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道路漫长》的原文摘录

  • “人要时刻警惕,不要为了一个角色而骑虎难下”,这些话听起来像大师的箴言:“我情愿像一团泥那样瘫软在自己的幸福中,也不愿成为广场上站得笔直的塑像。” (查看原文)
    蔡老师的课代表 2018-07-26 22:17:36
    —— 引自第27页
  • 杂志的起落,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隐喻。它既准确有、简单有效地构建这个时代的模样,又模糊嗳昧,让你体会到没告诉你的更多,它是引导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桥梁,但不是世界本身。世界本身更加辽阔。 桥梁还会在吗? (查看原文)
    阿冰的书圈 2021-01-10 21:29:42
    —— 引自章节: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 这几年,我感觉自己在一根确定的时间轴上延续,年轻的他已经开始在满世界展开他的人生。我们的交往开始于一篇卷首语,这是不错的缘分。“如果我是神,我希望把青春安排在生命的最后”,《银狐》里为什么有这么一句惊天地泣鬼神的台词呢?也是道出了多少中年如我人生的不甘吧。 (查看原文)
    阿冰的书圈 2021-01-10 21:32:50
    —— 引自章节: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 原先以为,才华是一个门槛儿;后来懂事点儿,觉得勤奋是一个门槛儿;再往后,当知道自己既没才华,也不够勤奋的时候,发现时间也是一个门槛儿,一件事,你坚守了足够长的时间,总会有所得。这种所得,不在于名利,不在于你到底做出了多大的事,而在于你知道自己所成就的,也知道了自己的本分和局限。“知止而后有定”,这种安定的心,何尝不是一个重要的所得? (查看原文)
    阿冰的书圈 2021-01-10 21:34:18
    —— 引自章节: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 安静的能量,是数千年前齐国方土们开启和传承的,后来与佛教禅事融合,成为一种文化。古人的茶道、围棋、抚琴,甚至武术、禅修,都以安静功课为基础,传递出一种深长的静思意味。即便是京剧,哪怕锣鼓震天,可戏中人的体态韵律、念白及音乐,还是给人静远超脱之感。中国的古诗美文更是,就是重重叠叠急急促促,也会留下或隐或显的气口,这气口,就是为呼吸做准备的。有静,有节奏,才有伺机而动的爆发。 (查看原文)
    阿冰的书圈 2021-01-19 06:11:18
    —— 引自章节:安静的能量
  • 在做大事前需有静气。中国的儒道释诸家,都非常重视对心与性的探究。“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心宁则智生,智生则事成”,古人很知道静的意义。静修可以精炼我们的知觉和意识,培养我们积极的情绪和内省的习惯,还能带给我们一些特殊的心理品质明了,领悟,专注,沉静的爱与同情。 (查看原文)
    阿冰的书圈 2021-01-19 06:13:03
    —— 引自章节:安静的能量
  • 英国人喜欢收听天气预报,就像收听熟悉的祷词,仿佛可以从中得到灵魂的安慰。这种对天气的痴迷,表明英国人作为岛民,血液中有一种对安全感、稳定感及持续感的深刻需求。 (查看原文)
    阿冰的书圈 2021-01-19 06:14:50
    —— 引自章节:英国表情
  • 两个月前碰到一个美国人比得・海斯,《组约客》驻北京记者。那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曾在密苏里大学修创意写作,获英国牛津大学文学博士。十二年前,他只身前往四川涪陵,在涪陵师范学院做了三年英文教师。在那个人口只有二十万的古城,他是一个世纪里第一个到达的美国人。 海斯勒对那个深锁在长江上游的古城没有偏见和恶意。他放弃大学里所学的后现代、后殖民、新历史主义的条条框框,用一种常识而人性的视点面对他看到的一切。他带着学生在涪陵喝茶看书,站在江边看“白鹤梁”自唐朝以来的水文石刻,沿着一千年前开凿在江边峭壁上的古老小径徒步旅行。他教学生通读和理解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描述九百年牛津古城的英伦典雅,解析冷战结東后的世界政治…这一切发生在十年前中国中部那个 封闭的小城和学校,简直是个奇迹。现在他的学生遍及全国。在 上海,南京,在北京,在香港,都会有当年的学生告诉他,那时 候,他们确实从他身上,感受到世界之大,还有完全不同的人 类和生活。 (查看原文)
    阿冰的书圈 2021-01-19 06:41:44
    —— 引自章节:教育诗
  • 生活在现代,每个人都被社会塑造,不管我们外在如何光鲜,如何一步步登堂入室,合乎逻辑,但心里都隐藏着一头猛虎,那很可能是迥异于社会主流逻辑的另一种本能。它不主流、不正确、不成功也不显赫,但很有可能,它才是让我们生命死灰复燃的力量。与这种力量周旋并不愉快,它是我们的欲望,也是我们的恐惧,它给我们冲动和臆想,也给我们威胁,让我们不安,但正是它的存在,才保持我们精神上的警觉,激发我们全部的生命力与之共存。犹如那只孟加拉虎,谁都知道,茫茫大洋之上,没有那只虎,少年派早就葬身海底了。 (查看原文)
    阿冰的书圈 2021-01-19 07:16:16
    —— 引自章节:孟加拉虎
  • “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中国南北两线的地理特征一一南方草木葱茏,清奇瑰丽;北方土厚水深,雄浑阔大。在这样有显著差异的地理环境中孕育成长的人文生态也各具特质。先秦以来。由于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都在北方,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中心,南方则长期被看作是这一文化中心的边缘或是附庸。由此形成“北方伦理”和“江南审美”两种话语体系。 (查看原文)
    阿冰的书圈 2021-01-19 07:28:37
    —— 引自章节:日暮乡关何处是
  • 相较于北方的粗粝广袤,南方则是青山秀水,俊美温柔。相较于北方的政治一伦理话语,南方社会更沉于自己“欲界之仙都”的闲情世界。在中国人心中,江南是地理生成,也是人文生成,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审美情结。《世说新语》、南朝乐府民歌,江南一直以一个中国诗性文化的传承者形象出现,被一代又代诗人吟唱不绝。那个“泛舟采菱叶,过摘芙蓉花”的江南,那个“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的江南,实际上已经超越了政治、经济甚至时间的框架,成为我们民族的生活习性和精神理想。 (查看原文)
    阿冰的书圈 2021-01-19 07:29:10
    —— 引自章节:日暮乡关何处是
  • 历史的流传延续到今天,江南的诗性智慧在当下中国人的生活中成色几何?在这个东西联袂,南北同唱一首歌的经济年代,凝结我们民族千年诗性的江南情怀在哪里游荡?日暮乡关何处是,黑格尔曾说古希腊是“整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我们由此不妨把江南看作中华民族灵魂的乡关。那里的池塘有莲花,天空飘浮着梅雨和油纸伞,那里的酒家装饰着木格花窗,还有霉干菜和黄酒,那里青灰色的石巷里桑葚繁茂昆曲悠扬,那里有我们在艰难人世中自得其乐的天地情怀,不能忘。 (查看原文)
    阿冰的书圈 2021-01-19 07:31:31
    —— 引自章节:日暮乡关何处是
  • 日常生活是审美的生活。从情感、意愿、操行,到车、表、美食、日用器具,再到山川气色、天地万物,都构成日常生活之美。一百多年前,杜尚用一个尿盆以惊世骇俗的方式提醒我们,美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器具,艺术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到如今,一个消费社会来临,从建筑设计、商品广告,到个人包装、饮料菜肴,从立体环绕、画面素质,到手机等数码产品的材质和触感,审美更是贯穿于生活各个层面,无所不用其极。 日常生活是个人的生活。在一个以“生产”为核心的社会里,职业、信仰、组织架构等要素赋子每个人更多的共性,占据了我们从生到死的一切;可现在的“消费”时代,休闲、享乐、个人趣味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不用再被一个人的声音左右,不用看一本书和穿一种颜色的衣服,经济发展一个神启般的后果就是极大地解放了个人,个性生活取代了集体的共性。波德里亚是第一个用“消费社会”来界定当代社会的西方人,他说:“如果说有一样东西是马克思所未曾想到的话,那就是释放、耗费、挥霍、游戏和最大限度的个人自由。” 日常生活也是最人性的生活。很多人都鬼迷心窍地希望自己活得惊涛骇浪,但坦率地说,少有人有幸遭遇,更没几个人能真正承受那样的生活。95%的人被日常生活覆盖。即便是另外5%幸运儿,在享有巅峰生活的同时,多半也会为自己的狂付出代价。这个社会往往高估了“成功”的价值和意义。最人性的生活,应该是能让大多数人的情感和意志得到安抚的生活,它应该有助于养育我们智趣、和谐的心性,不妄求,不焦躁,不窘迫,不且,那正是我们的日常生活。 (查看原文)
    阿冰的书圈 2021-01-19 07:46:11
    —— 引自章节:日暮乡关何处是
  • 《智族GQ》编辑都知道,写出好稿子从不是我衡量一个编辑的最高标准。对一个写作者而言,文字本身几乎是最末端的技术(真正的文字天才除外),在一个更开阔的坐标系里,写几篇好稿子真没那么重要。相较于职业的基本要求,我更看重一个人到底从他的工作中得到什么。《智族GQ》不重要,一本杂志不重要,每个人的个人利益都大过它。这种个人利益是什么呢?不是一份薪水和一次晋升,更不会是几篇好稿子,而是你从这份工作提供的机会里,最终得到什么样的精神滋养和自我成长。这种滋养和成长,最后融入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品性,继而决定一个编辑的质量。 这种质量是什么,真不好说。如果用不同色彩来标识一个人的性格、オ华、智力、情感、年龄,甚至身体、长相,这些色彩只在人年轻的时候触你眼目。等视觉修为深湛后,对色彩的兴趣就降低了,你会更看重质感。质感不是色彩,而是所有这些色彩的集合或加权。对一个人的评判由色彩到质感,是审美层次的提升 出于这一认知,我不太在乎一篇稿子和一期杂志的得失。工作上的任何精进和错失,密码都在一个人的心性上,那就是这个人的质感。 做时尚杂志十年,见识了太多从十二三岁到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他们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头几年多半撞得头破血流再几年摸爬滚打,负隅顽抗,然后渐渐上道。大干世界是禅堂 品性好、悟性高的会继续往前走,哪怕他已经不在这一行;也有 纠结挣扎的,始终摆脱不了小小的自我,迷失在大大小小的陷阱里,十年后依然找不到方向和出路…如果说人生的初期,靠的还是聪明、オ华和拼杀,越往后,决定一个人境况的,就应该是他的成色了。这成色,就是质感。 个人什么最重要?我们平时谈得最多的东西往往都是些不重要的东西,重要的东西都深藏如谜,不易辨识,一如呼吸,平时谁也意识不到,可没有它我们还能有什么? (查看原文)
    阿冰的书圈 2021-01-19 08:00:54
    —— 引自章节:愿你道路漫长
  • 幸而,“所有的事都只会在长远之后起效”,多年之后渐渐发现,这种自虐式的阅读,如同毕加索所言,“让我明白了别的东西”一正是那种对抽象的终极问题的兴趣,那种对灵魂、生命、美和死亡本身的好奇,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展了我对人世的理解,提升了思考问题的格局。即便深陷现实的泥沼,也始终意识到有一种高远存在,有一种更辽阔的价值存在,它们共同构成了我的一部分精神资源。“我的心在高原,在雄鸡鸣叫成一片的晨曦里”一一十七岁的时候,我在一本蓝色封皮的诗集《在大海边》里读到这句诗,从那一刻开始,苏格兰浪漫主义诗人彭斯的高原就一直在我心里,伴我从懵懂初开的少年,步入中年。 头上三尺有神明,我始终在寻找一种方法,不拘泥,不执着,用本质澄清现象,用简单对抗复杂。一峰太华千寻,一江湖里,求解复杂事物的钥匙,往往在它最简单的本质上。看着这个时代那些奇异的年轻人,我有时会想,再过十年二十年,他们肯定比我现在更成熟,可他们能比我更简单吗? 现实世界是常识,跳出现实之外就是见识。见识比常识更重214 要,很多时候,需要看到更高的维度,降维打击,才能有效和决胜。这种胜利不是战胜别人,更多时候是战胜自己。有时会和编辑们谈到如何面对现实压力,我往往避实就虚地说,最好能找到种好高鹜远超越世事的价值观,在心里培育比一份职业、一本杂志更强大的力量,有了这样的力量,就能屏蔽掉那些暂时的、轻浮喧闹的干扰,找到自己的定盘星,避免一个软弱无力、过分琐碎的自我,通向一个更坚强、更辽阔的自我。而这种价值观,多半来自那些“无法衡量其价值的事物”。 天听酷玩乐队唱 Yellow: Look at the stars/ Look how they shine for you(仰望天上的繁星/看它们为你绽放)…心有所动,想起罗素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在某个时刻仰望星辰,思考最大的问题。”那些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古希腊开... (查看原文)
    阿冰的书圈 2021-01-19 08:29:05
    —— 引自章节:那些无法衡量其价值的事物
  • 古诗词学者叶嘉莹教授在词学批评上有一个美学概念:弱德之美。弱德,是指人在苦难处境下,仍然有所持守、有所完成的一种品德。弱德之弱,不是贫弱,在无常的命运面前,人力难以抗争,必然是一种弱,一如周云蓬的盲。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遵循内心的操守,诚实,向善,隐忍和坚持,维护自己对美的欣赏和渴望,自尊而体面地活下来,这便是弱德。 (查看原文)
    幸福趴趴猪 2021-01-30 13:14:59
    —— 引自章节:弱德之美
  • 人要时刻警惕,不要为了一个角色而骑虎难下。 我情愿像一团泥那样瘫软在自己的幸福中,也不愿成为广场上站得笔直的塑像。 (查看原文)
    幸福趴趴猪 2021-01-30 13:14:59
    —— 引自章节:弱德之美
  • 再好的东西,一炫耀就减分。 (查看原文)
    幸福趴趴猪 2021-03-17 09:04:10
    —— 引自章节:T恤和衬衫
  • 人穿衣服的原则就八个字:认识自我,表达自我。 (查看原文)
    幸福趴趴猪 2021-03-17 09:07:40
    —— 引自章节:米兰秀
  • 其实争自由不是争夺一个真理,而是争取若干个真理能够并存,因为真理对面不一定是谬论,很可能站着另外一个真理。 容忍异己是自由的根本,是前提,如果不能容忍,自由就会变成它的反面——专制,必定导致思想的唯我独尊,政治上的集权。 (查看原文)
    幸福趴趴猪 2021-03-17 09:09:16
    —— 引自章节:自由与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