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前言 1
引 言 寻访九百年前的祖先坟墓 1
香江寄萍踪 1/ 重归故土 3/ 乍见秦氏宗谱 7/ 踏上寻根之路 11/ 终于找到了祖茔! 16
第一章 秦观:浪漫词人 22忽然一鸣惊人 22/ 官宦之后,有意仕途 24/ 怀壮志,谋救国 27/ 应举未第 31/ 迟来的功名 37
第二章 秦观:屡遭贬谪的失意人 41
卷入滔滔政潮 41/ 京官生涯本是梦 45/ 二弃爱妾,远谪边陲 48/ 死道路,沉冤终平反 52
第三章 秦桧:秦氏家族中的叛徒? 55
此秦非彼秦 55/ 从主战到主和 57/ 诬害岳飞 61/ 荣辱急转直下 63
第四章 秦裕伯:上海的城隍 66
从父宦游大名府 66/ 避居沪上侍老母 68/ 三辞聘书,高风亮节 69/ 城隍屡现神迹 74/ 沧海桑田 76
第五章 秦惟祯:秦氏家族坚实的根 81
离乡另寻生路 81/ 自甘隐世 83/ 吴越春秋在无锡 85/ 秦氏落地生根 88
第六章 秦旭:碧山竹炉的故事 92
老僧转世报恩 92/ 有子仕途上青云 94/ 碧山吟社,十老优游 97/ 竹炉诗画,君臣同爱 99
第七章 秦氏门中的孝子 106
孝道传家 106/ 剜胸舐脓:秦永孚与秦仲孚 107/ 报亲先于事君:秦镗 109/ 子承父风:秦淮 112/ 寻父疗亲:秦开杰与秦凤翔 113
第八章 秦金:学士与战略家 119
清明探祖茔 119/ 不同凡响怀大志 121/ 登科入庙堂 122/ 保卫河南,拊循山东 126/ 巡抚湖广,兴利除害 129/ 出资修建宗祠 132
第九章 秦金:“端敏”尚书 135
具疏力争不畏死 135/ 勤于任事,乞身归里 141/ 再起与致仕 143/ 身后备享尊荣 146
第十章 秦梁:梦中预言的应验 151
古墓父子情 151/ 是孝子也是能吏 152/ 入京如履薄冰 154/ 成也严嵩,败也严嵩 157/ 归田颐养十三载 159
第十一章 秦燿:济世英雄 165
父有令名 165/ 贵人相助 166/ 巡抚南赣与湖广 169/ 弹章交至,黯然下野 173/ 堪人玩味的结局 177
第十二章 秦镛:明末孤臣与哲人 182
东林遗风 182/ 东林党祸 184/ 儒者之宗高攀龙 186/ 父子同从一师 187/ 造福清江五载 188/ 时穷节乃见 191/ 颠沛流离南明朝 193/ 淡泊度晚年 195
第十三章 秦德藻:我父母的共同祖先 199
复杂微妙的谱系 199/ 由明到清 201/ 一族之长 205/ 儿孙满堂,五福齐享 208
第十四章 秦松龄:最年轻的翰林 217
少年得志 217/ 总为浮云能蔽日 219/ 赋闲享野趣 222/ 重入词林 225/ 御前记起居 227
第十五章 秦松龄:康熙皇帝的起居注官 240
史笔下的圣君 240/ 主考贾祸 245/ 斩不断的皇家缘 247/ 恬然一老叟 249
第十六章 秦道然:皇九子的师傅 255
入宫教书 255/ 皇子夺嫡 257/ 皇太后之丧 261/ 公私两兼,引火上身 267
第十七章 秦道然:政治犯 271
朝中起狂澜 271/ 初审江南 273/ 顺藤摸瓜,三王遭殃 276/ 再审北京 281/ 祸延全族 283
第十八章 秦蕙田:探花 288
新朝首科登鼎甲 288/ 伏阙陈情,舍身救父 291/ 随驾谒祭祖陵 293/ 祝寿与奔丧 297/ 秦氏九老传佳话 299
第十九章 秦蕙田:刑部尚书 309
援引律例断疑狱 309/ 经筵论道 311/ 掣派工程 315/ 慎刑章,昭平允 318/ 覆勘惹是非 321/ 叔侄化险为夷 325/ 尽瘁事国,死而后已 326
第二十章 秦震钧:平叛的一时之荣 334
名家子出判临清州 334/ 摄篆遇教乱 336/ 临危受命守孤城 340/ 浴血十七昼夜 343/ 功业在朝,声名在野 350/ 厚施乡邻,遗惠宗族 353
第二十一章 秦瀛:扫荡海寇的按察使 358
身负一门重望 358/ 当值内廷 359/ 除弊政,剿海盗 362/ 两次上书阮抚军 367/ 宽猛相济,急纾民患 372
第二十二章 秦瀛:京城大吏 377
提刑广东 377/ 留京任用献良策 383/ 屡遇疑难案件 386/ 失而复得 389/ 乞病归乡 391
第二十三章 秦缃业:荣登副榜 396
恪遵父训勤治学 396/ 生逢乱世,身如飘萍 399/ 入浙兴利多 403/ 家道中落暗伤神 406/ 上书李中堂论外交 408/ 忧国忧民忧时 411/ 君子固穷 416
第二十四章 我的祖父:知县秦国均 420
兼祧本宗,捐赀入仕 420/ 志在四方轻别离 421/ 运银累立功绩 423/ 安抚温州民变 425/ 善后教案获好评 427/ 明镜高悬 432/ 爱民丢官,纳妾丧妻 434/ 革命暗潮汹涌 437/ 新政无疾而终 438/ 挥别帝制旧中国 441
第二十五章 我的父亲:法界先驱秦联奎 444
家中宠儿习法政 444/ 闯荡上海滩 446/ 齐人不是福 449/ 讼案坚守原则 451/ 挑战治外法权 453/ 乡人同宗最是亲 458/ 优游十里洋场 460/ 跃登事业巅峰 462
第二十六章 我的母亲:昭华的于归 467
战乱初结缘 467/ 司法革新露曙光 468/ 国民会议修宪法 473/ 相逢惊为天人 476/ 忘年逆伦之爱 478/ 共缔白首盟 480/ 勇哉“七君子” 482/ 挺身捍卫人权 484
第二十七章 我的哥哥:共产党烈士秦家骏 489
家变烙下心痕 489/ 烽火少年时 490/ 徜徉银河话剧社 492/ 为爱入党 494/ 早陨的彗星 496
第二十八章 父亲的晚年 499
蜗居海隅 499/ 回归上海 500/ 重抄旧业享盛名 502/ 豪门恩怨 504/ 识破时局有先见 507/ 荣膺制宪重任 509/ 山河变色自放逐 511/ 时不我予空悲切 513/ 身心俱病,劳燕分飞 515/ 孤独走完人生路 517/ 再回首,亲情犹在 519
附 记 522
详细目录
|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