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流域历史地理研究是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方向
三、开展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 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概述
第一节 嘉陵江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一、盆地、丘陵区
二、中高山地区
第二节 研究范围的界定
一、嘉陵江流域的范围
二、研究时段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历史时期嘉陵江流域的气候变迁
第一节 距今10000—3000年嘉陵江流域的气候变化
一、早全新世时期嘉陵江流域的气候
二、全新世大暖期嘉陵江流域的气候变化
第二节 全新世晚期嘉陵江流域的气候和植被变迁
一、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二、隋唐宋元时期
三、明清时期
第三章 历史时期嘉陵江流域的植被变迁
第一节 距今10000—3000年嘉陵江流域的植被
一、全新世早期嘉陵江流域植被
二、全新世大暖期嘉陵江流域植被
第二节 全新世晚期嘉陵江流域的植被变迁
一、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二、隋唐宋元时期
三、明清时期
第四章 历史时期嘉陵江流域野生动物的分布和变迁
第一节 历史动物地理研究的基本概念与新石器时代嘉陵江流域野生动物的分布
一、历史动物地理研究的基本概念
二、新石器时代嘉陵江流域动物地理
第二节 全新世晚期嘉陵江流域的动物地理
一、先秦秦汉时期嘉陵江流域的野生动物分布
二、7—13世纪嘉陵江流域的动物地理
三、明清时期嘉陵江流域动物地理
第五章 历史时期嘉陵江流域的人口变迁
第一节 先秦及秦时期
一、先秦及秦时期嘉陵江流域的居民与民族分布
二、先秦及秦时期嘉陵江流域的人口迁移
第二节 两汉时期
一、两汉嘉陵江流域的人口数估算及人口分布
二、两汉嘉陵江流域的人口迁移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本区人口数量与分布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嘉陵江流域的人口迁移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
一、隋唐嘉陵江流域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分布
二、隋唐五代时期嘉陵江地区人口迁移
第五节 宋元时期
一、宋元时期嘉陵江流域的人口发展规模
二、北宋崇宁元年嘉陵江流域人口的密度与地理分布
三、宋元时期嘉陵江流域的移民
第六节 明清时期
一、明代嘉陵江流域人口的发展与迁移
二、清代嘉陵江流域人口的发展与分布
第六章 历史时期嘉陵江流域的交通地理研究
第一节 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嘉陵江流域的交通
第二节 隋唐宋元时期嘉陵江流域的交通
一、隋唐时期
二、宋元时期
第三节 明清时期嘉陵江流域的交通
一、主要干道线路
二、支线道路
第四节 清代嘉陵江津渡的时空分布
一、清前期
二、清中期
三、清后期
第五节 嘉陵江流域的交通路线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一、交通路线的分布特点
二、嘉陵江流域地区交通网络影响因素
三、对现代嘉陵江流域的地区交通网络的影响
第七章 嘉陵江上游的历史经济地理研究
第一节 嘉陵江上游的人文环境基础
一、嘉陵江上游的人文环境
二、嘉陵江上游史前原始农业
第二节 历史时期嘉陵江上游的农业经济
一、嘉陵江上游物产地域分布情况
二、明清以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三、明清时期农业经济的全面开发
第三节 历史时期嘉陵江上游商业贸易与市集研究
一、嘉陵江上游交通的历史考察
二、嘉陵江上游的贸易活动
三、嘉陵江上游的市镇经济
第四节 小结
一、嘉陵江上游经济兴衰历史启示
二、基于灾害视角的区域生态评价
第八章 明清嘉陵江中下游的城镇地理研究
第一节 明清时期四川的人文地理环境与城镇发展
一、明清战乱与城镇的破坏与重建
二、商业繁荣背景下的城镇发展
三、交通地理环境的变化与城镇发展
第二节 清代嘉陵江中下游地区城镇空间分布
一、州县分布
二、场镇分布
三、城镇空间分布的地域特征
第三节 清代嘉陵江中下游地区城镇外部的形态
一、府州县城的外部形态
二、重要场镇的外部形态
第四节 清代嘉陵江中下游地区城镇的等级规模
一、府万州县等级规模
二、重要场镇的人口规模
第五节 清代嘉陵江中下游地区城镇地位的变化
一、州县地位变化——以阆中、南充为主的分析
二、重要场镇与州县地位的变化
第六节 由传统走向近代的城镇空间结构变化
一、以衙署、祠庙为主的传统社会物质文化景观
二、由传统向近代转型中的景观变化
三、城建区的变化
第七节 嘉陵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九章 嘉陵江流域的历史军事地理
第一节 历史时期嘉陵江流域的军事地理概述
一、先秦至西汉时期
二、西汉末至三国时期
三、两晋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时期
五、五代两宋时期
六、元明时期
第二节 清代嘉陵江流域的战事及主要力量的行军路线
一、张献忠据蜀时期嘉陵江流域各势力的作战路线、攻守态势复原研究
二、吴三桂政权割据西南时期,清军与吴军的攻防态势
三、白莲教战争时嘉陵江流域战争双方行军路线复原研究
四、白莲教起事后,嘉陵江流域的战事概况
五、小结
第三节 清代嘉陵江流域战事时空分布
一、关于战事次数统计的基本问题
二、清代嘉陵江流域战事时间分布特征
三、清代嘉陵江流域战事空间分布特征
四、小结
第四节 清代嘉陵江流域关隘寨堡
一、关于清代嘉陵江流域关隘寨堡的统计问题
二、清代嘉陵江流域关隘寨堡数量统计
三、清代嘉陵江流域关隘、寨的分布特征
四、清人对嘉陵江流域内关隘寨堡的利用
五、清代嘉陵江流域的重要军事重镇
六、小结
第五节 结语
一、对清代嘉陵江流域战略地位的思考
二、对白莲教战争的一些军事地理思考
三、对战事时空分布的思考
后记
· · · · · · (
收起)
2 有用 非虛構 2020-01-15 15:39:00
#嘉陵江项目资料研究# p57,嘉陵江上游地区历史上曾经是华南虎主要活动区域之一。
1 有用 Sayide 2021-08-29 23:51:14
嘉陵江流域唯一一部专著,长时段显得有点粗泛了。
0 有用 Apsaras 2024-07-19 23:02:42 四川
去年坐了宝成线的绿皮火车,才知道路线是一直沿着嘉陵江上游到四川,也才对凤县、两当、徽县等地有了感性认识。这本书貌似一片超长论文,知识有余,趣味不足。泛读之。
1 有用 Ngưu Nhược牛弱 2023-01-16 10:24:55 云南
曾经怀着一颗敬仰的心买下了马强的著作,看了几章便大失所望,再也读不下去了……其内容完全是专门史、地方史的老生常谈,核心内容只不过照誊史料,顺带用白话文这几句自己读史心得。全书要数字地图缺地图,要历史地理理论缺理论,field works完全吃项目款报销的嘉陵江旅游福利,还大言不惭地标榜开创了“区流域历史地理学”研究范式,只不过为自己之前的老本披上了另一件“新装”,还洋洋得意地自诩获得了学术突破。如... 曾经怀着一颗敬仰的心买下了马强的著作,看了几章便大失所望,再也读不下去了……其内容完全是专门史、地方史的老生常谈,核心内容只不过照誊史料,顺带用白话文这几句自己读史心得。全书要数字地图缺地图,要历史地理理论缺理论,field works完全吃项目款报销的嘉陵江旅游福利,还大言不惭地标榜开创了“区流域历史地理学”研究范式,只不过为自己之前的老本披上了另一件“新装”,还洋洋得意地自诩获得了学术突破。如果大家想了解真正的流域历史地理,推荐各位学友阅读隔壁Martin Doyle的《大河与大国——从河流的视角讲述美国史》,Doyle教授再不济也是普渡大学的地貌学博士,历史地理理论功底与研究方法绝对比马大教授高上几个维度,两者好比俄制BM30龙卷风与M142海马斯的差距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