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的原文摘录

  • 假如一味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凝望世间万物,世界难免会被咕嘟咕嘟煮干。人就会身体发僵,脚步沉重,渐渐变得动弹不得。可是一旦从好几处视点眺望自己所处的立场,换句话说,一旦将自己的存在托付给别的体系,世界就会变得立体而柔软起来。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就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姿态。 (查看原文)
    NANA 7回复 82赞 2017-01-03 22:19:50
    —— 引自第163页
  • 如果你希望自由地表达什么,也许应该在脑海中尝试着视觉化。 尤其是青年时期,应该尽可能的多读书。优秀的小说也罢,不怎么优秀的小说也罢,甚至是极烂的小说也罢,都(丝毫)不成问题,总之多多益善,要一本本地读下去。让身体穿过更多的故事,邂逅大量的好文章,偶尔也邂逅一些不太好的文章。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作业。它将成为小说家必不可缺的基础体力。趁着眼睛健康,时间有余,先把这事儿踏踏实实地做好。实际练笔写文章大概也很重要,不过从先后顺序而言,我觉得再往后排一排也来得及。 其次要做的,我觉得应该是养成事无巨细,仔细观察眼前看到的事物和现象的习惯。习惯来来去去的各色人物、周围起起起落落的种种事情,不问三七二十一,认真仔细地加以观察,并且深思细想、反复考虑。虽说是“反复考虑”,却没有必要急于对事物的是非价值作出判断。要尽可能地保留结论,有意往后拖。重要的不是得出明了的结论,而是把那些来龙去脉当做素材,让他们以原汁原味的形态,历历可见地留存在脑海里。 即使没有这种威猛张扬的经历,人们其实也能写出小说来。不管多么微不足道的经历,只要方法得当,就能从中发掘出令世人震惊的力量。 假如你立志写小说,就请细心环顾四周——这就是我这篇闲话的结论。世界看似无聊,其实布满了许许多多魅力四射、谜团一般的原石。所谓小说家就是独具慧眼、能够发现这些原石的人。而且还有一件妙不可言的事,这些原石基本都是免费的。只要你拥有一双慧眼,就可以随意挑选、随意挖掘这些宝贵的原石。 让我们相比于任何东西,更相信自己的真实感受吧。不管周围的人们说什么,都无关紧要。对作者来说,抑或对读者来说,胜过真实感受的基准,在什么地方都不存在。 因为做一项长期工作时,规律性有极大的意义。 而所谓讲故事,就是要下降到意识的底层去,下降到心灵黑暗的底部去。要讲规模宏大的故事,作家就必须下降到更深的地方。这就好比想建造高楼大厦,地基就必须越挖越深。而越是要讲... (查看原文)
    [已注销] 4回复 61赞 2017-02-22 22:24:44
    —— 引自第1页
  • 我丝毫没有奉劝诸位“人生路上要尽量多吃苦头”的意思。老实说,我觉得假如不吃苦头就能蒙混过关,当然是不吃更好。毫无疑问,吃苦受难绝不是乐事一桩,只怕还有人因此一蹶不振,再也无法重整旗鼓。不过,假如您此时此刻刚好陷入了困境,正饱受折磨,那么我很想告诉您:”尽管眼下十分艰难,可日后这段经历说不定就会开会结果。“(p.25) (查看原文)
    草履猴 8赞 2017-02-24 20:32:26
    —— 引自第25页
  • ......每天跑步游泳,每年一次全程马拉松,后来也参加铁人三项竞赛...... 那样的生活累积下来,我常常感到,自己身为作家的能力也逐渐一点一点提高,创造力似乎也变得更坚强、更安定了。虽然我不能秀出客观的数值「你看,这样多」来说明,不过我心中就是有自然的触感和真实感。 即使我这样说,周围很多人还是完全没有理会,反而好像嘲笑的人比较多。尤其大约十年以前,人们几乎不理解这件事,还有些人说「每天早晨跑步的话,变得太健康了,会写不出好的文学作品哦」。本来文艺世界里,对于锻炼身体就有从头瞧不起的风潮。 ...... 我只是建议您多注意一点身体的事情会比较好,这只是非常简单而务实的建议。 这种思考方式、生活方式或许并不符合世人对一般小说家所抱持的印象。我自己一边这样说,一边渐渐被不安所袭。或许世人现在依然还在心中期待着那种古典的小说家形象--过着自甘堕落的生活,不顾家庭、把太太的和服拿去当铺换钱(这种形象有点太古老吗?)有时酗酒、有时迷恋女人,总之任性胡为,像这样从破绽和混沌中产生文学的反社会性文人--或者在心中向往去参加西班牙内战,在枪林弹雨下继续啪嗒啪嗒敲着打字机般的「行动派作家」。其实可能谁也不稀罕住在安稳的郊外住宅区,过着早睡早起健康生活,每天不能缺少慢跑,喜欢做青菜沙拉,关在书房每天固定时间工作的这种作家。我只是到处去把人们所怀抱的浪漫幻想,无谓地浇冷水而已,不是吗? 例如有一位叫做安东尼·特洛勒普的作家。十九世纪英国作家。发表了多篇长篇小说,当时非常受欢迎。他一边在伦敦邮局上班,一边只是因兴趣写着小说,终于以作家成功了,成为风靡一时的流行作家。但他一直没辞掉邮局的工作,每天上班前提早起床面对书桌,把自己定量的稿子勤快地继续写下去,然后才去邮局上班。 一八八二年,他以遗稿所留下的自传死后被刊登出来。他那样不浪漫的规律日常生活模样第一次公诸于世。过去特洛勒普是怎样的人,一般人... (查看原文)
    海獭 5赞 2016-02-08 14:16:34
    —— 引自第174页
  • 然而我常想,才思过于敏捷或者知识储备超常的人,只怕不适合写小说。因为写小说(或者故事)是需要用低速挡缓慢前行,去耐心推进的作业。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与这种速度匹配的思维活动。 在许多情况下,小说家是将存在于意识之中的东西转换成“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那原本固有的形态与后来产生的新形态之间会产生“落差”,便如同杠杆一般,利用这落差自身的能量来讲故事,这是相当绕弯子和费工夫的活儿。 或许可以这样定义“所谓小说家,就是刻意把可有可无变成必不可缺的人种。” 然而也很快乐。这同样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年轻,又非常健康,最主要的是可以整天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店铺虽小,却也算是一国之君、一城之主、无须挤在满员电车里行色匆匆地赶去上班,也无须出席枯燥无聊的会议,更不必冲着令人生厌的老板点头哈腰,还能结识形形色色的有趣的人、兴味盎然的人。 这时,一个念头毫无征兆,也毫无根据地陡然冒出来,“对了,没准我也能写小说。”那时的感觉,我至今记忆犹新。似乎有什么东西慢慢从天空飘然而下,而我摊开双手牢牢接住了它。它何以机缘巧合落到我的掌心里,我对此一无所知。 写小说时,我感觉与其说在“创作文章”不如说更近似“演奏音乐”。也许这并非用脑袋写文章,而是用身体和感觉写文章,也就是保持节奏,找到精彩的和声,相信即兴演奏的力量。 不久前,我走进一家书店,发现里面堆满了书名类似《村上春树为什么没能获得芥川奖》的书。我没翻开读过,不知道内容如何——自己毕竟不好意思买吧?假如我得了芥川奖,伊拉克战争就不会爆发——如果事情是这样,我自然也会感到有责任,但这样的事绝无可能。 (查看原文)
    叶酱 5赞 2017-01-05 23:01:58
    —— 引自第17页
  • 其次(恐怕先于动笔)要做的,我觉得应该是养成事无巨细,仔细观察眼前看到的事物和现象的习惯。身边来来去去的各色人物、周围起起落落的种种事情,不问三七二十一,认真仔细地加以观察,并且深思细想、反复考虑。虽说是“反复考虑”,却没必要急于对事物的是非价值作出判断。要尽可能地保留结论,有意往后拖。重要的不是得出明了的结论,而是把那些来龙去脉当作素材,让它们以原汁原味的形态,历历可见地留在脑海里。 (查看原文)
    抱字 5赞 2017-01-24 14:19:47
    —— 引自章节:第五章 那么,写点什么好呢?
  • 写小说的时期,会规定好除非有逼不得已的缘由,决不写小说以外的文字。因为倘若写起随笔,势必会应需要拉开某个抽屉,将其中的记忆信息用作素材。这么一来,写小说时再想用它,就会出现在别处已然用过的情况。 总之一句话,在写小说那段时期,最好保证所有的档案柜都为写小说所用。不知什么时候需要什么东西,所以尽量节省着用。 总之,我们只能凭借手头现有的东西,全力以赴坚持到底。不过,假如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握住了巨大的可能性。那就是你会施展魔法这个妙不可言的事实。 (查看原文)
    抱字 5赞 2017-01-24 14:19:47
    —— 引自章节:第五章 那么,写点什么好呢?
  • 与此同时,我觉得通过涉猎各种类型的书,视野在一定程度上自然而然地“相对化”了,这对于十多岁的我也有重大的意义。就是说书中描写的种种感情,差不多都感同身受地体验了一番,在想象中自由地穿梭于时间和空间之间,目睹了种种奇妙的风景,让种种语言穿过自己的身体。因此,我的视点多少变成了复合型,并不单单立足于此刻的地点凝望世界,还能从稍稍离开一些的地方,相对客观地看看正在凝望世界的自己的模样。 假如一味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凝望世间万物,世界难免会被咕嘟咕嘟地煮干。人就会身体发僵,脚步沉重,渐渐变得动弹不得。可是一旦从好几处视点眺望自己所处的立场,换句话说,一且旦将自己的存在托付给别的体系,世界就会变得立体而柔软起来。人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就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姿态。通过阅读学到这一点,对我来说是极大的收获。 (查看原文)
    明明 3赞 2019-12-27 13:38:53
    —— 引自章节:第八章 关于学校
  • 我想当大作家吗?我想得诺贝尔文学奖吗?诺贝尔文学奖是什么?这个奖颁给太多二流的作家了。颁给引不起阅读兴趣的作家们,得到那样的东西,必须到斯德哥尔摩去,穿上正式的礼服,发表获奖感言。诺贝尔文学奖值得这样麻烦吗?绝对不值。 (查看原文)
    熊仔面 2赞 2016-08-25 15:43:06
    —— 引自第64页
  • 我没得到芥川奖,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暴......又何曾是风暴呢,连小旋风都算不上,简直是微不足道。(p.47) (查看原文)
    草履猴 2赞 2017-02-24 20:33:59
    —— 引自第56页
  • 文学作品的实质终究是无形之物,而一旦被授予奖项或奖章,便留下了具体形态。人们便可以对“形态”加以关注。(p.49) 弄不好越是实话实说,听上去越像说谎,或者是显得盛气凌人。投出去的石头说不定会以更强劲的势头反弹回来。尽管如此,我觉得实话实说仍然是上策。这世上肯定有某个角落,存在着能完全领会我想表达的意思的人。(p.56) (查看原文)
    草履猴 2赞 2017-02-24 20:33:59
    —— 引自第56页
  • ,,不过查对历史年表回顾一番,我感觉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看到一种倾向,当一个国家的社会基盘发生巨大动摇(或变革)之后,我的书就会在那里被广泛的阅读。我的书在俄罗斯和东欧地区开始热销,是在共产主义体制发生崩溃这一巨大的地盘变化之后。此前看似牢不可破的执政体制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希望与不安杂糅交织的“柔软的混沌”一步步逼上前来。或许是在这种价值转换的状态下,我提供的故事急速地带上了一种崭新而自然的现实感。 另外,阻断东西柏林的柏林墙戏剧性地倒塌,德意志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后不久,我的小说在德国好像慢慢开始被人们阅读了。当然,这或许是偶然巧合。然而我想,社会基盘和结构的巨变会对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感产生强烈影响,人们追求改变是理所当然的,也是自然现象。现实社会的现实感与故事世界的现实感,在人们的灵魂之中(或者无意识之中)难免一脉相通。不管身处怎样的时代,当发生重大事件、社会现实出现巨大变化时,他就会像寻求佐证一般,要求故事的现实感发生变换。 故事原本就是作为现实的隐喻而存在的东西,人们为了追上周围不断变动的现实体系,或者说为了不被从中甩落下来,就需要把新的故事,即新的隐喻体系安置进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需要将这两个体系(现实体系和隐喻体系)巧妙的连接起来,换言之,就是让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沟通、相互调整,才能勉强接受不确定的现实,保持清醒。我小说中故事世界的现实感,可能碰巧作为这种调节的齿轮,发挥了全球性的功能--我不无这样的感觉。好像又在重复前言,这不过是我的个人感受,然而倒未必荒诞不经。 这么考虑的话,我甚至觉得与欧美社会相比,日本只怕在更早的阶段,就把这种总体性的滑坡当做不言自明的现象自然而然地察知了。因为我的小说比欧美更早,在日本得到了(至少是普通读者的)积极接受。在中国、韩国及台湾地区或许也是这样。除了日本以外,中国、韩国和台湾崎地区的读者们很早就开始(从我在美国和欧洲获得认可之... (查看原文)
    许纸醉 2赞 2017-06-13 11:40:41
    —— 引自第223页
  • P86 总体来说,如今这世界似乎急于追求黑白分明的判断。当然,我也认为不应该什么事情都往后拖……然而,这类急如星火的事态注定不那么频繁。如果从收集信息到提出结论的时间越缩越短,人人都成为新闻评论员或评论家,社会将变得刻板呆滞、缺乏宽容,甚至变成非常危险的地方。问卷调查中常常有“两者皆否”的选项,可我总在想,如果有个“眼下两者都不好说”的选项,其实也挺好。 …… 假如你立志写小说,就请细心环顾四周——这就是我这篇闲话的结论。世界看似无聊,其实布满了许许多多魅力四射、谜团一般的原石。所谓小说家就是独具慧眼、能够发现这些原石的人。 (查看原文)
    summer sunset 1赞 2019-11-15 17:24:46
    —— 引自章节:第五章 那么,写点什么好呢?
  • 我想混沌這東西在誰心中都有。我的心中有,你的心中也有。並不一定要在現實生活的層面具體地,以眼睛看得見的形式,對外顯示出來。並不是能在別人面前炫耀「你看,我所擁有的混沌有這麼大」的東西。如果想和自己內心的混沌相聚的話,只要安靜閉嘴,一個人降到自己的意識底層去就行了。我們必須面對的混沌,值得好好面對的真正混沌,就在那裡,就潛藏在你的腳底下。 而且要忠實且誠實地將那化為語言,您所需要的是沈默的專注力,不氣餒的持續力。到某一點為止的堅固地制度化的意識。還有為了經常維持那樣的資質所必要的體力。或許真的是很無趣的,名副其實散文性的結論,但那就是身為小說家的我的基本想法。而且無論被批評也好,讚賞也好,被丟爛番茄也好,丟美麗鮮花也好,總之我只能以這樣的方式寫 -- 而且以這樣的方式生活。 (查看原文)
    另一個我 1赞 2016-04-05 23:29:38
    —— 引自第183页
  • 这 可 能 是 个 大 致 的 推 测, 习 惯 手 不 释 卷 地 阅 读 文 学 书 的 读 者, 我 估 计 大 约 占 总 人 口 的 百 分 之 五。 这 是 堪 称 核 心 读 者 的 百 分 之 五。 近 来 人 们 常 常 谈 论 所 谓 的“ 告 别 图 书”“ 远 离 铅 字”, 我 觉 得 某 种 程 度 上 确 有 此 事。 不 过, 纵 使 这 百 分 之 五 的 人 被 上 头 强 令“ 不 准 读 书”, 他 们 恐 怕 也 会 以 某 种 形 式 继 续 阅 读。 即 便 不 像 雷· 布 雷 德 伯 里 的《 华 氏 451 度》 里 描 写 的 那 样, 大 家 为 逃 避 镇 压 躲 进 森 林, 在 一 起 互 相 背 书 给 对 方 听…… 大 概 也 会 偷 偷 地 躲 在 某 处 继 续 看 书 吧。 不 用 说, 我 也 是 其 中 一 员。 一 旦 养 成 读 书 的 习 惯—— 大 多 是 年 轻 时 养 成 的—— 就 很 难 轻 而 易 举 地 放 弃 阅 读。 不 管 手 边 有 YouTube 还 是 3D 电 子 游 戏, 只 要 一 有 空( 甚 或 没 有 空) 就 会 捧 卷 阅 读。 而 且, 世 上 每 二 十 个 人 当 中 只 要 有 这 么 一 个 人 存 在, 我 就 不 会 过 于 忧 心 书 籍 与 小 说 的 未 来。 至 于 电 子 书 如 何 如 何, 眼 下 我 也 不 是 特 别 担 心。 纸 张 也 好 画 面 也 好( 或 者 像《 华 氏 451 度》 那 样 的 口 头 传 承 也 好), 媒 介 和 形 态 怎 样 都 无 所 谓, 只 要 喜 欢 书 的 人 好 好 地 读 书, 就 足 够 了。 (查看原文)
    2017-01-03 05:04:19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关于文学奖
  • 本来不必重新强调这句话:流芳百世的是作品,而不是奖项。还记得两年前的芥川奖获奖作品的人,还记得三年前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人,世上只怕不会太多。你自己记不记得?假如一部作品果真优秀,经历了适当的时间磨练之后,人们就会永远把它留存在记忆中。至于厄内斯特·海明威得没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得过),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得没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得过吗),究竟又有谁会介意这种事情呢?文学奖虽然能让特定的作品风光一时,却不能为它注入生命。这是不必一一言明的。 (查看原文)
    Kirin 1赞 2017-01-09 10:22:58
    —— 引自第50页
  • 仔细想来,人生在世,我们似乎将太多的东西揽入了怀里。该说是信息过剩呢,还是行李太多?我们要面对的细微选择太多太多,当试图表现自我时,这些内容时不时会发生崩盘,有时还会陷入引擎熄火般的状态,导致我们动弹不得。不妨将没有必要的内容扔进垃圾箱,为信息系统消消肿,它们便能在大脑里自由地来来往往了。 (查看原文)
    Kirin 1赞 2017-01-09 10:35:19
    —— 引自第74页
  • 如果可能的话,希望阅读我作品的读者也能体会到相同的心境。就像在人们的心灵之墙上开辟一扇新的窗户,让新鲜空气从那里吹进来一样。(p.80) (查看原文)
    草履猴 1赞 2017-02-24 20:41:19
    —— 引自第80页
  • 想到小说家的人首先大概要多读书。......尤其是青年时期,应该尽可能地多读书。优秀的小说也罢,不怎么优秀的小说也罢......总之多多益善,要一本本地读下去。......其次(恐怕先于动笔)要做的,我觉得应该是养成事无巨细,仔细观察眼前看到的事物和现象的习惯。身边来来去去的各色人物、周围起起落落的种种事情,不问三七二十一,认真仔细地加以观察,并且深思熟虑。反复考虑。虽说是“反复考虑”,却没必要急于对事物的是非价值作出判断。要尽可能地保留结论,有意往后拖。重要的不是得出明了的结论,而是把那些来龙去脉当作素材,让它们以原汁原味的形态,历历可见地留存在脑海里。 詹姆斯乔伊斯曾经非常简洁地断言:“想象力就是记忆”。此言极是,我完全认同。想象力千真万确就是缺乏脉络的记忆片段的结合体。这种说法在语义上似乎有些矛盾,“被巧妙组合起来的毫无脉络的记忆”会具备自己的直觉,具有预见性。它才应该成为故事正确的动力。 (查看原文)
    蟹老板 ୧⍢⃝🐳 1赞 2017-03-01 15:06:59
    —— 引自第84页
  • 回首来时路,好像这“总也无法不慌不忙地静下心来”竟成了我的人生主旋律。 (查看原文)
    [ e c h o ] 1赞 2017-03-21 05:29:27
    —— 引自第1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52 5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