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中·民谣啊民谣 短评

热门 最新
  • 27 Charles 2016-12-18 17:01:39

    怎么说呢,知中啊日和手帖这一系列杂志给人的感觉就是主题和概念都非常好,无奈编辑和稿子都不走心,读起来浓浓的流水线味。三星都给出杂志的心。

  • 9 江凌 2016-12-14 17:33:11

    民谣这期粗糙得有些厉害,排版和配色差点把人看瞎

  • 6 威治魚 2017-03-17 16:28:49

    和知日一样,浪费选题的快餐。

  • 7 洛荼荼 2017-01-04 13:30:35

    这本书算是知中一贯的风格,采访了几位民谣歌手,一直以为自己还算喜欢民谣的,但是看到书中,有一张民谣地图,发现自己真的听得不多,自己喜欢的还是大众民谣。对于现代采访的民谣歌手不多,整书很大篇章都是在写中国古代,从古至今的民谣,民谣的定义本来就有一种是民歌的含义。其实书的内容很好,不过不全是我想看到的。冲着独立民谣音乐人去看这书,不是站在整个文学史中国文化去看。

  • 1 小米=qdmimi 2018-01-14 12:28:08

    只能说源流考证部分灰常无聊,买挂着民谣俩字的书谁想看你照录诗经古风啊!从港台部分看起就好了,内容堪堪比肩百度。几个访谈选择的人物原本无聊,不过宋胖子后来朝阳事发衬得内容有点荒诞。程璧和邵小毛还是喜欢的,至少提升了呻吟的层次。其实民谣与影视之类的跨界研究才应该是大菜,无奈一下子带过了。感觉这个选题应该是人物列传加专辑百选加跨界名作加知名live记录才合理。

  • 1 长安 2017-05-26 13:28:32

    不知道弟弟这一代人,懂不懂白衣飘飘的年代。

  • 0 韧勉 2017-10-26 11:04:18

    本以为做了一个中国民谣地图,会按照地域分析中国民谣特点,后面竟然扯历史,20世纪大陆港台的民谣史浮光掠影,其余就浮于表面,没有太多深度。

  • 4 半島 2016-12-18 10:02:58

    从诗经到楚辞,从汉乐府到元曲,再由台湾民歌运动到大陆校园民谣,已是一本中国民谣编年史。虽然当今的大陆民谣听得很少,不置可否,但前面的部分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下期是竹林七贤,激动!

  • 1 永延散人 2017-12-06 09:44:18

    从诗经开始说起民谣不得不说是个挺大的“野心” 把贯穿中国历史的民谣发展做介绍的想法很好 然而真正能详细展开的都是78页后的近现代内容 有些头重脚轻~另外还是老问题 当杂志设计应该说已经是特点了 但是底色和文字有时候简直让人无法阅读 尤其是40多页中楚辞的内容真是让人眼瞎。。。

  • 0 𝘽𝙀𝙉 2018-04-14 17:45:39

    古代的篇幅过高,另外,90年代校园民谣没有提到李晓东太说不过去。

  • 2 Lunagazer 2017-01-08 15:18:35

    虽然很负责的从上古写到当代,但其实最精彩的部分还是最后对几个当代歌者的专访吧。在周末的下午发着呆,翻着手机里的歌搭配着来看。突然想起曾经的《音乐天堂》来。

  • 2 优乐美姐姐 2017-01-26 22:18:19

    民谣呀民谣,你是最真实的歌谣,最能表现思绪与喜怒哀乐,像诗又像一个故事

  • 2 ShannonKo 2017-02-07 19:45:18

    细读了一本民谣编年史的MOOK。从中可大致了解民谣从古至今历史发展的脉络,也可把其当成一本线索读物,会对“诗”、“歌”、“乐”、“民”、“谣”之间的关系及理解产生许多新的认知。围绕民谣主题,把社会发展进程中种种变革与思潮的发生及衍变对后来的影响做了系统的阐述。其实在书中了解到的不仅是民谣的发展,更多意识到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发生的不停碰撞。离不开矛盾、困惑、压抑、反抗、赞美、感叹、哀思等等纷繁复杂的情绪,而作为情绪载体的言与乐便成了寄托的产物,并在时代更迭中流传下来,形成文化的凝结之一。阅读历史的好处是总会在当下生活百态中,发现规律找到过去的影子。得以找寻,得以反思,得以改善。

  • 2 貘所噬 2017-03-12 00:16:30

    书名就已决定这本书不好编,能这样已经不错了。

  • 0 雪深蓝 2019-10-10 17:03:59

    真的好爱邵夷贝这个山东姑娘

  • 0 Strelizeia 2017-10-08 15:25:58

    居然还有这个名字,一看就是《知日》的主题风,打算都在书店看看

  • 1 桃桃鹿鸣 2017-01-20 20:05:22

    疏漏和错字略多

  • 1 CCTG 2017-02-28 15:09:52

    生活真的是只要你关注,到处都是重复的素材。酵母菌的名字赫然在列最前面的文章,无数大内听过的人和故事跃然纸上。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