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批判理论纪事 张一兵 (LessthanNothig)
- 书 (MurloNate)
- 知识社会学、科技史与STS (#Menocchio#)
- 文化研究自选 (zh)
- 回到张一兵 (司茶)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八辑)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Eco 2018-07-01 10:26:37
皮克林&西蒙东专题
1 有用 Romi 2017-07-30 15:52:26
所以我记不清了 詹明信说的吧,某人把xxx理论换新名词打新补丁 摇身一变时髦大众
0 有用 YUION 2020-01-29 21:57:10
翻译减一星
0 有用 延陞 2020-08-25 17:32:30
主要看了西蒙栋专题,很精彩!
0 有用 废物 2021-07-17 17:51:24
西蒙东反对在人与机器、技术与文化间建构鸿沟的观点,他认为技术问题才是分析和理解当代文化之关键所在,要解决异化问题的关键就要使人们正确理解自然与机器的关系。换言之,西蒙东认为现代人迫切需要一种技术文化,因为意义世界里缺席的并非上帝而是机器,技术应该成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媒介。
0 有用 Maldoror 2022-02-27 10:07:56
西蒙东最重要的那篇译得一般。
0 有用 新鲜海捕鱿鱼 2021-08-13 20:46:09
1.皮克林“用作学术写作和研究的德勒兹式形而上学”首先是一种斯宾诺莎形而上学,这种关于生成的图景将属性与力量赋予物质世界。皮克林对德兰达的不满在于他使用的像吸引子这样的过度抽象术语,而这种吸引力在斯宾诺莎那里是不存在的。 2.西蒙栋的个体化基于对实体论和形质说的反对,两者(和排中的逻辑学)都不能解释个体的发生,而是依赖于已经存在的形式。个体从前个体的亚稳定性中出现的转导过程类似于结晶过程,并以此... 1.皮克林“用作学术写作和研究的德勒兹式形而上学”首先是一种斯宾诺莎形而上学,这种关于生成的图景将属性与力量赋予物质世界。皮克林对德兰达的不满在于他使用的像吸引子这样的过度抽象术语,而这种吸引力在斯宾诺莎那里是不存在的。 2.西蒙栋的个体化基于对实体论和形质说的反对,两者(和排中的逻辑学)都不能解释个体的发生,而是依赖于已经存在的形式。个体从前个体的亚稳定性中出现的转导过程类似于结晶过程,并以此承担和保存了这个亚稳定性,这个过程在超个体的构造中重演。超个体化中的“决策”的要求类似于个体化过程中与边界环境(环境本身内在于前个体整体中)的张力之调和,在这里引入了信息:“信息必须内在于一种不确定性的状态……使得在悬而未决的系统中存在的不相容性在其解决过程中变成了一种有组织的维度……产生了意义。” (展开)
0 有用 废物 2021-07-17 17:51:24
西蒙东反对在人与机器、技术与文化间建构鸿沟的观点,他认为技术问题才是分析和理解当代文化之关键所在,要解决异化问题的关键就要使人们正确理解自然与机器的关系。换言之,西蒙东认为现代人迫切需要一种技术文化,因为意义世界里缺席的并非上帝而是机器,技术应该成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媒介。
0 有用 延陞 2020-08-25 17:32:30
主要看了西蒙栋专题,很精彩!
0 有用 无明 2020-08-24 15:3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