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ohn Storey
出版社: Routledge
出版年: 2015-4-16
页数: 308
定价: GBP 30.99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1138811034
出版社: Routledge
出版年: 2015-4-16
页数: 308
定价: GBP 30.99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1138811034
豆瓣评分
作者简介 · · · · · ·
约翰•斯道雷,英国桑德兰大学媒介与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媒介与文化研究领域知名学者。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文化理论与文化史、电影与文化记忆、消费与日常生活等。斯道雷教授多次访问中国,他的作品对中国文化研究的学科建设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迷“们并不仅仅是狂热的读者,而且是积极的文化生产者。詹金斯对电视迷通过小说创作来改写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的10种方法做出了如下归纳: 1。情境重置(recontextualization):生产简评与长短篇小说以填补广播叙事(broadcast narrative)的空白,进而对特定行为做出额外的解释。 2。扩充时间线(expanding the series timeline):生产简评与长短篇小说来为虚构人物提供历史背景,而非纠缠于广播叙事对人物发展前景的探索。 3。焦点重置(refocalization):将注意力从主要人物转移到次要人物身上。例如,将原本处于文本边缘位置的女性黑人置于舞合的正中央。 4。道德重组(moral realignment):与“焦点重置”类似,即对广播叙事中的道德标准进行转换(如坏人变好人)。在有些情况下,原有道德标准仍得以维系,但叙事的视角转移到“坏人”身上。 5。类型转换(genre shifting):例如,将原本用于科幻剧集的叙事移位到言情剧集或西部剧集之中。 6。交叉(cross--overs):让某一部电视剧中的人物出现在另一部电视剧中。例如,《神秘博士》中的人物有可能以同样的身份出现在《星球大战》里。 7。人物移位(character dislocation):人物以新的名字、新的身份出现在新的叙事里。 8。个人化(personalization):改写者将自己写入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中。例如,我可以写一部短篇小说,在情节中安排自己被神秘博土邀请一同进行时光旅行,去探寻曼联球队到24世纪时变成了什么模样。不过,詹金斯也指出,迷文化中的许多人都不喜欢这种改写方式。 9。情感激化(emotional intensification):生产所谓“悲喜交加”...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文化场域 -
白人性仿佛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规范,而其他肤色的种族或族裔不过是对这种规范的偏离而已。这表明白种人占据着特权地位。如理查德·戴尔所言: 我们每个人都“仅仅是人”而已,没有谁有什么天然的强权地位。掌握了权力,就意味着可以代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发声。被划归某个“种族”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一他们只能代表自已的种族。但是那些存在于种族体系之外的人可以这样做,因为他们所代表的并不是某个特定种族的利益,而是“所有人”的利益。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白人性
> 全部原文摘录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 条 )

脑图整理《文化理论和大众文化导论》
大众文化 因为工业化、城市化,形成大众聚集,为大众文化交流发芽壮大提供可能。如果没有城市化,而是基于互联网,是不是也能催生大众文化,逻辑和现实证明是可行的,大众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在于形成大众信息交流的聚集场所,城市化在物理上形成聚集场所,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上形...
(展开)

第四章读书笔记:从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研究
经典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所内蕴的政治性,如詹明信所言:政治的视角乃是一切阅读和解释行为的地平线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文本和实践的分析必须考虑到生产这些文本与实践的历史条件,对“历史”概念的独特理解。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来阐释社会与历史...
(展开)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读书笔记
1.文化研究中“文化”定义结合了“一个群体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包括节日庆典、青年亚文化等)”,和“指意实践(包括影视剧、音乐、漫画、小说诗歌等文本)”两个含义。 2.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定义暧昧不明,或为文化工业生产的自上而下灌输的“欺骗性”文化,或为群...
(展开)


第六章读书笔记: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是一套分析方法而非评估机制,即其本质是行种文化分析方法。 一.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符号:能指、与所指 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的任意性与规约性 意义并非产生于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互相关联和互相协调,是在差异和关系当中产生的。 意义只存在于差异当中:我是A,正因为我...
(展开)

文化研究理论之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2017.3.22
索绪尔的言语和语言理论实质就是结构与表现之间的关系,而列维斯特劳斯则借用此分析人类社会的文化结构,他将人类的文化表征视为言语,试图从各个神话素中寻找文化产生的深层次结构,由此他发现神话都具有二元对立的结构,意义便是在这种对立中产生的,例如我说我是女的,那么...
(展开)
> 更多书评 3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7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9.5分 2086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9.0分 1187人读过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7.4分 270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9.6分 9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化研究 (Hsüehfeng)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冰漪 2023-08-23 16:42:01 陕西
跟中文版对照着看的,主要看了materiality
0 有用 杉生岭 2023-04-01 20:36:42 中国香港
比较全面且易读
0 有用 7531689 2017-10-01 09:36:09
浅、但很全面,说的是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