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奥尔德斯·赫胥黎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BRAVE NEW WORLD and BRAVE NEW WORLD REVISITED
译者: 陈超
出版年: 2017-1-31
页数: 304
定价: 28
装帧: 平装
丛书: 译文名著精选
ISBN: 9787532773404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BRAVE NEW WORLD and BRAVE NEW WORLD REVISITED
译者: 陈超
出版年: 2017-1-31
页数: 304
定价: 28
装帧: 平装
丛书: 译文名著精选
ISBN: 9787532773404
内容简介 · · · · · ·
出版于一九三二年的《美丽新世界》是奥尔德斯•赫胥黎最杰出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反乌托邦文学经典之一,与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在国内外文学界和思想界影响深远。这是一部寓言作品,展现了赫胥黎眼中的人类社会的未来图景:通过最有效的科学和心理工程,人类从遗传和基因上就已经被先天设计为各种等级的社会成员,完全沦为驯顺的机器,个性和自由被扼杀,文学艺术濒于毁灭。继《美丽新世界》这部寓言小说杰作之后,赫胥黎又于一九五八年出版了论著《重返美丽新世界》,在这部雄辩的作品中,作者运用其丰富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知识,比较了现代社会与他在《美丽新世界》中所构想的寓言性图景的方方面面,像人口过剩、宣传和洗脑以及化学劝诱等,认为他早年悲观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本书将赫胥黎这两部最经典的名著全部收入。
美丽新世界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奥尔德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 1894—1963),英国杰出的小说家、诗人、散文家、批评家和剧作家,著名的人道主义者。他以大量的小说和散文、杂文、评论作品,有意识地担负起一个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道义职责,充当了社会道德和现代文明的拷问者。
目录 · · · · · ·
美丽新世界
重返美丽新世界
重返美丽新世界
丛书信息
· · · · · ·
译文名著精选(共148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一九八四》《源氏物语》《远大前程》《三毛钱小说》《草叶集》
等
。
喜欢读"美丽新世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美丽新世界"的人也喜欢 · · · · · ·
美丽新世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19 条 )





10 有用 🔝 2023-08-10 18:55:50 上海
清醒的总是痛苦的
1 有用 加一点甜 2023-05-22 23:32:01 广东
普罗大众细想起来很可悲
3 有用 六福猪宝 2023-06-20 14:22:50 广东
我们忘记了渡渡鸟,学会了过上有吃有喝的生活而不需要使用翅膀的鸟很快就会放弃飞翔的权利,永远停留在地面上,谁又不是看清了本质却仍继续为庞大机器输送养分以维持其运转的个体呢……
6 有用 心似清莲开 2023-05-06 18:55:59 北京
完美的架构 《1984》中依靠恐怖与高压建构出的社会固然可怕,但私以为越是黑暗,星星越是耀眼,越是高压,地火越可能引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 《美丽新世界》则是纯白的,完美无瑕,纯白的世界里你根本看不到星星的光芒。我们说中世纪的世界是一个永恒世界,如果不是科技的进步打破了稳定,那世界再持续千年也不足为奇(赛里斯:百代皆行秦政治)。但这样的世界依然不能给人足够的食物与享乐。而在美丽新世界这样一个完全符合... 完美的架构 《1984》中依靠恐怖与高压建构出的社会固然可怕,但私以为越是黑暗,星星越是耀眼,越是高压,地火越可能引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 《美丽新世界》则是纯白的,完美无瑕,纯白的世界里你根本看不到星星的光芒。我们说中世纪的世界是一个永恒世界,如果不是科技的进步打破了稳定,那世界再持续千年也不足为奇(赛里斯:百代皆行秦政治)。但这样的世界依然不能给人足够的食物与享乐。而在美丽新世界这样一个完全符合科学的独裁体制下,人只能在自由与“幸福”中选择“幸福”。即使这种“幸福"是“被幸福”。背弃基督之自由,追崇撒旦之幸福,对于大部分来说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不管怎样,Welcome to Brave New World. 我们都有美好的明天。 (展开)
5 有用 豆豆豆子 2023-08-01 15:56:19 上海
预言向寓言,寓言本身带给我的冲击不如故事前后赫胥黎论文式的注脚。1984的高压是读者肉眼可见的,你会有强烈的感知,知道压力从何而来,知道想要反抗什么。而美丽新世界的苏摹,毒药般渗入你的每一寸肌肤,你甚至感受不到为什么会有压力。差不多和寓言正文一样篇幅的重返篇里,细节讨论情节设置的预言方向,你很难说他是完全错误的,直到今天,九十多年过去了,1984和美丽新世界都辩证地到来了吧。理性甚至是民主的基石,... 预言向寓言,寓言本身带给我的冲击不如故事前后赫胥黎论文式的注脚。1984的高压是读者肉眼可见的,你会有强烈的感知,知道压力从何而来,知道想要反抗什么。而美丽新世界的苏摹,毒药般渗入你的每一寸肌肤,你甚至感受不到为什么会有压力。差不多和寓言正文一样篇幅的重返篇里,细节讨论情节设置的预言方向,你很难说他是完全错误的,直到今天,九十多年过去了,1984和美丽新世界都辩证地到来了吧。理性甚至是民主的基石,可当民主大旗时常被举起,理性到底还剩多少。我想成为一个可以和这个世界完整打交道的人,而不是一个螺丝钉。宏观和微观层面考虑的事情确实不一样,找不到那个折中法,历史的车轮会永远往复。愿自由常在,愿你我都可以拥有理性并随理性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