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西伯利亚》最后一段
我越来越多地考虑这样一个问题 是谁,是哪一个社会阶层能提高西伯利亚的生产力,能使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充满空机,繁荣昌盛,使米晗伊尔·罗蒙诺索夫的“俄罗斯的国力将因西伯利亚而增强”这一天才遗言变成现实 无尽无休的思索使我心神不安,坐卧不宁,不论怎样思索,我发现只有一股力量能胜任这一宏伟的事业,这就是布尔什维克-社会民主党。这个党具有完成这一事业的智慧、勇气和胆略,它深深地扎根于人民之中,因此未来必定属于这个党。
在这页的页边上有个注解 亲爱的万尼亚,小伙子,不要以为是你使我有了这个信仰。我是用自己的头脑独自达到这个信仰的。’
第七页,
我的祖国正处于社会震荡的前夜。暴风雨既能破坏、也能创造新生力量成长的条件,甚至在被暴风雨夷为平地的地方也能长出森林,而且长得更茂密、更粗壮。我们不应惧怕这样的暴风雨。
让它象龙卷风一样呼啸而过吧。不然祖国就清除不掉自己身上的污垢,不然毫无才华的人一一各式各样的坏蛋和儒称为王者一一将继续践踏我的人民,蹂躏他伟大而又美好的心灵,在他的高尚激情迸发的时刻限制他的发展,窒息他的崇高意愿。
不,不能惧怕暴风雨l
阿基莫夫读完利晗乔夫的草稿,深受震动,不由得站立起来。他目不转睛地看着这几张揉皱的纸页,好象听到了姨父那洪亮激越的声音,
“回俄罗斯去!回俄罗斯去!我们的幸福在俄罗斯,万尼亚!”
“我在这里只呆两个星期,至多一个月,把这些资料整理完毕就返回家乡,要不惜任何代价,克服一切障碍,经受任何苦难,’阿基莫夫想。
……此刻他还不知道,在历史的深处有一则消息已经酝酿成熟,它即将向全世界宣布
俄国的专制制度已被推翻。俄国新的革命开始了。’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