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唱唱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沐小果儿 2017-03-05 17:31:04

    看了叶广岑就对很想了解京剧艺术,图书馆随手拿起一本汪曾祺,竟然就写的京剧,人与书的缘分真是奇妙啊

  • 1 煜寒 2019-12-22 16:50:31

    这本集子专业性有点强

  • 0 糯米 2021-12-04 17:21:15

    只有写一些伶人往事的几篇比较有趣。

  • 0 金色麦田小狐狸 2022-05-30 13:35:07

    果然汪老的书最能治愈我啊,虽然有很多篇看了几次了,还是忍不住再看一遍啊,很多专业性的东西也很有趣,老师果然是博学。简单文字中见出不平常才是功底啊。像梨花白,春意闹,严肃地咀嚼,树庄重地倒下……

  • 0 望山雾 2022-10-12 23:17:39 北京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是从这么厚的一本书里走来的。

  • 0 赵子龙 2024-01-24 08:36:40 辽宁

    里面有很多很多重复的内容。很喜欢后面写读书的部分,前面写戏曲的部分专业性有点强,好多名人名家。

  • 0 yanggzz 2023-07-06 20:12:59 北京

    1重复的太多。 2汪先生不知道什么是“大礼议”,看来老先生是属于“好读书不求甚解”型的,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没深度,尽管恬淡自然让人喜欢

  • 0 艾吉奥 2019-09-19 16:58:45

    老汪被安排在剧院工作了十几年,跟着江青写了几部戏,有部还是《沙家浜》的前身。书里提到了三突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等,至今还有一席之地。老汪提示读书人,写作时多想想自己所师法的偶像的老师们,认认师祖,不过他最后也忘了原来的路数,写自己能写的,并无确定的章法。算起来,老汪的老师是沈从文,而老汪又是很多后辈的老师。

  • 0 不要忘却要记住 2018-12-17 22:12:32

    说不清自己是看材料还是在满足自己了!

  • 0 叶不归 2018-06-21 00:11:49

    用典很多,文学气质浓厚,文字返璞归真

  • 0 小七 2018-12-15 19:10:53

    好的语言 都不是奇里古怪的语言 不是鲁迅所说的 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 都只是平常普通的语言 只是在平常语中注入新意 写出了 人人心中所有 而笔下所无 的 未经人道语。 最后两章没有读完,急着还书,但又跟着汪老走了一遍,这一次是走的戏剧,记注要多去记,多去看,多去观察生活,多去读唐诗宋词,凡是凭空想象没有逻辑不符合生活秩序的文字不要随便乱写。当然小孩子的好奇,对生活的观察还是要随时记录。平淡好,但是平淡不易。

  • 0 寡人有疾 2020-08-23 08:20:56

    写读书的后半段精彩

  • 0 一叶子 2020-04-20 19:29:03

    还可以'挺浪漫的,喜欢

  • 0 xiiLL 2017-10-09 15:02:31

    好久之前聽老師講不求你們多喜歡一樣東西只求你看了這個還想去看就足夠了 汪曾祺是這樣的作者起碼是我看完了想去聽戲當然忽略後面一些很正能量的雞湯議論

  • 1 伪注销 2016-12-26 14:43:21

    非常好的集子!收录了不少我之前没见过的文章。内容中肯而有创见。建议研究戏曲戏剧,尤其是京剧的人,都要看一看,一定会收获颇丰。

  • 0 滔滔天下是 2020-12-22 22:01:09

    有些重复的内容,有些太专业的东西看不懂,但涉及到样板戏和读书写作的时候写的就很好,而且“一折八扣”和“扫叶山房”在别的书里读到过,能相互印证的感觉真好!

  • 0 重瓣酱 2019-08-18 23:06:44

    汪老六本书中的最后一本,前半本记叙了沦为古董之前,京剧最后的余晖。将那些切磋琢磨的往事,化成故纸堆里的片语只言。如今不旦愿听京剧的人少了,如我这般愿翻旧书以为乐的人亦已不多。唇亡齿寒之感。当然本书中间半本录了太多一本正经的戏曲议论,可读性上便稍逊一筹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