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原作名: China Diary
译者: 李博文
出版年: 2017-1-1
页数: 200
定价: 12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34049767
内容简介 · · · · · ·
1981年,44岁的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 (David Hockney) 与72岁的英国诗人斯蒂芬·斯彭德 (Stephen Spender) 从美国出发来到中国,在三个星期的时间里,一行人先后游历了香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无锡、上海、桂林、广州等地。著名诗人、评论家斯 彭德用文字写下当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既是画家又是摄影师的霍克尼,用画笔和相机记录下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面貌。对于他们来说,《中国日记》的内容“就像三个小学生第一次出远门一样新鲜”。
没有哪一对结伴旅行者像画家、摄影师、版画家、舞台设计师大卫·霍克尼和诗人、批评家、小说家斯蒂芬·斯彭德一样融洽而天赋异禀。他们共同的才华让这本图文并茂的中国行记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
霍克尼在旅行途中完成的艺术作品以及斯彭德充满洞察力的文字一同记录了广阔而壮丽的景象:长城、...
1981年,44岁的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 (David Hockney) 与72岁的英国诗人斯蒂芬·斯彭德 (Stephen Spender) 从美国出发来到中国,在三个星期的时间里,一行人先后游历了香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无锡、上海、桂林、广州等地。著名诗人、评论家斯 彭德用文字写下当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既是画家又是摄影师的霍克尼,用画笔和相机记录下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面貌。对于他们来说,《中国日记》的内容“就像三个小学生第一次出远门一样新鲜”。
没有哪一对结伴旅行者像画家、摄影师、版画家、舞台设计师大卫·霍克尼和诗人、批评家、小说家斯蒂芬·斯彭德一样融洽而天赋异禀。他们共同的才华让这本图文并茂的中国行记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
霍克尼在旅行途中完成的艺术作品以及斯彭德充满洞察力的文字一同记录了广阔而壮丽的景象:长城、玉佛禅寺、明十三陵神道上的动物雕像、桂林神奇的山水景色…他们也描绘了中国当时日常生活的风貌:上海商店橱窗外的拥挤状况,广州儿童公园内的旋转木马,如镜一般倒映天空的稻田,成千上万的自行车大军以及霍克尼在杭州运河岸边作画时“被可爱的孩子们团团围住”的情景。
斯蒂芬·斯彭德和大卫·霍克尼各自通过文字和图像诉说故事,这些故事既有关于他们在中国碰到的诗人、画家们,也有关于他们对中国各年龄段普通人的观察。霍克尼——他用奇异、独特而幽默的视角——创作出本书内的158 幅优美插图。
旁听这些充满智慧的旅行者在中国进行的众多谈话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这些谈话富有启发性,既严肃又轻松。通过他们的眼睛观察中国日常或奇特的生活同样是一种享受。
作者简介 · · · · · ·
斯蒂芬·斯彭德 Stephen Spender (1909-1995),英国现代主义诗人,1965年当选为美国桂冠诗人,1983年在英国接受授勋成为爵士。
大卫·霍克尼 David Hockney,英国画家,1937年生于英国布拉德福德。就读于皇家艺术学院。受现代主义 思潮影响,创作了大量腐蚀版画,其中《浪子的历程》、《大浪花》最为杰出,受到艺术界的重视。20世纪60年代多次到美国旅行,开始转向写实风格。代表作《克利斯多夫·伊修伍德和唐·巴查笛》和《克拉克夫妇俩》(入选2005年BBC 20幅最伟大画作,是唯一获选的在世画家),含有深刻的哲理,使人回味无穷。70年代任教于依阿华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无疑是当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2011年对英国1000位画家及雕塑家所做的民意调查中,大卫•霍克尼获得了“最具影响力英国艺术家”的称号。在201...
斯蒂芬·斯彭德 Stephen Spender (1909-1995),英国现代主义诗人,1965年当选为美国桂冠诗人,1983年在英国接受授勋成为爵士。
大卫·霍克尼 David Hockney,英国画家,1937年生于英国布拉德福德。就读于皇家艺术学院。受现代主义 思潮影响,创作了大量腐蚀版画,其中《浪子的历程》、《大浪花》最为杰出,受到艺术界的重视。20世纪60年代多次到美国旅行,开始转向写实风格。代表作《克利斯多夫·伊修伍德和唐·巴查笛》和《克拉克夫妇俩》(入选2005年BBC 20幅最伟大画作,是唯一获选的在世画家),含有深刻的哲理,使人回味无穷。70年代任教于依阿华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无疑是当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2011年对英国1000位画家及雕塑家所做的民意调查中,大卫•霍克尼获得了“最具影响力英国艺术家”的称号。在2012年的第一天,英国女王将限量24枚的“功绩勋章”授予霍克尼,认可了其“国宝”的地位。
目录 · · · · · ·
喜欢读"中国日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中国日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日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评论china diary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Thames & Hudson Ltd (1982)8.9分 4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日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DA丽 2018-10-21 20:48:34
从歪果仁眼里看中国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会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环境中察觉出很多不可思议。80年代我未曾经历,但从书里的客观“流水账”来看我也感同身受。DH对艺术、绘画以及SS对历史政治的见解在书里虽然没有大面积阐述,但都能在必要的时候提及,感触颇深。
0 有用 易烊万喜 2018-07-16 01:54:49
还很有趣
6 有用 paradiso 2018-04-13 16:07:12
老先生对中国充满善意,可惜类似今日朝鲜定点旅游+同行座谈他自己也觉得一圈逛完大部分时间跟中国人还是隔着一堵墙,霍克尼提供挺棒的速写和空泛的照片可惜他的见解只是少量转述。上海大厦当时果然是外国人专属旅馆国人不得入内,难怪外国人纪录片里都是同样的俯拍镜头。行程太紧就欧洲五国十日团那种。出发前碰到托尼理查德森刚去过回来,建议他们多离队自己乱跑(导游估计恨死他了)
0 有用 鼠帝大陵三百里 2017-01-12 20:30:01
代表了改革开放初期西方人猎奇的视角,记录了许多那时的中国百姓生活,非常非常有趣的书,印刷精美
0 有用 郑人 2018-09-22 16:35:45
提到了汤沐黎
0 有用 粉红猴 2023-05-26 00:42:18 广东
他说:,她似乎也很喜欢林先生。他在那时不再是官员 只是一个和蔼的人。孩子们知道谁是和蔼的人,谁是官员;他们不是傻瓜。公园就 是一块美丽的绿宝石。 孩子们维持这里的环境卫生,四处的墙上有动物的画:墙上 的小鸡是以一种非常纯粹的方式画下的,因此这小鸡比米老鼠要纯洁。在回到香港 我给林先生与了封信,感谢他: “我知道你曾以为我不会喜欢广州,但儿童公 园里孩子们带给我的感动比所有纪念碑带给我的都要多。 这... 他说:,她似乎也很喜欢林先生。他在那时不再是官员 只是一个和蔼的人。孩子们知道谁是和蔼的人,谁是官员;他们不是傻瓜。公园就 是一块美丽的绿宝石。 孩子们维持这里的环境卫生,四处的墙上有动物的画:墙上 的小鸡是以一种非常纯粹的方式画下的,因此这小鸡比米老鼠要纯洁。在回到香港 我给林先生与了封信,感谢他: “我知道你曾以为我不会喜欢广州,但儿童公 园里孩子们带给我的感动比所有纪念碑带给我的都要多。 这是中国最为人性化的 地方,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们,似乎我们都是兄弟。 中国以一种带有童趣的方式 向我展示了这些, 而政洽的方式则做不到这一点。 (展开)
0 有用 去来 2023-04-14 21:16:44 陕西
挺有意思,真的像现在去朝鲜旅游,不过八十年代初这也没什么奇怪的
0 有用 失心瘋 2023-03-27 09:51:52 四川
有點誤導了 不是DH主筆 / 長篇日記 還是挺客觀的了 也很善意
0 有用 心月❤不归° 2023-03-24 15:51:19 天津
整体来说还不错,基本每件事都是比较深入人心的政治民生经济文化的节点。xc运动的问题虽然写的非常圆滑,但是能指出来属实不易了。
1 有用 橙汁灌黑洞 2023-03-07 22:43:05 江苏
诗人斯彭德兼有现实情怀和奇思妙想,时刻对所见所闻有着思辨性的描述。霍克尼一方面作为斯彭德的观察、记录对象,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视角;另一方面贡献了极具个人风格的素描、水彩画以及照片。两位作者都对孩子抱有极大的热忱,毫无保留地展示了他们的善意——无论是运河边围观作画的小朋友还是桂林的天才小画家。毕竟,真实,最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