坚持每天走八千步。快九十岁才过世。 精气神。“精”就是最小的物质,“气”就是能量,“神”就是意识面、信息面的,最不可捉摸。 相信本身比你相信的东西重要。
回应 2016-09-28 06:35 -
Fresh (有灵的话是活水。)
但烟这玩意儿,有如婚姻,都有害健康。所以我建议,如果你没有开始就别开始,开始了就 不要随便断。 "势“ “一气周流” 一旦打开了一个意识雷达的夹角的时候,我们就会看见一些事件。 当我们有了一个意识,开始产生一个意识夹角,开始有一个念头,借由对偶然事件的关联, 借由一件一件事情的惯性因果的碰撞,它会形成一种势能。这个势能就会形成一种动态,这 个动态就会形成一种压差,结果压差在旋转的过程当中就建立起了一种...2016-09-05 16:19
-
生机是什么? 生机是树苗推破土壤,克服地心引力,一直往上冲的这股力量,这是一颗树的生机。生机是让你的自由意志和你的生命本能变成一件事情,合一的状态,就是不二的状态。处处见生机就是说最终要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和你种种的对自己生命道路的分析感知,寻找到一条中间道路,哪怕这一条道路非常窄, 这一条很窄的路叫无厚。以无厚入有间,这个间就是在生命的缝隙当中推动,遇到困难也要动,但是不乱动,就等,就慢慢地寻找,...
2020-01-08 10:21
生机是什么?
生机是树苗推破土壤,克服地心引力,一直往上冲的这股力量,这是一颗树的生机。生机是让你的自由意志和你的生命本能变成一件事情,合一的状态,就是不二的状态。处处见生机就是说最终要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和你种种的对自己生命道路的分析感知,寻找到一条中间道路,哪怕这一条道路非常窄, 这一条很窄的路叫无厚。以无厚入有间,这个间就是在生命的缝隙当中推动,遇到困难也要动,但是不乱动,就等,就慢慢地寻找,寻找到那个缝再往前推,最后能够不费力地把事情干成。不管你是迈左脚,还是迈右脚,目的不是迈脚,往前走才是最终的目的。
关于养生:
一切病都是阳气不足。阳气就是元气或生机之气。
人体微循环三个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心阳、脾阳、肾阳。
大体说来,治病从三个方面入手:从上游减少垃圾摄入;从中游减少阻力;对已经形成的阻力,提高消化吸收和排出体外的动力。
怎么加强我们的中气,第一种方法是去掉胃里的那些不干净的东西。
治大国如烹小鲜。对待整个身体,要站在宏观维度去看,才能发展出健康管理模式。
是药三分毒,用药不要太猛,慢慢来,轻轻来,让身体顺势慢慢地解决,一点一点地抽丝剥茧,充分调动我们身体自我调节的本能。
人间三大补:睡补,人补,乐补。
关于心态:
“去我执”不要想去拥有什么,能用就不错了。
佛教里有一种修行的方法,每次说话之前控制三秒再说。
了了分明,如如不动。
知止而后又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尊重他的生命业力,同时要转他的业力到他的愿力上去,先迎合,后引导,这就是太极的力量。
不必攀缘或者刻意穿透你所在的层面,否则必然面临穿透所遭遇的困境。
相信本身比你相信的东西重要,相信是相信者的通行证,怀疑是怀疑者的墓志铭。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永远不要绝望,因为只要在绝望到底部的时候,它就会反弹,触底一定反弹。到顶的时候,一定往下走。
我从来不认为一个人在内心里面没有尊重感,不觉得这个事情重要而能够把事情做好。
自强而示强,不算高级;自强示弱,比较高级,目的是减少阻力。
人的立定志向,对于你的生命力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
回应 2020-01-08 10:21 -
[http://t.cn/EVi5t03] 你只要能用它,它就是你的;如果是你的,你不能用,那也不是你的。 能用就是一切。 无为就是在找不到可以做的事情的时候,不乱折腾,你的选择是不做。但是找到要做的事情之后,就无不为。就无所不用其极,怎么做都行。 相信本身比你相信的东西重要,自由的选择比你选择的道路重要。 确定了一个坚定的人生目标,然后心无杂念,专注于把这一件事情做好。 如果你现在想一想,你80岁的时候你想怎么活,然后推...
2019-04-26 15:32
你只要能用它,它就是你的;如果是你的,你不能用,那也不是你的。
能用就是一切。
无为就是在找不到可以做的事情的时候,不乱折腾,你的选择是不做。但是找到要做的事情之后,就无不为。就无所不用其极,怎么做都行。
相信本身比你相信的东西重要,自由的选择比你选择的道路重要。
确定了一个坚定的人生目标,然后心无杂念,专注于把这一件事情做好。
如果你现在想一想,你80岁的时候你想怎么活,然后推倒到现在,你会发现现在绝大部分做的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
永远不要绝望,因为只要在绝望到底部的时候,它就会反弹,触底一定反弹。到顶的时候呢,一定往下走。这个东西就是中国人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和观察,发下的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我从来不认为一个人在内心里面没有尊严感,不觉得这个事情重要而能够把事情做好。
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是根本不认为这个问题是问题。那一刹那,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一切都值得感恩。
要把一切今天不好的,好的事情,最后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的时候,你就发现一切都可以为我所用。
你看到的也是假的,但只要你愿意相信,你就可以把假变成真。
随喜功德。
你能让这个事情朝着你预期的方向推动,这个就叫功。
你能够让别人得到他想得到的东西,这就叫德。
道就是最简单的路,最方便的路,最直接的路。那条路叫道。
人要活在一个真实的自我世界里面,没有真,会很可怜的。其实没有多少人最后关心你会怎么样,人家怎么说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事人你们两个人。
儒家的中道就是最终你发现世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借力,人生没有所谓借力的支撑点,一切的支撑只在自己的努力中。
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按他自己的方式,在不太过分的情况下,让他成长出自己的自由意志。
当你真正投入到那个领域,你没有一个多余的念头,万籁俱寂,与天地同齐,那种幸福感不是外人能够得到的。
你无需假装谦虚,也无需假装骄傲。
生命是如此美好,我们一定要真正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人和事上。
回应 2019-04-26 15:32 -
1.7 后来发现,学一些重要的东西,就是你不懂,你先听着,当时不懂没关系,说不定有一天你就懂了。 讲到这里,我顺便提一下,我认为当今儿童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儿童当无知,所以总是给他们讲一些他们能听懂的东西。而在民国时期,胡适、林语堂、钱钟书等这些大家,他们小的时候学的都是他们听不懂的东西,所以那个时代出了那么多的大师。 1.8 但烟这玩意儿,有如婚姻,都有害健康。所以我建议,如果你没开始就别开始,开始...
2018-01-16 17:47 1人喜欢
1.7
后来发现,学一些重要的东西,就是你不懂,你先听着,当时不懂没关系,说不定有一天你就懂了。
讲到这里,我顺便提一下,我认为当今儿童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儿童当无知,所以总是给他们讲一些他们能听懂的东西。而在民国时期,胡适、林语堂、钱钟书等这些大家,他们小的时候学的都是他们听不懂的东西,所以那个时代出了那么多的大师。
1.8
但烟这玩意儿,有如婚姻,都有害健康。所以我建议,如果你没开始就别开始,开始了就不要随便断。胡因梦老师在接受网易专访时提到,只要一男一女生活在一起,只要是一个不交流的关系,那两个人不用多久能量就都没了。它不对流就是整个闭锁,身体里面这个情绪能量封闭了,这对健康的影响太大了。
1.10
所以存在不存在是次要的,你看不看得见,或者你有没有意识到它存在是主要的。
2.12
生命是什么?生命首先是你特别想活。……但凡一个人活得长,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很想活得长……是你的愿力在起决定作用
3.11
而修行是看到别人不幸的时候,你也感到很难过;看到别人幸福,你也很高兴。这就叫“爱”这就叫“仁”。本质上,修行就是改变你的情绪反应模式,让事倒过来。
3.34
现在很多人耗神并不是说他看书看得时间长,是因为他同时在八个角色之间切换。微信之所以让我们身体不好,不是因为你看了三四个小时,也许三个小时你专注地每一件事情,哪怕是很清楚地画一幅唐卡,你并没有那么累的;而是随时的出入,还没进去就出来,这种状态才是最耗神的。
所谓的生机就是在绝望之后产生出来的,“你爱不爱我,我都爱你;你需不需要我,我都存在”的那样一种坚定和执着。
4.3
也不必攀援或者刻意穿透你所在的层面,否则必然面临穿透所遭遇的困境。
老庄和佛法这两样东西直接造成中国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那就是这个民族屡次遭到凌辱,屡次都能够活下来。
儒家来做管理,佛家来掌慧命。
正心诚意是儒家的精神,温暖喜悦是佛家的精神。就是以儒家来做管理,以佛家来通天地。
我发现那些真正长寿的人,要么就彻底放下,什么都无所谓;要么就是那种意志很坚定的人,生命一直很顽强很坚定的那种人能活得长,像我们这种又不坚定又放不下的人,是最危险的。对大部分人是我们这样的人。
古人早就知道刻舟求剑是个笑话,但是现代人以绩效主义、注意来体现,把我们对生命状态的体会变成一堆参数。
所以真正的科学是不一定的,是模糊的,是多元的,是很复杂的、动态的,甚至是有和无都不能确定的。
我们中学学的各种物理化学的东西给我们建立一种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就是说世界一定要充满了某种确定性,这本身就可能值得商榷。
所以不要随便地被一系列的参数绑架,不要让一系列的参数绑架了你对生命本能的渴望。
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功夫熊猫不一定是中国的。
我必须说我赞成生命的独立性,相信生命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是非常伟大而独立的。
4.19
梁启超先生说:中医让你稀里糊涂第活着。西医现在进化得很好了,简单粗暴愚蠢的那种医学观念是让你明明白白地死掉。
一个人想折腾想努力,真的是一件让人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4.25
无为就是在找不到可以做的事情的时候,不乱折腾,你的选择是不做。但是找到要做的事情之后,就无不为。就无所不用其极,怎么做都行。无为是一个阶段,无不为是另一个阶段,它只是在不同的阶段。但是无为和无不为都是你是生命自主意识的结果,而不是被动的结果,生命在于主动。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身体就会好。
4.26
他这个相信本身比他修炼的方法还重要。相信本身比你相信的东西重要,自由的选择比你选择的道路重要。因为那个东西才是生命,而你选择的道路和你所相信的事情只不过是一面镜子。那不是本体,相信是相信者的通行证,怀疑是怀疑者的墓志铭。
就是生命的决定,首先你要尊重他的生命业力,同时要转他的业力到他的愿力上去,先迎合,后引导,这就是太极的力量,所以这两者之间是不矛盾的,是你既要抓住他的业力、习惯,又要在一个恰当的点,以一个合适的机缘转到他的自主和自觉上来。
5.10
人生到底是未来更好还是过去更好,或者说这个世界是未来更好还是过去更好,这是很重要的世界观的问题。我们现在很难说。
5.15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他说是因为我们大量的能量消耗在应不应该干这一件事的疑惑当中。所以孔子说四十不惑,就是你不要再去怀疑自己应不应该干。所以“知止而后能定”,当你知道了你的方向之后,你自然就定了,“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个好的病人和一个不好的病人是有差别的。一个好的病人知道如何选择一个好的大夫,如何与大夫共同地去解决问题,如何等待,如何自己去感应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调整方式,从而变成不那么病的人。
6.13
几乎所有美国大片的价值观高度统一,你会清楚地发现,美国是有清晰的国家意志的。
任何一家公司,它但凡能成为一个生命体,都是因为这个公司有非常清晰、强烈而明确的主张和文化。
如果一个人有清晰的价值观,有明确的自己的边界和方向,他也会这样。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面我们国家有了一个巨大的人口红利和产能红利的释放,我们很多人就在这个过程当中晃晃悠悠随大溜,就成为了一个既得利益者,我们就既有房子,也有车,很多人都以为是自己的聪明才智使然,是自己努力辛苦使然,其实每个人没有多大差别。原因并不是我们有多努力和多聪明,只不过是因为我们跟着这个时代在走。
但那种艰苦奋斗、立下志向、改天换日的这种决心和意志力,其实是没有被强化的,今天特别需要这种东西,不是为年轻人,而是对于我们这一辈人来讲,因为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年轻的时候舒服了,到你五六十岁的时候,你可能还得艰苦奋斗,重新走人家本来二十岁的时候应该艰苦奋斗的日子。
生命就是把无序变为有序的那股力量。
生机是让你的自由意志和你的生命本能变成一件事情。你必须决定你要成为怎样的人,一旦决定之后,这个世界就变了。这就是生命,处处见生机就是说你是不是随时随地让你这一股生命力回来,回到你的中道上。那个中道就是你经过生命的磨合、判断之后找到的这一条道路。
7.9
如果我们认为这三个东西(物质、能量、信息)是某一种讨论的话,很可能有一个结论会出现,就是世界是由这三个东西相互转换过程中构成的,这就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另外的一种解释。或者说,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可以交互转换的。
徐文兵先生是这样解释关系的,他说所谓我们俩之间发生了关系,就是我们俩之间发生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7.12
很久以前,中国人就意识到还有一个东西是超越“智”的,叫“慧”。“慧”就是强调事物的相同,就是说在不同事物的底层是否有一个共通的东西来打通呢?
7.13
正是由于有了不断地把每一件事情要分出来,然后把它起一个名字,把它清晰化这一背景,中医就被指责为不科学,因为你说不清楚,也没有办法标准化。其实中医是在整个中国文化里面长出来的东西。
说的是这个事情。就是说世界并不是由局部组成的,是由无数的整体组成的整体。世界是由整体组成的整体,不是由局部组成的整体。我们千万不能把一个事情分裂成很多事情,因为每一件事情里面都是全部。
因此,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思考和看待生命,我们就可以突破它迷信还是不迷信的说法。说它迷信的原因是你只相信科学,或者你只相信你以为的科学,那也叫迷信。你以为的科学只有数学、物理和化学,那也是科学迷信。如果你能知道这个东西有它的道理在,它也不是迷信。而且尽信书不如无书,也不是完全依赖它,你只要相信“不一定”这三个字,你就不会迷信。
借由这样的一个方法来强化对这个事情的尊重。为什么要有礼?就是说你要有仪式,要有行为艺术来表达我的尊重。这种尊重给自己建立一种强烈的暗示,暗示就是我太重视这个事了。每一个细节都重视,最后你才能把事情做好。我从来不认为一个人在内心里面没有尊重感,不觉得这个事情重要而能够把事情做好。
人世间有三大补:第一是睡补,就是在睡觉时接收地球磁场;第二是人补,找到让你欢心雀跃、让自己觉得有生机的人;第三是乐补,找一个乐趣,不要花钱的乐趣。很多很花钱的乐
趣太贵了。
这三大补是能够补元气的。找到让自己的磁场正能量加强的人,天天跟他在一起,跟开心的人在一起,时间长了自然就开心了,然后你就成为别人的磁场。
7.41
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是根本不认为这个问题是问题。那一刹那,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庄子思考养生的问题,他的解决方案是把养生放在后面,把逍遥放在前面。所以,我反复地讲,我们怎么养生?唯一的方法就是跳出疾病。所以林杰老师说天下无病,首先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才能真正地重视敌人。因为那个时候你已经不纠结于它好还是不好。
7.50
就是说我们要把一切今天好的、不好的事情,最后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的时候,你就发现一切都可以为我所用。
7.54
所以当一个人不觉得痛苦是痛苦的时候,可能就没有那么痛苦。就像当一个人不觉得爱情是爱情的时候,爱情就不会对你造成伤害,你就会享受爱情。
真正的慈悲是不抗拒你内在现在这个阶段的诉求,哪怕这个诉求你未来会觉得很幼稚很愚蠢,一个有慈悲心的人他不会因为你现在还很低级,就在你面前显得很高级。他只会用最恰当、最合适的方法帮助你。
我们是否给过别人犯错的机会,是否明明知道他会犯错依然给他这样的机会,是否陪他犯这个错误,然后在一个合适的时候帮他走上二个更合理的道路?如果我们连这样的心量都没有,我们谈何帮助别人呢?
《世说新语》里面有个故事,讲的是有个人想他的朋友了,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划船去岛间看望朋友。上得岸来,当他的手扣到门环上的时候,听到朋友在里面很high,他突然不想玩了,于是他就轻轻地把门环放下去,回去了。什么叫浪漫?《世说新语》用这个故事注释给我们,兴之所至,尽兴而归。
生活或者生命,可能根本没有什么大事。所谓的大事,就是你是不是能够推己及人,从自己开始,然后给旁边的人一点点自由。如果你不能让他做什么,你是不是能够让他不做什么。女果你不能让别人听从你,你是不是能够让自己听从自己呢?从今天选择哪件衣服开始。如果你不能做到每天都这样,你能不能做到偶尔一天这样?
回应 2018-01-16 17:47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处处见生机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Montmartre 2017-07-03
不求甚解。港真,比较驳杂,但是却也不是很深入,也很难做到深入,需要功底,且梁老师其实也并不是一个很擅长写东西的人。不过他和李欣频一样都是很相信自己的道并确实靠愿力走出了自己的路的人。他们都是聪明人,却也要警惕陷入“迷信”吧个人认为。但是那些坚信自己道的人或许还是比没有要强吧。
4 有用 chengyum 2017-04-16
梁冬是这些年来,我追随的老师之一。从这本书里,我看到梁老师的成长。他在书里毫不避讳地谈到之前的认知局限,摆脱避世隐逸的处世态度,而发出一种把握生命主动性的召唤。生命的主动性把握就是要学会发宏愿,愿力可以抵消业力。知止后能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静,止,趾也,方向之意,随后,制心一处,臻于至善,蔡志忠老师经历就是一个光辉佐证。庆幸这么年轻明白梁冬40多年的感悟。
0 有用 * 薄荷 2018-11-05
他真是一个很聪明悟性很高的人。虽然整本书看下来讲的都一个核心观点。但某些细节讲的仍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1 有用 蓝色小宇宙 2016-12-23
增进智慧,感恩。多处读到流泪感动。不过因是演讲集,缺乏系统条理性,以后多了解梁先生思想。
2 有用 苏听风 2016-11-03
看到封面图上,梁先生头发白 了许多,翻开书来读,觉得他智慧增长更多。
0 有用 feifei 2021-03-01
可能是我不太喜欢这个人吧,所以不太喜欢他写的书,总觉得略略有点浮于表面。
0 有用 maymay 2021-01-21
无厚入无间。你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的人。你觉得是,就是。你相信,就会有。
0 有用 大浪淘沙 2021-01-18
浅显,有一些道理说出来似乎很通,比较朴实的认知
0 有用 采花贼欧亨利 2021-01-04
很杂很乱,缺乏一些探讨内容的深度,随便翻翻可以。
0 有用 兰心蕙质 2020-12-30
充满玄学的一本书,非常有意思。读前面部分觉得作者在胡说八道,后面慢慢地觉得有点意思。值得一看。人世间有三大补:第一是睡补,就是在睡觉时接收地球磁场;第二是人补,找到让你欢心雀跃、让自己觉得有生机的人;第三是乐补,找一个乐趣,不要花钱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