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鸡汤鼻祖韩非子,嬴政在读“孤愤”、“说难”时,大概跟现代人初读卡耐基的心情差不多;寓言大师韩非子,“喻老”、“说林”、“內外储”,充实了后世两千多年的故事库。孔子乘槎浮海,老子青牛出关,孟子舍生取义,庄子曳尾于涂,万古长夜其如何,仁义礼信饰其表,刑名法术弥其缝,尊君抑民行其道。
孔子是说的做不得,韩非是做的说不得。
韩非子和荀子没关系,一点关系都没有
华夏真正了不起的人,《二柄》篇非常惊艳,君主的核心权力就是赏赐与惩罚。
太史公曰:“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由是观之,韩非执法一端,统御现世,明辨是非,其虽出于道德,终难治矣。何也? 人者,非石非木,孰能常怀理智,抑或逐利终朝,永遁乎情,岂峻刻寡恩而全概乎?子曰:亲亲相隐,其然也。绳墨之用,立朝堂则可,立民心则难矣,强徼人伦,盖非久策,韩子之祸,祸出无情,无情则冷眼周观,以为大道在法。然有情者又能逸身旁顾,指韩子而谑乎? 呜呼,偏执一端者,非独韩子。情欲理法,交相演替,是非者,或迨之,或辨之,或虚之,而终不可明也。以其难明,故不明之,知白守黑,心坚日甚,其上道耶?
《五蠹》真·千古名篇。不过在当代,韩非鼓吹的都是取亡之道。对帮派倒是很适用..
敬佩韩非子。与乃师荀子大不一样。
门槛有点高,没有注释
书籍装帧精美,排版舒服。韩非子的主张十分强势且刻板,但对于君臣之间关系的阐述具有现实意义,现在看来仍有学习的必要。整体思想看起来缺少了一些灵活性(虽然对老子的里面也很推崇)和仁爱之心
断断续续读了两个多月才读完。这本书从义理上来说并不难,但并不很对我胃口。《韩非子》一书内含论辩、寓言、解经等等,不愧是后世文学的典范。而《五蠹》等一些章节尤为精彩。不过,韩非本人有些矛盾。他的对策可以用“急世不可以用缓政”来概括。如果世人都是急功急利的,那就比他们更急功近利。现实中,秦国在组织民众方面最终胜出,一统天下。但韩非子又在书中给出了一个美好的承诺——如果施行他的对策,那么主上就可以以逸待劳,同时惠及百姓。在现实中,这一理想最终归于破灭,秦国的机器一旦开动起来就难以减速,最终走向崩溃。这样看,《论六家要旨》对韩非子的评价还是公允的,“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
书本极度精美,爱不释手,暑假的后半段基本是与韩非子一起渡过,读完它,也是了了多年的一桩心愿。
韩非认为君主应该至少表面上显得无欲无求,不给臣下揣摩上意的机会。这不就是“闷声大发财”吗?!无名氏的旧注很一般,王先慎的集解也不及王先谦的《荀子集解》。
果然pre-confucion的时代最芬芳。
refer
非常棒,简约明了。
2022/3/24,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大师,韩非子也。上古尚仁,中古贵智,战国之世尚力,时事所然也。一部韩非子,赏罚诛毁,都是为了强国称雄,以期结束天下混乱,挽救民生之苦。仁义虽好,但只能用于治世,乱世必须务力强,所以仁义法治均没有错,只在时代的大环境不同而已。 书中很多人主之势术,很多实为统治者的统治精髓,用以识臣,辨奸,用人,治世…也因此后世帝王学不到,因为人臣不提倡韩子之学,如推于帝王家,实际上是受人主以柄,自缚手足,因此韩子之书,后世不显,此为根本。
很多字没必要改的
经典。
这个本子是宜读宜用的,韩非的书确实不需要什么注,把史书通一遍,懂《老子》就足够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道家学派的末路。韩非不是个世俗智者,《解老》一篇就足见功力。 这个本子也有缺点,义理疏通少暂且不提,清人注本好言通假改字的问题也传了下来。不过近现代其他人的注本简直不忍直视,张觉一类人的本子,鄙俗气铺面还好发议论,忿忿不平堪比伤痕文学,与之相比王先慎先生的学人姿态就显得太可贵了。
法家的义利之辩,舍义取利。法家的危机感更严重,时常说输了就什么都没了 片面的严刑主义与极端的为君思想;讨厌文化,反对爱民,凡事总归于国家之力量、强大、胜利。像啊,跟圣朝很像啊😯
> 韩非子集解
20 有用 大风起 2022-07-13 13:55:10
鸡汤鼻祖韩非子,嬴政在读“孤愤”、“说难”时,大概跟现代人初读卡耐基的心情差不多;寓言大师韩非子,“喻老”、“说林”、“內外储”,充实了后世两千多年的故事库。孔子乘槎浮海,老子青牛出关,孟子舍生取义,庄子曳尾于涂,万古长夜其如何,仁义礼信饰其表,刑名法术弥其缝,尊君抑民行其道。
7 有用 不願接班的人 2023-02-03 08:49:23 浙江
孔子是说的做不得,韩非是做的说不得。
12 有用 常无有 2021-03-25 03:44:42
韩非子和荀子没关系,一点关系都没有
2 有用 老英雄 2024-02-18 11:21:03 上海
华夏真正了不起的人,《二柄》篇非常惊艳,君主的核心权力就是赏赐与惩罚。
5 有用 長青 2023-04-22 10:48:14 陕西
太史公曰:“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由是观之,韩非执法一端,统御现世,明辨是非,其虽出于道德,终难治矣。何也? 人者,非石非木,孰能常怀理智,抑或逐利终朝,永遁乎情,岂峻刻寡恩而全概乎?子曰:亲亲相隐,其然也。绳墨之用,立朝堂则可,立民心则难矣,强徼人伦,盖非久策,韩子之祸,祸出无情,无情则冷眼周观,以为大道在法。然有情者又能逸身旁顾,指韩子而谑乎? 呜呼,偏执一端者,非独韩子。情欲理法,交相演替,是非者,或迨之,或辨之,或虚之,而终不可明也。以其难明,故不明之,知白守黑,心坚日甚,其上道耶?
2 有用 煎肉 2023-10-01 10:29:55 北京
《五蠹》真·千古名篇。不过在当代,韩非鼓吹的都是取亡之道。对帮派倒是很适用..
4 有用 晴信 2022-10-09 11:50:01 江苏
敬佩韩非子。与乃师荀子大不一样。
4 有用 王大大 2022-06-07 18:30:00
门槛有点高,没有注释
1 有用 慌乱的钢琴家 2023-08-12 13:01:38 浙江
书籍装帧精美,排版舒服。韩非子的主张十分强势且刻板,但对于君臣之间关系的阐述具有现实意义,现在看来仍有学习的必要。整体思想看起来缺少了一些灵活性(虽然对老子的里面也很推崇)和仁爱之心
1 有用 Dave 2024-03-19 18:06:21 上海
断断续续读了两个多月才读完。这本书从义理上来说并不难,但并不很对我胃口。《韩非子》一书内含论辩、寓言、解经等等,不愧是后世文学的典范。而《五蠹》等一些章节尤为精彩。不过,韩非本人有些矛盾。他的对策可以用“急世不可以用缓政”来概括。如果世人都是急功急利的,那就比他们更急功近利。现实中,秦国在组织民众方面最终胜出,一统天下。但韩非子又在书中给出了一个美好的承诺——如果施行他的对策,那么主上就可以以逸待劳,同时惠及百姓。在现实中,这一理想最终归于破灭,秦国的机器一旦开动起来就难以减速,最终走向崩溃。这样看,《论六家要旨》对韩非子的评价还是公允的,“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
12 有用 zjmr 2019-08-30 20:17:10
书本极度精美,爱不释手,暑假的后半段基本是与韩非子一起渡过,读完它,也是了了多年的一桩心愿。
8 有用 夷蛮戎狄夏 2018-02-04 08:04:19
韩非认为君主应该至少表面上显得无欲无求,不给臣下揣摩上意的机会。这不就是“闷声大发财”吗?!无名氏的旧注很一般,王先慎的集解也不及王先谦的《荀子集解》。
3 有用 白胡子 2019-07-28 06:50:27
果然pre-confucion的时代最芬芳。
1 有用 A.S.S.S 2022-11-19 11:50:00 上海
refer
4 有用 白玛玉珠 2019-09-17 15:08:33
非常棒,简约明了。
4 有用 拍云过关山 2022-03-24 21:15:45
2022/3/24,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大师,韩非子也。上古尚仁,中古贵智,战国之世尚力,时事所然也。一部韩非子,赏罚诛毁,都是为了强国称雄,以期结束天下混乱,挽救民生之苦。仁义虽好,但只能用于治世,乱世必须务力强,所以仁义法治均没有错,只在时代的大环境不同而已。 书中很多人主之势术,很多实为统治者的统治精髓,用以识臣,辨奸,用人,治世…也因此后世帝王学不到,因为人臣不提倡韩子之学,如推于帝王家,实际上是受人主以柄,自缚手足,因此韩子之书,后世不显,此为根本。
0 有用 麦疏云 2024-04-03 16:31:32 江苏
很多字没必要改的
0 有用 文孟先生 2024-04-03 10:25:42 湖北
经典。
0 有用 美的呈现 2024-12-31 01:39:01 山东
这个本子是宜读宜用的,韩非的书确实不需要什么注,把史书通一遍,懂《老子》就足够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道家学派的末路。韩非不是个世俗智者,《解老》一篇就足见功力。 这个本子也有缺点,义理疏通少暂且不提,清人注本好言通假改字的问题也传了下来。不过近现代其他人的注本简直不忍直视,张觉一类人的本子,鄙俗气铺面还好发议论,忿忿不平堪比伤痕文学,与之相比王先慎先生的学人姿态就显得太可贵了。
0 有用 亦阳秋 2025-03-20 20:01:48 北京
法家的义利之辩,舍义取利。法家的危机感更严重,时常说输了就什么都没了 片面的严刑主义与极端的为君思想;讨厌文化,反对爱民,凡事总归于国家之力量、强大、胜利。像啊,跟圣朝很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