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日本当代最有国际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柄谷行人围绕民族主义论题的文集。作者通过美学、精神分析、语言学以及地政学独特视角的切入,在理论上对民族这一神秘之物予以说明和批判,同时也对日本明治以降的“美学”及其内在斗争做出了历史性的批评,分析了从帝国到民族国家,再到帝国主义这 一近代的推进过程中,塑造国民同质性基础的美学在面向他者时的困境。作者试图为克服“东方主义”,真正与“他者”相遇而做出根本性的思考。
作者简介 · · · · · ·
柄谷行人 Kojin Karatani,1941年生于日本兵库县尼崎市。早年就读于东京大学经济学本科和英文科硕士课程。毕业后曾任教于日本国学院大学、法政大学和近畿大学,并长期担任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和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系客座教授。2006年荣休。是享誉国际的日本当代著名理论批评家,至今已出版著述30余种。代表作有《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走向世界共和国》等,2004年岩波书店出版有《定本柄谷行人集》全5卷。
译者 薛羽,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任职于上海人民出版社。译有《共同的生活》《语言与帝国》等文。
目录 · · · · · ·
序说——民族与美学
第一章 资本一民族一国家
1.交换的诸种形式
2.博洛梅奥之环
第二章 民族与美学
1.道德情感与想象力
2.感性化美学化
第三章 两个帝国一
1.帝国与帝国主义
2.两个“帝国”
死亡与民族主义——康德和弗洛伊德
序说
一、死亡驱力
二、崇高与幽默
三、世界共和国
四、文化及其不满
作为美术馆的历史——冈仓天心与费诺罗萨
一
二
美学的效用——《东方学》之后
一
二
民族一国家和语言学
一、索绪尔
二、时枝诚记
文字的地缘政治学——日本精神分析
一
二
三
注释
初出一览
跋
附录
专名索引
人名索引
著作、论文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民族与美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民族与美学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民族与美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 更多书评 1篇
-
陆钓雪等待瑶宝 (Les Plaisirs et les Jours.)
日本人并不是在明治以后才接触现代西洋绘画的。某种意义上,16世纪起就有所接触,特别是18世纪中叶就引进了几何学的透视法。不过,是作为“浮绘”和“眼镜绘”那种惊悚世人的视觉装置而采用的。与此相对,试图正式引入西洋绘画的是司马江汉(1747-1818)。他一直影响了浮世绘师葛饰北斋和安藤广重等人。这意味着,欧洲印象派画家所见的日本绘画其实已经多多少少受到了欧洲绘画的影响。但一般来说,江户时代的绘画同时使用了来自...2018-03-15 01:05
日本人并不是在明治以后才接触现代西洋绘画的。某种意义上,16世纪起就有所接触,特别是18世纪中叶就引进了几何学的透视法。不过,是作为“浮绘”和“眼镜绘”那种惊悚世人的视觉装置而采用的。与此相对,试图正式引入西洋绘画的是司马江汉(1747-1818)。他一直影响了浮世绘师葛饰北斋和安藤广重等人。这意味着,欧洲印象派画家所见的日本绘画其实已经多多少少受到了欧洲绘画的影响。但一般来说,江户时代的绘画同时使用了来自西洋的线透视法和传统的平行透视法(岸文和《江户透视法:浮绘的视觉》,劲草书房,1994年)。换一个角度看,固定视点的线透视法和移动视点的传统透视法并用(诹访春雄《日本人与透视法》,筑摩书房,1998年)。欧洲印象派画家正是在随着摄影装置出现而暴露的美术的危机,即对美术表象(再现)性的怀疑和对几何学透视法的怀疑中,与日本浮世绘相遇的。他们从浮世绘里看到的是对几何学透视法欲迎还拒的姿态。这种姿态看起来要比他们领先一步。不过,理所当然的,日本人一般并没有这么想。
回应 2018-03-15 01:05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
岩波書店 (2004)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民族与美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丐帮教主浮士德 2017-07-21
因有跨越性批判和世界史构造在,本书有点鸡肋。故恰当阅读为以其为中间物在三者之间再做跨越性批判,以实现对柄谷理论之反思。本书最大优点是强烈的历史化立场,包括世界史的经济视角和理论的语境化,缺点是颠来倒去的叙述方式,一鸡三吃,次次都乱,捋清不易。阅可知柄谷如今需要由世界史向民族性回返
4 有用 似乎又 2017-03-02
沃勒斯坦:自由主义是霸权国家推行的政策;帝国主义则是霸权国家衰退,众多国家争相袭取后后继霸权地位的状态。“自由主义-帝国主义-自由主义”循环;国家-民族作为交换的一部分;“我们所要做的不是仅仅将民族当成现代资本与国家创造出来的想象物,而是视其为后二者得以存在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民族不单是想象(fancy),更是联通并综合国家与市场社会的“想象力”(imagination)*。(p.10) ---... 沃勒斯坦:自由主义是霸权国家推行的政策;帝国主义则是霸权国家衰退,众多国家争相袭取后后继霸权地位的状态。“自由主义-帝国主义-自由主义”循环;国家-民族作为交换的一部分;“我们所要做的不是仅仅将民族当成现代资本与国家创造出来的想象物,而是视其为后二者得以存在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民族不单是想象(fancy),更是联通并综合国家与市场社会的“想象力”(imagination)*。(p.10) ---民族作为现代宗教;国家:掠夺再分配,民族:互酬,市民社会:商品交换;(p.49)帝国特性:共同法律、世界宗教、世界语言;“被创造的共同体”*;无法苟同“历史循环”理论;国家主义美学;冈仓天心与美术*; (展开)
1 有用 米粉侠 2017-05-09
假如美学是指“感情”优越于知识、道德而为最基本的东西的话,那么,本质上民族就是“美学”的。(康德—涂尔干—索绪尔对“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别;索绪尔之后只余下“外在语言学”了…
0 有用 Minnaloushe 2020-06-23
对于康德时代想象力与民族,同情的考察太及时了,这几天正在纠缠康德美学,有醍醐灌顶的感觉,针对康德永久和平的真义竟然能联系到弗洛伊德“超我”的压抑,真是佩服作者的思想史功底;美术馆作为近代帝国主义的“装置”这一点十分具有启发意义,美学能诞生民族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科学把对象“放入括号”实际上和近代美学论有着共同的认识,美学中对于原始人的想象呈现着浪漫主义态度实际上和美学中“放入括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对于康德时代想象力与民族,同情的考察太及时了,这几天正在纠缠康德美学,有醍醐灌顶的感觉,针对康德永久和平的真义竟然能联系到弗洛伊德“超我”的压抑,真是佩服作者的思想史功底;美术馆作为近代帝国主义的“装置”这一点十分具有启发意义,美学能诞生民族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科学把对象“放入括号”实际上和近代美学论有着共同的认识,美学中对于原始人的想象呈现着浪漫主义态度实际上和美学中“放入括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让审美主义者实际上忘却了自身殖民者去观看异国元素这一事实;最后索绪尔一节回应了索绪尔被人诟病的原因,这是他本人超越民族语言论的努力,最后一节从假名看日本人的精神分析令人击节,以上。 (展开)
7 有用 西希弗的石头 2017-04-22
日语的特殊结构使日本能杂居各种文化的同时和它们保持距离,与欧洲的一元基督教传统不同一开始就处于生成论之中,日本人的没有坐标体系、没有所谓的自我和主体,所以责任人也是不存在的。炳谷已经说服了我亚洲将会是世界历史的主要舞台,后现代主义和精神分析都在这里到达了临界点。
0 有用 紫曦 2021-02-06
论证和翻译都极好。
0 有用 驩虞 2021-01-12
《美学的效用》一篇,从西蒙对大江指责说起,问题虽不新,论述却有深度,是理想的写作模式。
0 有用 岛 2020-12-23
这部书完全体现出日本民族在身份认同/历史定位方面是多么拧巴,到了边塑造Japonism边质疑东方学的程度,顺道给索绪尔翻案(这个我理解不能,既然已经开始质疑语言学的制度建构。 然 我只对拧巴思想感兴趣,而不想试图以它为中介讨论什么南非作家的反鲁滨逊。ctm。 又 译者先生是本系前辈,托您的福,祝我早日写完论文,也早日考出语言成绩。
0 有用 鯨波 2020-08-28
其实没有所谓东洋的理想,东洋就是理想。
0 有用 王木木 2020-07-12
美的态度(审美主义)不是从对象那里,而是从将从对象那里接受的这种反应放入括号这一行为本身获得快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