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料理 短评

热门 最新
  • 7 烨伊 2016-11-21 10:11:39

    食之道,旬之味,器之美。有别于人均上千的怀石,寻常生活中的京都料理更有风土人情味儿。

  • 6 conan007 2016-12-01 08:49:50

    这不是一本可口的书,这是一本风雅的书。四季流转,一年又一年,不变的是风雅之心~

  • 1 于是 2016-11-13 17:28:37

    下次去京都可以带一本

  • 2 宽袖 2018-02-02 00:28:57

    很美很好吃嘿嘿~Mark:“四季流转,尊重自然的京都人应季而烹,应季而食。”“怀石料理本是尽心尽意制作、用来衬托浓茶美味的料理。”御本刷毛目钵好好看!春天的京都岚山鹤屋寿的樱饼、夏天的海鳗挂面和玉子豆腐、秋天的松武常盘用烤黑的葛根揉进白百何根象征的和式点心初雁、晚秋的香橙饭、冬天的海老芋都很好吃!

  • 1 杨子青 2017-02-22 18:45:18

    风雅且有趣,饱含生活的智慧,不仅是侘寂。

  • 0 [已注销] 2017-10-23 16:23:37

    看完后觉得如果再加上一些餐馆或者风物地图,这本书简直就可以荣登最风雅的介绍手册了。将京都的物候,器皿等都融合在一起。而且菜谱集中在几页范围,不会有阅读的割裂感。读起来非常向往……(虽然应该是没法做的

  • 1 Joanny 2016-11-18 09:17:47

    清淡而韵味悠远。

  • 0 城下夏花 2017-03-27 12:47:32

    2017.03.09 虹口区图书馆。

  • 0 tifanie 2018-02-11 01:41:33

    买之前以为是介绍高级怀石料理,读了才发现是时令日常,还有食谱。不过材料很难买,大概是不会实践了,不影响它是一本看完会有平静的喜悦的书。

  • 1 普罗米修斯 2017-03-27 11:58:21

    庆幸没做这套书...

  • 0 袁春楠 2017-08-14 12:54:14

    #书单#549《京料理》食物的淡雅,加餐具的风雅,一本书浓缩了京都的四季美食格调;一个人满足了基础生存需求,才能有精力和闲情研究茶道、花道、瓷器、饮食,有足够的讲究才有可能传承;简谱、简单但饱含低调奢华感和历史感,会不会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呢?

  • 0 Shirleysays 2016-12-06 20:56:30

    专栏结集,料理常识

  • 0 三日 2017-10-29 12:43:55

    吃东西怎么才能有仪式感呢?金贵!难得的好东西才值得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配着器皿对待。

  • 0 Anna 2017-12-07 11:44:59

    日文原版2015年由角川出版社发行,原版的封面很素净,更接近作者文字中所透露出来的审美偏好。中文版2016年,由新星出版社引进,可以说是跟的很跟了,算是借了日本旅游热的东风。 本书是一部杂志专栏的编集,作者后藤家寿子,是生活在东京的京都料理研究家,开设有料理教室。本书的每篇作文,都是她每个季节往返京都,向同为京都料理研究家的千澄子讨教,切磋,记录的结果。所以署名也成了, 千澄子 / 后藤加寿子联名。 料理研究家,早先,我一直纳闷这还算一种家,但在作者这里,只能说,确实。 说起两人出生的宗家,在京都可属于于世时代代传承袭名宗家之一,茶道流派武者小路千家。 但凡对日本茶道有点兴趣的,都听说“千家利休”这个名字,对,就是承继了利休的千家。难怪,作者用来盛菜肴的食器,不是名家就是古董。

  • 0 2s 2017-06-12 22:19:43

    三菜一汤。。瞬间就接地气了

  • 0 不吃青菜 2018-04-19 16:49:10

    吃着蚕豆春笋想到这本书,包邮区人同样讲究什么季节吃什么。圣护院的芜菁和无锡的水蜜桃。吃时令菜行时令事,京都之美。

  • 0 kodokoja 2017-09-11 20:01:13

    好看。好吃。

  • 0 宁宁 2017-07-17 22:48:43

    一页页全是最地道的京都风雅味道,如临其境,赞不绝口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