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坦伽利瑜伽经之光》试读

推荐序一:为您开启福利之门

多杰 印度古谚有云:“任何知识,只要无关乎消除痛苦的,就不是最好的知识”。《瑜伽经》在印度的诸多古知识体系中备受推崇,原因就是它从理论与实践上,阐述了一门具传承、有目标、有次第、可践行的“解脱学问”。 由于《瑜伽经》采用的是古印度sutra (格言)的提纲式文体,文简义丰因而艰奥难读,于是后人的诠释之书倍出。 自最古典的瑜伽经注疏——室利•毗耶娑(Śrī Vy... (更多)

作者自序:在修习中品尝不朽之甘露

B.K.S.艾扬格 感谢邵胜思(Thorsons,译者注 :此处指英文原版《Light on Yoga Sutras of Pantanjali》的封面设计师),他为我的《帕坦伽利瑜伽经之光》做了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新设计,不仅吸引眼球,而且吸引智性与灵性之眼。 作为一个凡人,以有限的理解力来解释帕坦伽利在瑜伽主题上的不朽之作,这让我觉得有点尴尬。 如果神被认为是一切知识的种子,那么帕坦伽利便是一切知识的全知.. (更多)

前言

关于瑜伽 瑜伽是一种艺术、一门科学、一种哲学。它从身体、精神和灵性上触及人的生活的每一层面。它是令一个人的生活有目的、有益和高贵的实用方法。 如同蜂巢任何部分品尝的蜂蜜都是甜蜜的,瑜伽亦是。它使人体系统的每一部分都与其本质—内部清醒的观者—相协调。唯有瑜伽能使修习者感知和经验内在于他和围绕着他的世界,品尝整个创造的神圣喜乐,随后与同胞一起分享这神圣的财富与喜... (更多)

导读:《瑜伽经》所探讨的主要论题

《三摩地篇》 帕坦伽利的开篇辞要求一套行为规范,以培养我们在一切境况中走向灵性的平稳与平静。 他将瑜伽定义为对“心”(citta)的控制。“心”即意识,这个词不应仅仅理解为心意。心有三个构成要素:心意(末那)、智性(菩提)和私我(我慢)。它们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合整体。“自我”(self)一词代表作为单个实体的人。自我的身份和心意、智性、私我分离,取决于个体的发展。 自.. (更多)

第一章 三摩地篇

第 1.2 节 〔梵文原经〕 योगश्चित्तवृत्तिनिरोधः ।२। 〔拉丁转译〕yogaḥ cittavṛtti nirodhaḥ yogaḥ 瑜伽,由(身体)最外层向最内层的自我联结与整合,即从皮肤向肌肉、骨骼、神经、心意、智性、意愿和意识和自我的联结 citta “心”,意识,由三个要素构成:心意(manas,末那),智.. (更多)

第二章 修习篇

第 2.1 节 〔梵文原经〕 तपःस्वाध्यायेश्वरप्रणिधानानिक्रियायोगः।१। 〔拉丁转译〕 tapaḥ svādhyāya Īśvarapraṇidhānāni kriyāyogaḥ tapaḥ 苦行,热,燃烧,闪耀;臻达完美的强烈愿望,烧尽所有的不洁;自我约束 svādhyāy... (更多)

第三章 力量篇

第 3.1 节 〔梵文原经〕 देशबन्धश्चित्तस्यधारणा॥१॥ 〔拉丁转译〕 deśa bandhaḥ cittasya dhāraṇā deśa 地方,地点,地区 bandhaḥ 约束,结合,联结,合一,固定 cittasya 心意的,意识的 dhāraṇā 握住的行为,让心意集中,专注 将意识固定于一个点或一个地方,这是专注.. (更多)

第四章 解脱篇

第 4.2 节 〔梵文原经〕 जात्यन्तरपरिणामःप्रकृत्यापूरात्॥२॥ 〔拉丁转译〕 jātyaantarapariṇāmaḥ prakṛutyāpūrāt jātyaantara 在另一种姓,出身的改变,另一种生活状态 pariṇāmaḥ 变化,转变 prakṛuti 原质,创造因,原质的能量 āpūrāt .. (更多)

>帕坦伽利瑜伽经之光

帕坦伽利瑜伽经之光
作者: [印]艾扬格
isbn: 754436769X
书名: 帕坦伽利瑜伽经之光
页数: 476
定价: 68.00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6-10