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俄] 叶甫盖尼·扎米亚京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We
译者: 陈超
出版年: 2017-1
页数: 288
定价: 36.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译文经典(精装本)
ISBN: 9787532773862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We
译者: 陈超
出版年: 2017-1
页数: 288
定价: 36.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译文经典(精装本)
ISBN: 9787532773862
内容简介 · · · · · ·
叶甫盖尼•扎米亚京(Yevgeny Zamyatin,1884—1937),俄国小说家、剧作家和讽刺作家,反乌托邦小说的创始者。
《我们》以笔记的形式,描绘了二十六世纪的一个集权主义国度“众一国”的生活场景:每个人都只有号码,没有姓名,住在完全透明的玻璃房子里,身穿同样的制服,吃的是化学食品,享受配给的性生活,由一位永不更替的全权“恩主”统治。《我们》是扎米亚京的传世之作,开创了反乌托邦小说这一崭新的文学类型,与奥尔德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并称为世界文坛最著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
作者简介 · · · · · ·
叶甫盖尼•扎米亚京(Yevgeny Zamyatin,1884—1937),俄国小说家、剧作家和讽刺作家,反乌托邦小说的创始者。
目录 · · · · · ·
目录
记录一
宣言•最睿智的线条•一首史诗
记录二
芭蕾舞•和谐的方阵•未知数X
记录三
夹克•墙•时刻表
记录四
野人与气压计•癫狂•如果
记录五
广场•世界的主宰者•令人愉快而又有用的功能
记录六
事故•该死的“显然”•二十四小时
记录七
一根眼睫毛•泰勒•莨菪与幽谷百合
记录八
无理数的根•R13•三角形
记录九
礼拜仪式•抑扬格•铁铸的手
记录十
信•薄膜•毛茸茸的我
记录十一
不,我没办法……•跳过这些内容
记录十二
无限的界限•天使•反思诗歌
记录十三
雾•“汝”•一桩极其荒诞的事件
记录十四
“我的人”•不可能•冰冷的地板
记录十五
气钟•波平如镜的大海•我将永被烈火焚烧
记录十六
黄色•二维的影子•无可救药的灵魂
记录十七
穿过玻璃•我死了•走廊
记录十八
逻辑的迷宫•创伤与膏药•此后再也不会
记录十九
无穷小的三阶函数•愁眉不展的一瞥•越过城墙
记录二十
放电•理念的材料•零之绝壁
记录二十一
一个作者的责任•膨胀的冰块•最艰难的爱
记录二十二
凝固的波浪•一切都很完美•我是一个微生物
记录二十三
花•一个晶体的溶解•只要……
记录二十四
函数的极限•复活节•删掉一切
记录二十五
从天堂降落•史上最大灾难•已知的终结
记录二十六
世界依然存在•出疹子•摄氏四十一度
记录二十七
没有目录——不能有
记录二十八
两个女人•熵与能量•身体不透明的部位
记录二十九
脸上的丝线•发芽•别扭的收缩
记录三十
最后的数字•伽利略的错误•难道这样不是更好?
记录三十一
伟大的手术•我原谅了一切•火车相撞
记录三十二
我不相信•人形拖拉机•一个小小的人儿
记录三十三
(没时间写目录了,最后的记录)
记录三十四
休假的人•明媚的夜晚•无线电女武神
记录三十五
箍中•胡萝卜•谋杀
记录三十六
白纸•基督教的上帝•关于我的母亲
记录三十七
纤毛虫•世界末日•她的房间
记录三十八
(我不知道这里是怎么回事,或许只不过是:一个烟蒂)
记录三十九
结局
记录四十
事实•气钟•我坚信
附录
论文学、革命、熵与其他话题
· · · · · · (收起)
记录一
宣言•最睿智的线条•一首史诗
记录二
芭蕾舞•和谐的方阵•未知数X
记录三
夹克•墙•时刻表
记录四
野人与气压计•癫狂•如果
记录五
广场•世界的主宰者•令人愉快而又有用的功能
记录六
事故•该死的“显然”•二十四小时
记录七
一根眼睫毛•泰勒•莨菪与幽谷百合
记录八
无理数的根•R13•三角形
记录九
礼拜仪式•抑扬格•铁铸的手
记录十
信•薄膜•毛茸茸的我
记录十一
不,我没办法……•跳过这些内容
记录十二
无限的界限•天使•反思诗歌
记录十三
雾•“汝”•一桩极其荒诞的事件
记录十四
“我的人”•不可能•冰冷的地板
记录十五
气钟•波平如镜的大海•我将永被烈火焚烧
记录十六
黄色•二维的影子•无可救药的灵魂
记录十七
穿过玻璃•我死了•走廊
记录十八
逻辑的迷宫•创伤与膏药•此后再也不会
记录十九
无穷小的三阶函数•愁眉不展的一瞥•越过城墙
记录二十
放电•理念的材料•零之绝壁
记录二十一
一个作者的责任•膨胀的冰块•最艰难的爱
记录二十二
凝固的波浪•一切都很完美•我是一个微生物
记录二十三
花•一个晶体的溶解•只要……
记录二十四
函数的极限•复活节•删掉一切
记录二十五
从天堂降落•史上最大灾难•已知的终结
记录二十六
世界依然存在•出疹子•摄氏四十一度
记录二十七
没有目录——不能有
记录二十八
两个女人•熵与能量•身体不透明的部位
记录二十九
脸上的丝线•发芽•别扭的收缩
记录三十
最后的数字•伽利略的错误•难道这样不是更好?
记录三十一
伟大的手术•我原谅了一切•火车相撞
记录三十二
我不相信•人形拖拉机•一个小小的人儿
记录三十三
(没时间写目录了,最后的记录)
记录三十四
休假的人•明媚的夜晚•无线电女武神
记录三十五
箍中•胡萝卜•谋杀
记录三十六
白纸•基督教的上帝•关于我的母亲
记录三十七
纤毛虫•世界末日•她的房间
记录三十八
(我不知道这里是怎么回事,或许只不过是:一个烟蒂)
记录三十九
结局
记录四十
事实•气钟•我坚信
附录
论文学、革命、熵与其他话题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译文经典(精装本)(共156册),
这套丛书还有
《美丽新世界》《生存哲学》《不祥的蛋·狗心》《奥利弗的故事》《忏悔录》
等
。
喜欢读"我们"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我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12 条 )



论坛 · · · · · ·
这本好适合动画化 | 来自WholeLottaLove | 2023-01-22 17:36:39 | |
最后I-330房间地上粉红票据上F是谁? | 来自wangyu | 2022-12-11 11:41:07 | |
和《1984》比,阅读有点无味 | 来自梅子熟了 | 2022-12-11 06:43:59 | |
我咋第一次感觉看不懂一本书 | 来自22年刷完top250 | 5 回应 | 2022-11-21 20:07:23 |
是否有删减 | 来自飞行模式 | 2022-09-01 23:55:30 |
> 浏览更多话题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每满30减10,实付108送福袋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4 )
-
Penguin Classics (1993)8.2分 140人读过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7.8分 8730人读过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7.5分 3115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3)7.7分 208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译文经典(上海译文 精装版) (Anatole)
- 五条人的书单 (belakangmati)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冯涛策划编辑图书目录(2) (judetheobscure)
- 译文文学 (上海译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我们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Vivian Badlook 2020-03-05 23:00:52
被放入我书架浪漫主义那一块
298 有用 韦🔥 2018-06-15 15:56:17
感觉个人是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看得最痛苦的一本😂
11 有用 金鸡独立 2017-07-13 23:04:45
好喜欢这本,无论是外还是内
487 有用 鹅掌柴 2019-04-21 23:15:51
“三部曲”中,最伟大的一本。豆瓣评分不可靠,奥威尔对这本的评价也不可靠。1. 相比《1984》和《美丽》昭然若揭的“政治讽刺”,《我们》更具备一本文学作品该有的雕琢——“乌托邦”不只是浮在面上的制度、科技、形式,而是一种理念。2. 什么是“我们”?“我们”是对“我”的消融,当“我们”足够大,“我”的密度将足够小,“匿名的公众”理论——恩主不是任何人,就是“我们”。3. 整本书人称代词的出现频率悄悄... “三部曲”中,最伟大的一本。豆瓣评分不可靠,奥威尔对这本的评价也不可靠。1. 相比《1984》和《美丽》昭然若揭的“政治讽刺”,《我们》更具备一本文学作品该有的雕琢——“乌托邦”不只是浮在面上的制度、科技、形式,而是一种理念。2. 什么是“我们”?“我们”是对“我”的消融,当“我们”足够大,“我”的密度将足够小,“匿名的公众”理论——恩主不是任何人,就是“我们”。3. 整本书人称代词的出现频率悄悄发生了变化“我们—我—他们—我—我们”,这也是“我”的心路历程。4. 人类到底是追求理性还是渴望非理性?《美丽》偏向于非理性,《1984》没讨论到这个深度,《我们》认为人是渴望理性的非理性。5. “我”和“我们”的叙述转换,带来了不同的视角,强逼出读者的第三视角。6. 新现代主义的描写,足够立体。 (展开)
6 有用 渡鸦 2018-10-16 16:34:43
这才是正儿八经的“符号学”
0 有用 ladyiceberg 2023-01-29 21:02:01 北京
当“我”成了“我们”……
0 有用 今夜起舞 2023-01-29 19:41:16 上海
看到2/3处读不下去 作为反乌托邦的第一部来说还是有点不太理解 但是后两本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0 有用 嗯 2023-01-29 00:15:43 辽宁
20230128读完 乌托邦三部曲的好看程度 是根据我的读书顺序逐渐递减的 一九八四很好看 美丽新世界读起来不流畅 但对比了我们 美丽新世界也显得流畅了太多 字认识 词认识 组成句子 就让人不知所云 不知是作者的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 倒是附录写的很好 基本囊括了整本书的中心思想 但是这本书作为思想载体的表现形式 属实是有点难读 我要让我们充满你 我是谁 我们是谁 你又是谁 任何学科的最终归宿都是哲... 20230128读完 乌托邦三部曲的好看程度 是根据我的读书顺序逐渐递减的 一九八四很好看 美丽新世界读起来不流畅 但对比了我们 美丽新世界也显得流畅了太多 字认识 词认识 组成句子 就让人不知所云 不知是作者的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 倒是附录写的很好 基本囊括了整本书的中心思想 但是这本书作为思想载体的表现形式 属实是有点难读 我要让我们充满你 我是谁 我们是谁 你又是谁 任何学科的最终归宿都是哲学吗 “鲜活的作品不会照着昨日的时钟去活,也不会照着今日的时钟去活,而是照着明日的时钟去活。” 作者的意识是比较超前的 远远超出他所在的社会时代 每一场革命都象征着“进步” 时代先驱赢得的荣誉 远不止他所承受的磨难那样多 反叛思想 一场革命 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明天 取决于我们今日如何做 (展开)
0 有用 (=゚ω゚)ノ 疯峰巅 2023-01-28 23:54:48 湖北
应该属于适合读两遍的书吧,实话实说,耐着性子读完的,当偶然间再次回顾刚开始的那些对话时,才明白真正的含义。确实是有些书可以越读越厚。
0 有用 菜鸟充电中 2023-01-28 21:01:46 河南
🥺噩梦素材来源,感觉比1984还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