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認為,本書有兩項重大的價值,首先,透過本書我們可以窺見新中國建立初期的一些具體細節,其次,我們可以看到,么書儀老師的父母為了應付這個變局,使出所有的生命的力量,盡力照顧他們的小孩,讓他們都能受到最好的教育。么老師的父母只是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但藉由他們的一生,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中國的老百姓如何在歷史的大變局中堅忍踏實的生活下去。他們的一生其實可以看做中國所有老百姓的縮影,由此我們可以理解中國人獨特的生命力,也許就是這種生命力的累積,才有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爆發性的發展。這是一本小書,但它所具有的歷史意義卻不可小看。
……如果我們只是從一般的社會和歷史知識來論證新中國前三十年的成就,那可能會流於抽象、空洞,正如司馬遷引述孔子所說的,「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么靄光的一生就是新中國前三十年「見之於行事」的一個最好的例子。他從成功的股票...
我認為,本書有兩項重大的價值,首先,透過本書我們可以窺見新中國建立初期的一些具體細節,其次,我們可以看到,么書儀老師的父母為了應付這個變局,使出所有的生命的力量,盡力照顧他們的小孩,讓他們都能受到最好的教育。么老師的父母只是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但藉由他們的一生,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中國的老百姓如何在歷史的大變局中堅忍踏實的生活下去。他們的一生其實可以看做中國所有老百姓的縮影,由此我們可以理解中國人獨特的生命力,也許就是這種生命力的累積,才有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爆發性的發展。這是一本小書,但它所具有的歷史意義卻不可小看。
……如果我們只是從一般的社會和歷史知識來論證新中國前三十年的成就,那可能會流於抽象、空洞,正如司馬遷引述孔子所說的,「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么靄光的一生就是新中國前三十年「見之於行事」的一個最好的例子。他從成功的股票商人,一路淪落,做過行商、臨時工、還下鄉務農,但在這麼艱苦的條件下,他養育了五個子女,其中三個考上大學,而全部五個子女都有很好的職業,最後還重回股票市場,幫三個女兒賺了十幾萬到二十幾萬元。雖然他只是新中國幾億民眾的其中一人,雖然他這三十年的經歷也只是新中國三十年歷史的極其微小的足跡,但從這裡擴大想像,就可以窺視到三十年歷史的大概。
——呂正惠(人間出版社發行人)
歷史縫隙中的尋常百姓的创作者
· · · · · ·
-
么书仪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么書儀
1945年生。
1988年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到新疆農場種地,調任中學教師(新疆、河北、北京市)。
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專業修習戲曲,畢業後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2006年退休。著有《元人雜劇與元代社會》、《元代文人心態》、《晚清戲曲的變革》等等。
目录 · · · · · ·
序二 洪子誠
序三 洪越
一 父親敘述的家族和歷史(一九四九年之前)
(一)與「雙盛永」一生相守的祖父和叔祖父
(二) 四十年代——父親的歷練和成熟
二 母親敘述的家族和婚姻
(一)「門當戶對」——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婚姻
(二) 「客大壓店」——母親的婚姻
(三)外祖父的悲劇
三 小茶葉胡同十四號(一九五○~一九五三)
(一)父親經歷的鎮反、三反、五反運動
(二)我的快樂的童年
四 兵馬司胡同五十二號的前六年(一九五三~一九五八)
(一)父親從「做股票」到「做行商」
(二)「肅反運動」和兄長的命運
(三)父親經歷的「肅反運動」
附錄:憶學長老么(徐忠國)
五 兵馬司胡同五十二號的後十一年(一九五九~一九六九)
(一)父親在「生產隊」做了裝卸工(一九五九~一九六二)
(二)「困難時期」的父親和母親(一九六○~一九六二)
(三)父親做了「臨時工」(一九六二~一九六六)
(四)父親和母親的「文革」經歷(一九六六~一九六九)
(五)父親和母親的「自願上山下鄉」(一九六九)
六 父母的北流村十年(一九六九~一九七八)
(一)父親和母親相依為命
(二)家庭支柱「老三」和她的命運
(三)我所看到的父親和母親的北流村生活
七 回城之後(一九七九~二○○四)
(一)兩年多的臨時工
(二)十二年的「個體戶」
(三)十一年的「老股票」
八 母親是樹
(一)母親遇事有見識有擔當
(二)讓女兒們懂得做人的規矩
(三)母親的「模範掃盲教師」和「工作情結」
九 父親的哭泣
(一)無言的淚——為了女兒將要遠行
(二)喜極而泣——為了女兒的「不易」
(三)哽咽和滿眼的淚——為了對女兒的思念和擔心
(四)抑制不住無助的淚——悼念亡妻和老年的「無奈」
十 別離母親和父親
(一)母親給我留下永遠的思念和遺憾
(二)父親一去讓我的心「空了」
(三)父親和母親的恩惠
十一 歷史縫隙中的尋常百姓(二○一三年在台灣交通大學的演講稿)
後序 獻給賜予我生命和知識的父親和母親
新版後記
· · · · · · (收起)
喜欢读"歷史縫隙中的尋常百姓"的人也喜欢 · · · · · ·
歷史縫隙中的尋常百姓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讲述个人家族的小历史,也是国家大历史的一部分,也应该被书写
一个人在世事变迁中的职业轮回
做个优秀的普通人,热爱世界,热爱万物
> 更多书评 1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9.0分 644人读过
-
人間出版社 (2010)9.5分 3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歷史縫隙中的尋常百姓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犬耕 2022-11-18 15:20:53 上海
比社科文献新出寻常百姓家多篇序,可以读。小车倒不倒都得往前推,十字路口和历史夹缝各有各的艰辛,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即便是涟漪波及,也可能是骇浪。
0 有用 小朋友 2023-05-20 17:55:26 安徽
很早以前读的了,只是想了解一下建国初的那些运动之下,老百姓们是怎么活的。还有一本资中筠老师的《九十自述》。
0 有用 evanse 2023-04-28 12:41:54 北京
相对《秋园》来说,虽然有大量的书信全文,但作者的描述语气始终是中立平和的,也因此对很多话题都是点到为止
0 有用 Agathe 2018-08-26 12:54:13
看看父母那代普通百姓的生活经历,才知道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一些生活智慧很有启发,人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要顽强地生存。但书读下来,尽管当下的物质丰富了,那种生活的焦虑和压抑却似乎未曾变过。
0 有用 土星先生 2024-07-29 13:53:27 上海
书是不错,就是前后内容多有重复和繁杂,压缩一下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