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第一节 宋代科举的诗赋取士及官韵
第二节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一章 《礼部韵略》概况
第一节 《礼部韵略》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宋初韵书的编纂
第三节 宋初韵书更迭频繁的原因再证
第四节 宋人对《礼部韵略》系韵书的著录
第五节 《礼部韵略》在宋代的功用
第六节 宋人对《礼部韵略》的增补
第二章 《礼部韵略》研究
第一节 国内新发现北宋本《礼部韵略》刊印时间考辨
第二节 日本真福寺藏北宋本《礼部韵略》版本考
第三节 《礼部韵略》的体例
第四节 《礼部韵略》的字数、纽数、圈数
第五节 《礼部韵略》小韵、韵字的排列次第
第六节 真福寺藏《礼部韵略》墨围勘误
第七节 《礼部韵略》异读考论
第三章 《礼部韵略》与《广韵》《集韵》关系之检讨
第一节 《礼部韵略》与《广韵》《集韵》上平声异同之统计
第二节 《礼部韵略》与《广韵》《集韵》下平声异同之统计
第三节 《礼部韵略》与《广韵》《集韵》上声异同之统计
第四节 《礼部韵略》与《广韵》《集韵》去声异同之统计
第五节 《礼部韵略》与《广韵》《集韵》入声异同之统计
第六节 结论
第四章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研究
第一节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版本考述
第二节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的字数、纽数、圈数
第三节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对礼部“续降”韵字的安置
第四节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的异读
第五节 《礼部韵略》与《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反切的差异
第五章 欧阳德隆《押韵释疑》研究
第一节 欧阳德隆《押韵释疑》
第二节 《押韵释疑》与《礼部韵略》注释之比较
第三节 《押韵释疑·拾遗》
第四节 《押韵释疑》对礼部“续降”韵字的安置
第六章 郭守正《紫云先生增修校正押韵释疑》研究
第一节 郭守正《紫云先生增修校正押韵释疑》
第二节 《紫云先生增修校正押韵释疑》与《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反切之比较
第三节 《紫云先生增修校正押韵释疑》与《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小韵之比较
第四节 《紫云先生增修校正押韵释疑》与《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注释之比较
第五节 《紫云先生增修校正押韵释疑》对礼部“续降”韵字的安置
第六节 《押韵释疑》与《紫云先生增修校正押韵释疑》之比较
第七章 《九经补韵》《魁本足注释疑韵宝》及其他
第一节 杨伯嵒生平与《九经补韵》概貌
第二节 《九经补韵》所补韵字
第三节 《魁本足注释疑韵宝》
第四节 《新编分类增注正误决疑韵式》及其他
余 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 · · · · · (
收起)
2 有用 園田蕪狐 2022-05-02 01:46:55
《礼部韵略》原为《集韵》稿本的删略版,官方编修及民间增补“殆且五十余家”,又以《增修互注礼部韵略》篇幅最大、流传最广,深刻影响着后世韵书的体例和内容,可谓是宋代韵书发展的主线。宋代文人务以官修《韵略》为尊,但有出韵即行黜落,凡遇疑义不敢自专,惟望上请裁决,可见彼时韵学仅为仕途所需,韵书仅为科场所用,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和功能性,“我辈数人定则定矣”之气象荡然无存。如《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所附《通用贡举... 《礼部韵略》原为《集韵》稿本的删略版,官方编修及民间增补“殆且五十余家”,又以《增修互注礼部韵略》篇幅最大、流传最广,深刻影响着后世韵书的体例和内容,可谓是宋代韵书发展的主线。宋代文人务以官修《韵略》为尊,但有出韵即行黜落,凡遇疑义不敢自专,惟望上请裁决,可见彼时韵学仅为仕途所需,韵书仅为科场所用,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和功能性,“我辈数人定则定矣”之气象荡然无存。如《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所附《通用贡举式》即考纲事项,《押韵释疑》《释疑韵宝》含真题讲解,殆与现代教辅无异。作者从科举文化史切入主题,编次历届《韵略》增补改造之过程,抉发《玉篇》《广韵》配套合刊之事实,穷尽考察《韵略》《广韵》《集韵》之关系,以及各章专书研究如利用避讳考出北宋本刊在英宗治平三年等,皆为精彩看点。 (展开)
1 有用 与言 2022-05-02 08:23:36
还不错,看过几章。
1 有用 Fequation 2023-03-29 14:00:15 北京
工具书。在梳理版本时可以增加图辅助阅读。中间统计和表格实在太多,感觉像是统计结果整合后出来的书。分析细致,但总觉得总结差了口气。最后不同韵书之间的关系梳理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