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文明初起——远古至11世纪
宋立宏:男,南京市人。现为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黛安/杰尔福特·格来泽犹太以色列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在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导师为陈仲丹&钱乘旦,博士论文为《不列颠罗马化研究(公元43-235年)》】。曾在东北师范大学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做访问学生(2001-02),在特拉维夫大学犹太史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04)。历任美国重建派拉比神学院和天普大学宗教学系访问教授(2008-09)、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近东语言文明系访问研究学者(2012-13)、以色列奥尔布赖特考古研究所研究员(2016. 2-7)、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20-21年度)。另曾在牛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布兰代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美国西北大学、以色列纳粹屠犹国家纪念馆(Yad Vashem)、考文垂大学等高等研究机构短期访学或驻研。担任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古代史学会理事,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暨驻院本科生项目专任导师,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英国出版的Journal of Modern Jewish Studies的编委,全球反犹主义研究与政策研究所(ISGAP)的研究员。学术兴趣为犹太文明和中犹关系。
李家莉:女,内蒙古赤峰市人,蒙古族;先后从厦门大学、内蒙古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9年博士毕业,导师为孟广林,博士论文为《英国兰开斯特王朝议会君主制研究》】,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经历;现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史、西欧中世纪史;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专题、英国史专题、历史专业英语等课程。
张建辉:男,1975年生,先后就读于内蒙古大学【2005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导师为苑一博,硕士论文为《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基督教及政教关系》】、武汉大学【2012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向荣】,现为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世界史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英国早期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完成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各1项。在《历史教学》《贵州社会科学》等发表论文20余篇,合著1部。
第二卷 封建时代: 从诺曼征服到玫瑰战争
孟广林:男,1955年生, 江苏滨海人。1978年考上贵州大学历史学系,1982年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并留校,在历史学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任助教。1985年考上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比较史学专业研究生,师从于著名史学家庞卓恒先生。1988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之后到贵州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任讲师兼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1992年考上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地区史、国别史专业的博士生,师从于著名史学家马克垚先生,1995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英国封建王权的历史考察——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之后至今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史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中国英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中心刊物《世界史》学术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主要从事西方封建政治史、思想文化史与中西历史的比较研究。
黄春高:男,北京大学教授。1996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导师为马克垚,博士论文为《14-16世纪英国农民经济——分化与突破》】。专业研究:西欧经济,社会史;西欧封建社会,近代早期欧洲农民发展问题。著作有《西欧封建社会》等。
第三卷 铸造国家: 16-17世纪英国
姜守明:男,1959年生,江苏盱眙人。历史学系教授。1982年、1987年、1999年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历史系,相继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导师为钱乘旦,博士论文为《英国民族国家形成时期的海外殖民扩张》】学位。历史学教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教授、世界文化史方向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常务理事。1982年分配到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1996年至1998年曾兼任历史系党总支副书记,1994年赴美国进修学习。主要从事世界史(英国史、西方文化史和社会保障制度)教学和研究工作。
黄光耀:男,1963年生,安徵寿县人,博士,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世界现当代史学会会员、中国英国史学会会员,江苏省世界史学会理事。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198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1988年7月分配至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工作;2001年在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导师为钱乘旦,博士论文为《从民间拓殖到重商帝国——论17世纪英帝国的形成》。1997年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教授;
许洁明:女,1950年出生于江苏新沂,曾任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导师为钱乘旦,博士论文为《十七世纪的英国社会》】。研究专长:社会史、英国史、妇女运动
蔡蕾:女,1975年生,河南濮阳人,世界史博士、校聘教授;199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获博物馆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世界史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世界史博士学位;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会员;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会员,主要从事英国史、现代化研究。
胡传胜:男,1962年出生,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导师为钱乘旦,博士论文《以赛亚·伯林与当代自由主义的转变》】,现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学海》主编。主要研究方向:政治思想史。1997年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教授;
许洁明:女,1950年出生于江苏新沂,曾任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导师为钱乘旦,博士论文为《十七世纪的英国社会》】。研究专长:社会史、英国史、妇女运动
蔡蕾:女,1975年生,河南濮阳人,世界史博士、校聘教授;199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获博物馆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世界史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世界史博士学位;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会员;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会员,主要从事英国史、现代化研究。
胡传胜:男,1962年出生,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导师为钱乘旦,博士论文《以赛亚·伯林与当代自由主义的转变》】,现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学海》主编。主要研究方向:政治思想史。
第四卷 转型时期: 18世纪英国
刘金源:男,1972年生,安徽望江人,先后毕业于安庆师范大学(1989-1993)、南京大学(1993-1999)【导师为钱乘旦,博士论文《现代化进程中的经济社会问题——若干国家个案的研究》】;现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2009年起)、博士生导师(2010年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化研究会理事、江苏省世界史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英国及英联邦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化进程。
李义中:男,1965年生,安徽怀宁人。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2003年在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导师为钱乘旦,博士论文《从托利主义到自由主义——格拉斯顿宗教-政治观的演进》】。现任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安徽省教学名师。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英国史学会会员,安徽省史学会副会长。安徽大学欧盟研究中心顾问。
刘明周:男,汉族,1980年6月生,河南安阳人,研究生学历,历史学博士【200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导师为钱乘旦,博士论文《英帝国解体研究》】。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大国兴衰与大国竞争、国际关系理论、海洋政治、印尼问题等研究。
胡传胜:男,1962年出生,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导师为钱乘旦,博士论文《以赛亚·伯林与当代自由主义的转变》】,现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学海》主编。主要研究方向:政治思想史。
第五卷 光辉岁月: 19世纪英国
刘成:男,南京人,历史学博士,师从钱乘旦教授【2001年毕业,博士论文《理想与现实——二战后英国工党公有制思想和政策的演变》】,2002年至今在南京大学工作,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与英联邦国家研究所所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主持人(Holder of UNESCO Chair on Peace Studies),和平学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英国史;和平学;世界近现代史
胡传胜:男,1962年出生,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导师为钱乘旦,博士论文《以赛亚·伯林与当代自由主义的转变》】,现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学海》主编。主要研究方向:政治思想史。
陆伟芳:女,1962年12月出生,江苏常熟人,致公党党员,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苏州大学毕业,2003年获南京大学博士学位【导师为钱乘旦,博士论文《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先后在扬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任教。曾任江苏省扬州市第六、七届政协委员,现任致公党上海师范大学支部委员会主委,上海市徐汇区第十四届政协委员,兼任英国利物浦大学、威尔士大学访问研究员,莱斯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世界史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史,妇女史、社会性别等
傅新球:女,1972年生,湖南长沙人,博士【200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导师为钱乘旦,博士论文《16-19世纪的英国家庭——基于其延续性特征的研究》】、教授、博导。主要研究世界近现代史、英国史。现任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委员、世界史学科负责人,兼任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中世纪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第六卷 日落斜阳: 20世纪英国
钱乘旦【主编】
陈晓律:男,1954年生,四川新都人。1977年恢复高考后进入大学学习,1988年获取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导师为我国著名英国史专家蒋孟引教授【博士论文《走向福利国家之路》】。曾先后到美国格林内尔学院,耶鲁大学和英国萨塞克斯大学访学,现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史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欧洲学会历史分会副会长,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英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
潘兴明:男,1956年出生,教授,历史学博士【199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导师为王觉非&杨豫,博士论文《丘吉尔与英国的非殖民化》】。在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多年,曾赴美国哈佛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作访问学者和学术研究。现任职于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与欧亚研究院。中国欧洲学会理事、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理事、上海市世界史学会理事。
陈祖洲:男,出生于1963年,199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导师为王觉非,博士论文《主与凯撒:试论复辟时期的宗教解决办法》】。现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