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可能文学就存在于那些永远不会豁然开朗的东西里。
《佩德罗·巴拉莫》的叙事迷雾中,死亡褪去本身晦暗的底色,变得显而易见。他反复写它,明目张胆地,像是宣示一种主权:所有未经宽恕之人拥有了终日游荡于此的自由。又是怎样的死亡,使所有的人、事紧密相连。
读起来费力,但是写法很现代的一本,百年孤独有这本的影子
在鲁尔福面前马尔克斯只是个三好学生。
一个疑问:如果说本故事需要读两遍才能看出美妙,那为什么不干脆一点,把重读第二遍的时间拿去读那些只需要一遍就能领略其美妙的作品?
感谢郑书九教授的讲座——这本小说着实厉害绝伦。人称与叙述主体随意跳动,"当前"时空的结局放在全书的中间,前后是生死相隔与各种回忆。一共三个时空,过去(pasado)与地狱是父亲,久远过去(mas allá)与天堂是母亲,而主角串联起三个时空。联想墨西哥的死亡文化,他在plaza(故事中心)的死去,同样象征着希望的新生,而非一望无际的绝望。
对于不善于记住人名的读者是种折磨
原来《百年孤独》那个著名的开头源自这里: “雷德里亚神父很多年后将会回忆起那个夜晚的情景。在那天夜里,硬邦邦的床使他难以入睡,迫使他走出家门。米盖尔•巴拉莫就是在那夜晚死去的。”
本来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弄得支离破碎,作者明摆着是在炫技。现在看来这本小说根本不是我的菜,也许以后只有重读才能稍微改变初读的厌倦感吧,但恐怕根本不会再读第二遍了。只有写景的地方好。
整本书就像鲁尔福有计划有意识地拼接出来的,一幅关于佩德罗·巴拉莫的一生及半月庄的历史衰落图景。拼接的意思是他没有按照传统叙述时间的方式来写,而是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以及让死人魂灵说话回忆与生者讲述的方式展现这幅图景。对话,回忆,自白,追叙,意识流等是他具体拼接的方法吧。
不知道为什么 译后记中对于佩德罗巴拉莫的描述我都不能认同 他是一个满怀着痛苦的人 因此恶贯满盈的庄园主这样的形象太单薄了 我看着他 无法感觉到任何愤恨 憎恶 我只感觉到痛苦 悲伤 无力 本来是善是恶又有谁能评判呢 在此之前刚读了时间的秩序 时间是什么?时间根本不存在 在墨西哥 时间是不存在的 空间是不存在的 生死之间的差别是不存在的
“雷德里亚神父很多年后将会回忆起那个夜晚的场景。”
眼看他建高楼 眼看他宴宾客 眼看他楼倒了
读完第一遍,和没读过一样 ,先打3星吧,看得稀里糊涂,这书虽然薄,但太绕了!求攻略啊!完全没看出来其中的伟大!
大师中的大师
这是本奇书,整个阅读的过程犹如坠入迷宫,直至看完之后再看一遍才看明白整个故事人物的连接。
会想到百年孤独,会想到尘埃落定,仔细一想,他们应该都是从这本书里得到了滋养。亡灵的叙述,更是有一种引人的魔力。
不分章节没有小标题,努力看完还是一脸问号,分不清七七八八的对话。看了赏析才知道,原来是这么简单的故事……有点无语,这本书所谓的“魔幻现实“,实在是get不到。
把活人与死人的梦呓、我你他各人的世界,拼接成一部小说。像使用蒙太奇手法不断跳闪、切换。这也就无怪乎一开始读得莫名其妙了。读完让我觉得是另一个版本的《族长的秋天》,都是在写拉丁美洲这片土地上,绵长如永不停息的雨水一样的死亡与孤独。(想了一下,说是另一个版本的《族长的秋天》,有点不恰当,因为众所周知,是这部书启发了马尔克斯的创作,它更是一部先驱之作。)
呓语和迷雾交织。有雨露的潮湿村庄,灵魂飘荡,白骨吮吸着土壤的芬芳。巴拉莫的残酷天堂里没有一丝温存。马尔克斯的男神果然牛🐮
> 佩德罗·巴拉莫
98 有用 李斯本 2019-04-19 12:25:26
可能文学就存在于那些永远不会豁然开朗的东西里。
44 有用 ParisPatient 2018-03-05 17:29:00
《佩德罗·巴拉莫》的叙事迷雾中,死亡褪去本身晦暗的底色,变得显而易见。他反复写它,明目张胆地,像是宣示一种主权:所有未经宽恕之人拥有了终日游荡于此的自由。又是怎样的死亡,使所有的人、事紧密相连。
30 有用 萝卜公公 2017-09-30 16:33:50
读起来费力,但是写法很现代的一本,百年孤独有这本的影子
26 有用 喃 大 丢.ai 2019-10-19 02:26:15
在鲁尔福面前马尔克斯只是个三好学生。
24 有用 哆啦C梦2.0 2020-05-28 13:59:06
一个疑问:如果说本故事需要读两遍才能看出美妙,那为什么不干脆一点,把重读第二遍的时间拿去读那些只需要一遍就能领略其美妙的作品?
14 有用 #蔚伊斯# 2019-10-30 20:28:23
感谢郑书九教授的讲座——这本小说着实厉害绝伦。人称与叙述主体随意跳动,"当前"时空的结局放在全书的中间,前后是生死相隔与各种回忆。一共三个时空,过去(pasado)与地狱是父亲,久远过去(mas allá)与天堂是母亲,而主角串联起三个时空。联想墨西哥的死亡文化,他在plaza(故事中心)的死去,同样象征着希望的新生,而非一望无际的绝望。
10 有用 十八号木木夕 2020-01-31 20:53:48
对于不善于记住人名的读者是种折磨
17 有用 庸人自扰 2021-07-12 21:30:07
原来《百年孤独》那个著名的开头源自这里: “雷德里亚神父很多年后将会回忆起那个夜晚的情景。在那天夜里,硬邦邦的床使他难以入睡,迫使他走出家门。米盖尔•巴拉莫就是在那夜晚死去的。”
11 有用 Nosferatu 2019-03-08 21:39:24
本来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弄得支离破碎,作者明摆着是在炫技。现在看来这本小说根本不是我的菜,也许以后只有重读才能稍微改变初读的厌倦感吧,但恐怕根本不会再读第二遍了。只有写景的地方好。
7 有用 孟冬 2016-11-05 15:35:07
整本书就像鲁尔福有计划有意识地拼接出来的,一幅关于佩德罗·巴拉莫的一生及半月庄的历史衰落图景。拼接的意思是他没有按照传统叙述时间的方式来写,而是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以及让死人魂灵说话回忆与生者讲述的方式展现这幅图景。对话,回忆,自白,追叙,意识流等是他具体拼接的方法吧。
10 有用 哎呀你是笨蛋吧 2021-03-03 18:11:37
不知道为什么 译后记中对于佩德罗巴拉莫的描述我都不能认同 他是一个满怀着痛苦的人 因此恶贯满盈的庄园主这样的形象太单薄了 我看着他 无法感觉到任何愤恨 憎恶 我只感觉到痛苦 悲伤 无力 本来是善是恶又有谁能评判呢 在此之前刚读了时间的秩序 时间是什么?时间根本不存在 在墨西哥 时间是不存在的 空间是不存在的 生死之间的差别是不存在的
9 有用 Саша萨沙 2018-08-07 11:35:49
“雷德里亚神父很多年后将会回忆起那个夜晚的场景。”
8 有用 cisx 2017-07-27 22:12:32
眼看他建高楼 眼看他宴宾客 眼看他楼倒了
4 有用 寒知了 2018-06-07 16:49:32
读完第一遍,和没读过一样 ,先打3星吧,看得稀里糊涂,这书虽然薄,但太绕了!求攻略啊!完全没看出来其中的伟大!
3 有用 焰 2017-12-22 19:47:03
大师中的大师
4 有用 Momo 2016-12-16 20:38:38
这是本奇书,整个阅读的过程犹如坠入迷宫,直至看完之后再看一遍才看明白整个故事人物的连接。
2 有用 江凌 2019-01-10 20:16:05
会想到百年孤独,会想到尘埃落定,仔细一想,他们应该都是从这本书里得到了滋养。亡灵的叙述,更是有一种引人的魔力。
5 有用 甜甜星刮刮乐 2020-03-14 17:36:59
不分章节没有小标题,努力看完还是一脸问号,分不清七七八八的对话。看了赏析才知道,原来是这么简单的故事……有点无语,这本书所谓的“魔幻现实“,实在是get不到。
3 有用 小熊耶夫斯基 2019-01-24 22:36:37
把活人与死人的梦呓、我你他各人的世界,拼接成一部小说。像使用蒙太奇手法不断跳闪、切换。这也就无怪乎一开始读得莫名其妙了。读完让我觉得是另一个版本的《族长的秋天》,都是在写拉丁美洲这片土地上,绵长如永不停息的雨水一样的死亡与孤独。(想了一下,说是另一个版本的《族长的秋天》,有点不恰当,因为众所周知,是这部书启发了马尔克斯的创作,它更是一部先驱之作。)
3 有用 Well 2018-12-24 19:07:53
呓语和迷雾交织。有雨露的潮湿村庄,灵魂飘荡,白骨吮吸着土壤的芬芳。巴拉莫的残酷天堂里没有一丝温存。马尔克斯的男神果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