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日]
林巳奈夫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中国古代诸神
译者: 常耀华
出版年: 2016-9
页数: 259
定价: 44.00
丛书: 细节阅读丛书
ISBN: 9787108057594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中国古代诸神
译者: 常耀华
出版年: 2016-9
页数: 259
定价: 44.00
丛书: 细节阅读丛书
ISBN: 9787108057594
内容简介 · · · · · ·
《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距今五六千年前,国家最重大的事情就是取悦神灵和赢得战争。
中国人相信祖先的神灵掌握着人的命运。青铜器上面目狰狞、肃杀威严的兽面纹饰成为反映人们意识心灵的重要符号。
日本著名青铜器专家、京都大学教授林巳奈夫采撷出现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汉代至隋代的玉器、青铜器、画像石和瓦当上的兽面纹、人面纹,对它们的形成与变化、形式特征与象征意义等进行了系统介绍。通过考古资料与文献的互照,配合精美插图,从细微之处对青铜纹样的历史文化意义与艺术审美价值进行了综合性的展示。
作者简介 · · · · · ·
林巳奈夫(1925~2006),日本著名考古学家。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文学博士。系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东洋考古学会及日本学士院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至汉代考古学,专攻青铜器研究,从事中国出土文物的鉴定、审评、年代鉴别、分类等方面的研究。利用考古类型学理论对铜器、玉器进行分析,并与甲骨文、金文及中国古代文献相互参证,颇受考古学、古文字学、神话学、美术史学者关注。
目录 · · · · · ·
前言
第一章 兽面纹为何物
第二章 良渚文化的兽面纹
第三章 从新石器时代到殷周时代的变化
第四章 兽面纹的形成
第五章 珍贵的兽面纹
第六章 复合兽面纹
第七章 春秋、战国时代及以后
后记
译后记
忆念林巳奈夫先生(代跋)
参考文献
图版目录
· · · · · · (收起)
第一章 兽面纹为何物
第二章 良渚文化的兽面纹
第三章 从新石器时代到殷周时代的变化
第四章 兽面纹的形成
第五章 珍贵的兽面纹
第六章 复合兽面纹
第七章 春秋、战国时代及以后
后记
译后记
忆念林巳奈夫先生(代跋)
参考文献
图版目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商朝后期、水牛和鹿都不是珍稀动物,从殷商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它们是主要的狩猎对象。因为它们是那时沼泽地和森林中十分常见的动物,所以一般认为它们有被铸成兽面纹的机会。可是,不可思议的是,在商朝以后的青铜器上却出现了像盘羊、羚牛等生活在商朝文化圈以外的高山动物。安阳殷墟的西侧是太行山脉,贯穿于太行山的漳河经过殷墟的北部向东流去,其中也有一部分经太行山脉的西侧进入殷文化圈内。太行山脉有高达三千米的山,虽然高度适合,但现在都变成秃山了,因此没有像西藏高原上那样的大型野生动物生存。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以前的环境并非现在这么干燥,因此类似的生物曾经生存在这个地方,所以当时的人们也就有机会把它们画作神像。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兽面纹为何物 -
五六千年前,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取悦神灵和赢得战争。 笔者认为,当时的人们在青铜器上装饰纹饰是为了渲染缩回怪兽的恐怖性,并借此来去除邪恶。 动物身上的某一部位i,对于自然界的动物来说,本应是不可分割的,但在此却被拿来单独使用。 兽面纹时组合定型的纹样。 兽面纹,人面纹,肩负着抱有一个家族幸福的使命。 裸体为野蛮人或是神。 【蕝】从额头至鼻际之间的扇形细长物——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拜谒天子时,作为标识树立于各诸侯所占位置的一种旗帜的旧称。 以兽面纹作装饰的主要是殷和西周时代的青铜器。 青铜造型的方法只能靠浇铸。【内范,外范。】 羽涡纹 戴胜鸟的头部华文中出现的长长的刀形部分与涡状的小枝部分。 虎扮演了宇宙星辰的运行中心和阴阳调和和枢纽的角色,太一帝也扮演着同样的角色。 兽面不是通过动物本身,而是通过动物所象征的族群来显示威力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兽面纹为何物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细节阅读丛书(共19册),
这套丛书还有
《鹊华秋色》《古琴》《画说金鱼》《花间十六声(第2版)》《鉴若长河》
等
。
喜欢读"神与兽的纹样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神与兽的纹样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此书并非系统的纹样学著述
林先生在后记里详细的说明了写此书的缘由,只是重在整理他研究多年的一些心得和想法,因此多了很多似是而非的推测,少了很多严谨周密的分析。说实在的,本书不系统,不主流,不深入浅出,如果是长期浸淫此道或许会受到一二启示,对于纯以此为闲暇之乐的看客怕是并无多少帮助。 ...
(展开)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7.3分 424人读过
-
吉川弘文館 (2004)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 君子不器 (菜蒲团)
- 2016年图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 之所以一直睡不好觉都是因为这些买了却没有看的书堆在床上叫人每天晚上都夜不能寐 (丁小美∣种草机)
- 动人的画面,色迷迷的文字2 (黑压压一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4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神与兽的纹样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piggy 2018-01-01 11:35:51
感觉日本人研究的不太深入也不太严谨。自己画的插图也有点丑。排版经常图文要翻前翻后。作者的结论经常出的莫名其妙。还时不时冷幽默一把。越往后看觉得作者脑洞越大。有些地方有错。买的时候被封皮的Tiffany蓝骗了……优点;非常浅显,扫盲很好。然而,还是应该看我天朝的。这都写的啥呀……看着一点也不专业。1、披头散发没穿衣服的都是神;2、复合兽面纹。
0 有用 Avaykn 2022-06-23 16:11:28
读书笔记做过,MARK.
1 有用 放鱼 2018-03-13 14:01:30
错字和页码扣一星
6 有用 一八 2017-04-12 20:03:53
做青铜器纹饰来源的研究需要大量的脑洞,而且感觉很难说服大部分人(不清楚甲骨文的释读是怎样达成学界共识的);就本书来看情况亦是如此:我觉得比较靠谱的就是各种动物纹比如鸮纹吧😳。另:插图虽多,排版却很糟糕,经常需要前后翻,几乎没有顺手的
2 有用 1N 2017-06-04 22:04:06
细析新石器到青铜时代兽面纹样,意在勾勒纹样演变线索,并给出功能性释读。兽面纹始于良渚文化玉琮,为农耕文明所崇太阳火神和日光神的结合体,圆目上是象征阳光的鸟羽;龙山和石家河文化的神面玉器,作为太阳神的火神则逐渐被金雕取代,最终演进为青铜器兽面纹。各种兽面系本族的至上神“帝”(并不简单等同于图腾或族徽),渲染可怖与威严是以驱除邪恶、护佑部族。最具想象力的,是将青铜兽面纹沟通天人的关键部位命名为“蕝”(... 细析新石器到青铜时代兽面纹样,意在勾勒纹样演变线索,并给出功能性释读。兽面纹始于良渚文化玉琮,为农耕文明所崇太阳火神和日光神的结合体,圆目上是象征阳光的鸟羽;龙山和石家河文化的神面玉器,作为太阳神的火神则逐渐被金雕取代,最终演进为青铜器兽面纹。各种兽面系本族的至上神“帝”(并不简单等同于图腾或族徽),渲染可怖与威严是以驱除邪恶、护佑部族。最具想象力的,是将青铜兽面纹沟通天人的关键部位命名为“蕝”(春秋诸侯“朝会束茅表位”),因其形近于甲骨文“舌”,经“蕝”即神兽之舌与祖神通灵;推测到殷后期简化为“廾”字形纹,即双手恭敬侍奉之意。另论兽面纹神额鼻翼多有V字符号,亦通“元气”之始。后又衍生出复合兽面纹,其中披发裸体之神人或据获准配天的祖先形象所创造。不失为一家之说,译本删掉注释极不严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