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瓦西里·谢苗诺维奇·格罗斯曼
一九○五年出生于乌克兰。一九二九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学物理系。曾在著名的顿巴斯矿区担任工程师。
代表作为《生活与命运》《一切都在流动》。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苏联时期的‘托尔斯泰’。“
译者简介:
董 晓
一九六八年出生,江苏南京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曾任外国语学院院长)。
从事俄罗斯文学、中俄文学关系研究和俄罗斯文学翻译。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及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理事等。
出版的专著有《走近〈金蔷薇〉:巴乌斯托夫斯基创作论》《圣徒抑或恶魔——涅恰耶夫其人其事》《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对峙与嬗变——苏联文学发展历程论》等;译著有《不合时宜的思想》(合译)《茨维塔耶娃文集》(散文卷、回忆录卷)...
瓦西里·谢苗诺维奇·格罗斯曼
一九○五年出生于乌克兰。一九二九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学物理系。曾在著名的顿巴斯矿区担任工程师。
代表作为《生活与命运》《一切都在流动》。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苏联时期的‘托尔斯泰’。“
译者简介:
董 晓
一九六八年出生,江苏南京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曾任外国语学院院长)。
从事俄罗斯文学、中俄文学关系研究和俄罗斯文学翻译。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及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理事等。
出版的专著有《走近〈金蔷薇〉:巴乌斯托夫斯基创作论》《圣徒抑或恶魔——涅恰耶夫其人其事》《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对峙与嬗变——苏联文学发展历程论》等;译著有《不合时宜的思想》(合译)《茨维塔耶娃文集》(散文卷、回忆录卷)等。还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各类文章数十篇。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有的囚犯认为,只有他自己才是被错抓的,而别人都是事出有因。因为总的说来,“不会无缘无故坐牢”。另一些人则认为:我们在被抓以前认为,人不会无缘无故去坐牢;而现在,经过亲身体验以后,我们明白了,真的会无故被抓。可是,他们只是在顺从地叹息,并没有从中总结出任何结论来。 有一位骨瘦如柴、不停地痉挛的囚犯曾在青年共产国际里工作,他是个书呆子,相信辩证法。他曾对伊凡・葛里戈利耶维奇解释说,他从未犯过任何反对党的罪行。不过组织是对的,应该把他当作特务和不忠诚分子抓起来。因为尽管他什么罪行也没犯,但他毕竟属于与党敌对的阶层,属于会产生居心不良分子、托洛茨基分子、实践中的机会主义分子、蛊惑人心分子和缺乏忠诚信仰分子的阶层。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7页 -
俄罗斯在自己近千年的历史变迁中见到了许许多多宏伟壮观之物。而在苏维埃时期,这个国家见到了一次次具有全球意义的战争的胜利;……近一千年来,只有一样东西俄罗斯没有见到过,那就是自由。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一切都在流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活着,就意味成为一个自由之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切都在流动》是一部比《古拉格群岛》还要沉痛的作品。它只有寥寥17万字,全书仅仅涉及了主角伊凡从30年流放的西伯利亚回归莫斯科的六七个片段——伊凡乘坐的卧铺车厢里鼓噪的一个小时、伊凡和表兄安德烈会面的一顿晚餐、伊凡回到求学的圣彼得堡游览的几个片段、伊凡寄居在... (展开)
只有在粪坑里待过 才能感受作者的力量


纪念“抽屉式写作”作家格罗斯曼

俄羅斯何時才會產生自由的,充滿人性的靈魂?

现在永远是以后要记录追寻的事

关于苏联社会的三场回忆和一次关于劣根性反思:奴性
> 更多书评 11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群众出版社 (2016)9.1分 743人读过
-
NYRB Classics (2009)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Vintage Classics (2011)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Harvill Secker (2010)暂无评分 2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一切都在流动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