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阐述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相关理论的同时,结合英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经济体如何较早实现崛起与跨越的案例,从历史角度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和“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考察这些国家如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同时,以拉美地区和“亚洲四小虎”为例,分析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挑战和需要解决的困难。
作者强调,“中等收入陷阱”也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的一道坎。结合当前我国经济转型遇到的问题和面对新常态的复杂情况,本书具体分析了“悲观派”“乐观派”和“谨慎派”的不同观点,论述了我国应怎样借鉴成功国家的经验,吸取失败国家的教训,在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力求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道坎,特别是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从供给侧发力,攻坚克难,守正出奇,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阐述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相关理论的同时,结合英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经济体如何较早实现崛起与跨越的案例,从历史角度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和“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考察这些国家如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同时,以拉美地区和“亚洲四小虎”为例,分析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挑战和需要解决的困难。
作者强调,“中等收入陷阱”也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的一道坎。结合当前我国经济转型遇到的问题和面对新常态的复杂情况,本书具体分析了“悲观派”“乐观派”和“谨慎派”的不同观点,论述了我国应怎样借鉴成功国家的经验,吸取失败国家的教训,在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力求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道坎,特别是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从供给侧发力,攻坚克难,守正出奇,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走出一条从追赶到超越的“跨越”之路
作者简介 · · · · · ·
贾康简介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顾问,中国财政学会PPP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成本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上海市人民政府特聘专家,福建省、安徽省、甘肃省人民政府顾问,西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咨询委员,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安徽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广东商学院、首都经贸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1988年曾入选亨氏基金项目,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多次参加国家经济政策制订的研究工作和主持或参加国内外多项课题,撰写和出版多部专著和数百篇论文、数千篇财经文稿。多次受朱镕基、温家宝、胡锦涛和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之邀座谈经济工作(被媒体称之为“...
贾康简介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顾问,中国财政学会PPP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成本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上海市人民政府特聘专家,福建省、安徽省、甘肃省人民政府顾问,西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咨询委员,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安徽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广东商学院、首都经贸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1988年曾入选亨氏基金项目,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多次参加国家经济政策制订的研究工作和主持或参加国内外多项课题,撰写和出版多部专著和数百篇论文、数千篇财经文稿。多次受朱镕基、温家宝、胡锦涛和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之邀座谈经济工作(被媒体称之为“中南海问策”)。担任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 “财税体制改革”专题的讲解人之一。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曾长期担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2013年,主编《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发起成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任首任院长、秘书长)并积极推动“PPP研究院”等交流活动,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智库和跨界、跨部门学术交流平台。2015年出版《新供给经济学》专著(与苏京春博士合作);2016年出版《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与苏京春博士合作)、《供给侧改革十讲》。
目录 · · · · · ·
第1章如何看待“中等收入陷阱”
11我们的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息息相关
从挪威、巴西到布隆迪
描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并不是静态的
· · · · · · (更多)
第1章如何看待“中等收入陷阱”
11我们的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息息相关
从挪威、巴西到布隆迪
描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并不是静态的
非常特殊的中等收入发展阶段
12长期处于中等收入阶段被视为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银行首次提出“中等收入陷阱”
近五十年来仅13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成功者跨越陷阱用了多长时间
前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领先者都是成功者
13中国为什么亟需关注“中等收入陷阱”
全球经济发展总是不均衡的
不同经济体的发展先后有别
让经济保持持续较高速增长才有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学理论正视增长所具有的曲折性和不确定性
14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联通“中国梦”的顶 级真问题
第2章那些成功跨越“陷阱”的经济体
21工业革命成功者的代表——英国
英国为何能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瓦特”出现在英国不是“黑天鹅”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称霸全球
22第一轮经济赶超的实现——德国与美国的异军突起
继英国后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经济体
以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发明引领全球
美国崛起:“梦想照进现实”的经济增长版
23第二轮经济赶超的实现:美国中心的形成
科技改变世界,美国改变科技
不得不谈的战争
他国一般学不来的制度
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
24近现代成功者之路
兴盛一时的日本
智慧国度以色列
实现短期跃升的亚洲四小龙
第3章落入陷阱者的前车之鉴
31“陷阱”的两层:上中等收入陷阱与下中等收入陷阱
当下全球正处于中等收入阶段的经济体
已经在“上中等收入陷阱”里挣扎了多久
这些经济体经济增长经历的演变
跨越陷阱并非一劳永逸
32拉美地区落入“陷阱”的原因
多重原因并存
拉美在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经历民粹主义绑架
从福利赶超到中等收入陷阱
33亚洲四小虎的崛起和衰落
兴盛一时的亚洲四小虎
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创
从崛起到衰落的内因分析
第4章中国已站在“陷阱”边缘
41中国经济发展与拉美地区有十分相似之处
都曾经历30年黄金增长期
都面临飞速发展后的疑难杂症
都具有多个民族与多元文化
都面临民粹主义情愫的膨胀
42中国正面临“上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
已经成功跨越“下中等收入陷阱”
成功者攻坚阶段大都已具备高城镇化水平
中国城镇化水平远远不够
43“行百里者半九十”,全球化背景下先进者对后进者的制约影响
先进技术与行业发展规模的不匹配
难以应对的公共福利追赶倾向
制度模仿壁垒
榜样效应与要素禀赋制约
快速发展下的政策协同羁绊
44矛盾积累隐患叠加
“两个轮子的自行车”
一系列“两难”、“多难”
“两只老虎的赛跑”
第5章推向边缘之力:严峻的时代元素与基本国情
51中国“三步走”现代化赶超战略
我们正在走怎样的路:“三步走”现代化战略的从追赶到赶超
赶超战略是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如何看待经济赶超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
“后发劣势”所指的诅咒在制度层面
52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及矛盾凸显的严峻挑战
“新常态”与“三期叠加”
“三期”加“一期”:全面改革攻坚克难推进期
矛盾凸显期要啃“硬骨头”
53产业革命加速与技术战略储备带来的压力
产业革命后经济格局总会随之变化
产业革命的爆发周期在缩短
发达经济体普遍注重技术储备而中国尚未形成
54炙热难争的“第二把交椅”
炙热难争的原因
中国已经坐上“第二把交椅”
55能源资源与生态环境制约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硬杠杠”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源结构及其耗用特点迥异
我们到底使用了多少煤
“三重叠加”有多难
形成的发展制约
56人口基数与结构的挑战
人口总量:老生常谈却不得不谈
必须直面“未富先老”
机会公平:教育、经济增长、阶层流动、社会稳定
57“软实力”不足
中式文化制约
生产关系、体制机制制约
58趋于消失的后发优势与制度变革探索的成败
制度和制度的滞后性、能动性
制度决定技术发源、推动技术赶超
59难以避免的“理性预期失灵”:结合股市震荡的观察
一些贴近经济生活的观察面
“理性预期失灵”和制度缺失导致股市震荡
股市震荡直接影响经济增长
510财政分配面临突出制约严峻考验
财政分配“三元悖论”在中等收入阶段表现得更突出
财政分配“三元悖论”反映的制约关系通常更强烈地与民意取向相抵触
“经济问题政治化”压力上升与“缓冲”社会矛盾的弹性空间收窄
中等收入陷阱与“修昔底德陷阱”、“福利陷阱”、“塔西佗陷阱”等的关联
第6章引领“新常态”和跨越“陷阱”之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1关于需求侧认识的得失判断
需求侧经济增长动力回顾
消费不是一个静态项
投资并非一个主观项
出口亦非一个恒定项
62增长新动力需在供给侧实现
需求侧的增长动因在供给侧
供给侧针对结构性问题
重新思考“创新驱动”
制度供给的突破:“改革是最 大的红利”
63攻坚克难的制度变革总纲
现代国家治理
现代市场体系
现代财政制度
现代政治文明
现代发展理念
64制度供给的伟大创新:混合所有制与PPP模式
亟待澄清的混合所有制基本认识
把握股份制这一核心
释放经济增长活力的制度
PPP模式天然是混合所有制
65转型升级与技术创新
以经济手段为主推动节能降耗和产业升级
大力完善环境税收体系
积极合理提供政策性金融服务
在全面改革中破解过度垄断
重视科技金融力量的发挥
“互联网+”等升级创新应在规范中发展
66放松中等收入阶段供给侧要素约束
建立土地流转制度
培育人力资本
解除“金融抑制”
激发微观经济活力
建立健全配套制度
67和平发展全球战略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与最基本战略判断
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依托框架
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起跳器
“一带一路”战略和自贸区助推对外贸易与全球战略均衡新格局的形成
68回归政府与市场关系基本问题的反思:守正出奇、创新中的包容性发展
“深水区”的动力与阻力
财政助推包容性发展
· · · · · · (收起)
喜欢读"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迫在眉睫 ——《中国的坎》读后感
> 更多书评 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6年度中国好书评选 (牧芒)
- 趁还活着多读几本书吧! (时间、时间)
- 贾康著作书目 (书边猴)
- 2016年度中国好书 (泡沫)
- 拼多多书单 (钱多多ProMax)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桃花林里的桃花仙 2017-06-30 09:39:44
根红苗正的声音......
0 有用 暗红色乌鸦 2020-09-17 20:11:18
最后几页算是说了些推心置腹的话啊。
1 有用 我觉得很有道理 2018-05-11 12:20:06
当经济科普看.
3 有用 六月的长安 2017-07-09 19:06:38
分析了许多国家案例,成功的、失败的……中等收入陷进还是应该引起重视的,之前没接触过经济方面的读物,读完本书总觉得那些成功跨过中等收入迈入高收入的国家的经验可供借鉴之处甚少,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按理说应该是拥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和潜力的。但是书中并没有提出太多可供参考的解决之道。
0 有用 Focus 2023-10-13 19:28:43 四川
优点是第4章论述中国站在中等收入陷阱边缘时候,数据表格还行,能加快阅读进度,作者也多点稿费😂。缺点就是章节之间关联度不大,罗列了一堆问题,但有点浮于表面。想了一些办法,但也浮于表面。看其他评论说是博士写的?是不是不知道,反正此书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这么重要的问题,应该是很好的题目,可惜作者既不能语言犀利,也不能提出方案。更加没主见的是到底会不会落入陷阱,是大概率能突破还是大概率落入,也不敢给个准话... 优点是第4章论述中国站在中等收入陷阱边缘时候,数据表格还行,能加快阅读进度,作者也多点稿费😂。缺点就是章节之间关联度不大,罗列了一堆问题,但有点浮于表面。想了一些办法,但也浮于表面。看其他评论说是博士写的?是不是不知道,反正此书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这么重要的问题,应该是很好的题目,可惜作者既不能语言犀利,也不能提出方案。更加没主见的是到底会不会落入陷阱,是大概率能突破还是大概率落入,也不敢给个准话。反正这一类书已经看麻了,大概是不说车轱辘话不允许出版。反正看到的大概率就是如此。不过优点是本书有很多新名词,可以帮你提供搜索关键字,这大概是它最好的地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