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作消失时 短评

热门
  • 10 翻滚吧番茄君 2018-03-09 01:16:39

    翻译真是让人痛苦,一点也不流畅。

  • 1 lcy 2018-01-04 20:26:06

    总算有机会完整读过一遍了。对比《乡下人的悲歌》,可见当下美国贫穷白人社区的各种症候很大程度上是之前内城黑人社区“锈带”逻辑的变种

  • 4 soloye 2019-12-06 18:35:42

    结合之前读过的,可以知晓社会学研究和哲学研究之间的距离:社会学着眼失去工作给社区和个体带来的灾难,而哲学在考虑工作队人的异化。

  • 3 Yuguo 2017-04-16 18:20:59

    低技能工人面临失业风险,而失业比低收入更危险。贫困家庭在福利和低薪工作之间也会选择福利。贫困社区也会鼓励不好的社区文化:工作可耻

  • 3 露娜我是娜娜 2019-11-15 11:42:52

    两星给翻译,我不明白social disintegration为何要翻译成社会断裂?这本建议读原版。

  • 0 yycatty 2020-12-19 17:17:18

    本来是想借别的书的,图书馆没有就顺手借了这本来看。详细具体的描述了美国内城区贫困聚集的产生,以及这里的人们想要翻身的种种困难。(投胎真的很重要。)作者也提出了很多政策的方向。但是当你意识到这本书虽然是2016年的中文版,却是1996年就写就了以后,就觉得好像这二十(四)年也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 1 rjx 2018-01-08 00:31:04

    极好,看不出写于1996年

  • 0 阿心 2017-06-06 11:41:22

    应该多有一些这种社会学的科学研究包括方法的书

  • 1 Askar 2022-02-09 15:42:12

    全面反映了芝加哥城区的溃败。全球化和自动化对只完成了高中学业的低技能黑人工人影响最大。大厂的消失导致的不仅仅只是工作的消失,还有那些周边的服务业。

  • 3 泥豆尼痘昵 2021-12-14 09:40:30

    首先必须了解本书原版是1996年出的,而这中译本出来是2016年,于是理解书中所写的人与事需要结合二十世纪那几十年的时代背景,而非基于二十一世纪的情况来颠倒因果,书中所述的信息对于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而言当然有借鉴意义,例如贫富悬殊拉大、种族矛盾加剧、“有钱人都是努力学习工作的,穷人都是懒、馋、笨且自己不努力”之类偏狭的信念等等因素。作者在书中聚焦居于内城区的黑人群体,从他们的处境描述出发尝试着通过大规模社会调查和个案访谈的分析来探究最终使当事人深陷困境的逻辑链条。我们需要知道,虽然个人的奋斗不可谓不重要且值得提倡,但在社会中处于结构性系统限制的情况下,再如何努力,即便工作学习到累死也是杯水车薪的徒劳,连公车钱都出不起的生活并不是因为他不努力造成的。因为在翻译上还是有些不足,所以评价扣一星。

  • 0 2022-04-20 09:44:16

    优点:全景式的研究视角+综合多个学科的研究结果+透彻深刻的数据分析 缺点:翻译让人心碎

  • 0 Zephir 2022-12-04 00:44:48 北京

    书里讨论的是2000年以前美国城中心黑人失业和贫困问题,这些人本来都是低技能的蓝领工人,因为工厂外迁、产业升级影响大量失业,从而导致暴力酗酒吸毒贩毒等问题,很多人不得不依靠福利度日。而美国人的传统理念是贫困是因为个人缺陷,比如懒惰,所以会看不起领福利的人,这很大影响了政府在福利保障和消除贫困方面的公共政策,从60年代到80年代,贫困问题愈演愈烈。作者在最后一章建议了一些解决方案,如提高公立学校教育水平,发展公共交通以降低通勤费用,重振公共事业以提供岗位,全民医疗和日托服务等。特别想知道2000年以后,他们的政策是否有转向,贫困人口的境遇是否有所好转。

  • 0 staved 2023-07-25 17:20:11 北京

    读的好累

  • 0 supernova 2023-06-18 17:40:22 上海

    1980-1990年代美国内城居民点高失业率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结构的变化是一个被忽略的重要因素,此外种族、文化、社会心理也参与其中,起到交互作用。

  • 0 Connie_Connie 2024-04-16 15:13:03 北京

    1.在这本书中,作者关注美国downtown失业问题,从种族,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多角度出发,评估了城市中心的衰落2.基本上是老调重弹,铺陈了许许多多早就被发现的问题与现象,真的就是nothing special(包括黑人单亲母亲,黑人聚居区社会问题,充满紧张的种族冲突),非常typical的美国社会现状。3.对材料的处理让我大失所望,定性材料:大段不加思考的引用(甚至有些针对作者本人的标示也被标了上来),定量材料:随意的铺陈,提炼一点也不精炼(看的时候只想赶紧略过)4.最后一部分对于社会政策的思考也没有非常深刻地启发我,感觉像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说到哪儿是哪儿。虽然也做了一些国别之间的比较,但是吧,还是浮于表面。5.作者真的很喜欢分享自己的其他作品,老cue自己写的另一本书,非常难评。

  • 0 È 2023-09-26 12:39:41 江苏

    补 狠狠摇头

  • 0 微山夜谈 2022-11-22 00:19:33 贵州

    6.6再读,因为福利一块对于我国来说没有过高参考性,所以我选择不读了。

  • 0 Te amo 2023-05-29 22:05:30 天津

    相较于《真正的穷人》新增部分: 聚居区黑人失业问题的外因(产业结构变迁、经济全球化和就业郊区化)与内因(内城居民阶级结构变化、年龄结构变化),以及一些其它因素(州际高速公路的修建、联邦政府信贷保险和公共住房政策等等); 聚居区行为模式:在言论上强化美国主流价值观,从事非法活动的风气使其降低了违法犯罪的道德负罪感,引入了布迪厄对于工作的观点以及心理学概念“自我效能感”于聚居区黑人的缺失; 聚居区家庭的衰落,黑人男性的婚姻观(排斥婚姻和责任感)和性观念(视其为在朋友面前炫耀的资本),黑人女性的婚姻观(对比较低,不指望丈夫能对家庭做出什么贡献)和性观念(由于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和积极的价值导向,将性视为在聚居区中获得个人肯定的资本); 雇主对于聚居区黑人的态度多聚焦于其工作伦理和基本工作技能低下。

  • 0 无明 2023-11-15 10:11:38 上海

    失业的可怕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