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道路漫长》的原文摘录

  • 无论生前荣辱成败,我们的尸骸也终将成为土壤的一部分,因大自然的侵蚀而裸露,而游荡,在太阳系未来缓慢的死寂过程中,化为尘埃,吹拂过充满星辰的银河。 (查看原文)
    祺风 2016-12-28 10:17:33
    —— 引自第8页
  • 天地万物之逆旅,光阴百代之过客,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剩下的只是苍茫时间里有去无回的人。 (查看原文)
    祺风 2016-12-28 10:20:43
    —— 引自第13页
  • 其实活着没有意义,但活着可以发现很多美好的东西,正如你发现了一朵花,我发现了你。 (查看原文)
    祺风 2016-12-28 10:23:19
    —— 引自第30页
  • 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一个人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 (查看原文)
    祺风 2016-12-28 10:25:32
    —— 引自第135页
  • 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自由必须以异已的存在为前提。/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查看原文)
    祺风 2016-12-28 10:26:26
    —— 引自第139页
  • 日常生活才是每一个人类成员都能享受的美好生活,它奠定了真正人性的历史。 (查看原文)
    祺风 2016-12-28 10:30:19
    —— 引自第197页
  • 与你同行的人,比你要抵达的地方更重要。 (查看原文)
    祺风 2016-12-28 10:31:31
    —— 引自第206页
  • 任何试图改变别人意愿以获得快感的行为甚至想法,都可成为调情 (查看原文)
    影启缘末 2017-02-16 18:22:58
    —— 引自第101页
  • 更有人戏言,五个犹太人规划了这个世界:第一个是摩西,他说一切都是律法;第二个是耶稣,他说一切都是苦难;第三个是马克思,他说一切都是资本;第四个是弗洛伊德,他说一切都是性;第五个是爱因斯坦,他说一切都是相对的 (查看原文)
    影启缘末 2017-02-20 14:22:40
    —— 引自第125页
  • 海明威说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一个人无法同时拥有青春核对青春的感受 (查看原文)
    影启缘末 2017-02-20 14:26:35
    —— 引自第135页
  • “我的决定,并不取决于想拥有一份更好的工作,而取决于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 这是我最欣赏的品质。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是我们任何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我对他说,不要急于加入竞争,竞争难免让你将自己放置于和他人的对比之中,影响自我评定。竞争的标准一定是主流价值体系,如果被其捆绑,受其左右,就会影响你的价值观,应该自觉与主流体系保持理性的距离,在一个更长远和开阔的坐标系里选择自己的道路,这才是自我和自由。 (查看原文)
    Ci 2017-03-06 15:37:34
    —— 引自第218页
  • 我哪里是对理论物理感兴趣?我是对那些未知的无穷大和无穷远感兴趣,对它们和无穷小自我之间的关系感兴趣;我还喜欢那些稀奇古怪的语言,它们来自我完全不熟悉的另一个世界,这样的语言滞重、平静,抽象到空洞,又空洞到无所不有,有一种接近永恒的质感,我就是被这样的东西迷住了。 (查看原文)
    Ci 2017-03-06 15:54:58
    —— 引自第212页
  • 灾难最大的功用,是可以消灭我们对生活的妄想,就像撇去最上面那层泡沫,让我们品尝到啤酒真正的麦香。成功和梦想是人性的一部分,不可或缺,但要沦为他们的努力,被它们驱使,就是你的错了。……你只有自己建立一个稳妥、有内在支撑的系统,才能对抗世界的纷乱和无序。 (查看原文)
    沉香 2017-03-23 13:26:13
    —— 引自第48页
  • “含道应物,澄怀味象”,中国水墨山水是中国人面对自然的觉悟。人们在千秋永立的山川面前,体悟到萧瑟空寂与静穆平和。在咫尺天涯的山水画中,投寄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自然理想,以及不与暴政同流的隐趣。山水是中国审美文化和世俗生活的诗篇,是中国人内心的情感慰藉。 中国人惯有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修为意识。……那山水是什么呢?也许就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是中国人的生活本身。 (查看原文)
    沉香 2017-03-23 13:57:21
    —— 引自第66页
  • 与人生相比,国家、民族、阶级、时代都不重要,人生的本质,是人性和时间。这不只是万里之外十四个英国孩子的故事,也是包括你我在内身边大多数人的故事。哪里能有什么不一样?天地万物之逆旅,光阴百代之过客,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剩下的只是苍茫时间里有去无回的人 (查看原文)
    小世界 2017-05-25 15:36:25
    —— 引自第13页
  • 古诗词学者叶嘉莹教授在词学批评上有一个美学概念:弱德之美。弱德,是指人在苦难处境之下,仍然有所持守、有所完成的一种品德。弱德之弱,不是贫弱,在无常的命运面前,人力难以抗争,必然是一种弱,一如周云蓬的盲。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遵循内心的操守,诚实,向善,隐忍和坚持,维护自己对美的欣赏和渴望,自尊而体面地活下来,这便是弱德。 (查看原文)
    小世界 2017-05-25 16:02:09
    —— 引自第16页
  • 只不过五年,说多了矫情。博尔赫斯说,我们有两种看待时间大河的方式:一种是从过去,时间不知不觉地穿过此刻的我们,流向未来;还有一种比较猛,它迎面而来,从未来,你眼睁睁看着它越过我们,消失于过去。以这样的视角,GQ五年,已越过我们头顶,消逝于过去。那是我们的好时光,容得下这样的相缘,让一切真实地存在过, (查看原文)
    小世界 2017-05-30 16:27:13
    —— 引自第1页
  • 「一年到头,我们辗转在北上广深的CBD,见到的人和事,基本都在另一套语系、另一个轨道。春节回家,算是一次脱轨,让我们看到那些平日少有交集的人和生活。」 摘自:《愿你道路漫长》 — 王锋 在豆瓣阅读书店查看:https://read.douban.com/ebook/24897613/ 本作品由果麦文化授权豆瓣阅读全球范围内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查看原文)
    蔡老师的课代表 2018-07-22 00:06:31
    —— 引自第12页
  • 这些飘浮于空中的尘埃,很多都是微小的生命,它们能分解动植物尸体,分解岩石,为土壤培育出各种养分,也能跟着随机的风和雨,传播孢子,生根发芽——这多像我们人类,科学家说,正如恐龙尸骸的尘埃依然飘荡在今天的空气里,我们人类也会是同样的结局——无论生前荣辱成败,我们的尸骸也终将成为土壤的一部分,因大自然的侵蚀而裸露,而游荡,在太阳系未来缓慢的死寂过程中,化为尘埃,吹拂过充满星辰的银河。 (查看原文)
    蔡老师的课代表 2018-07-22 00:25:57
    —— 引自第17页
  • 「即便如此,人生的微渺感,也没有因其出身阶层的不同有本质变化。精英阶层看似生活更舒适,但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更多,他们自身的欲望也更强,他们实现自己欲望的阻力、成本和代价也更大,一旦失败,命运更加惨烈。」 摘自:《愿你道路漫长》 — 王锋 在豆瓣阅读书店查看:https://read.douban.com/ebook/24897613/ 本作品由果麦文化授权豆瓣阅读全球范围内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查看原文)
    蔡老师的课代表 2018-07-22 00:35:05
    —— 引自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